逯艳
陈思和在《细读<雷雨>》一文中说:“《雷雨》是一部谁也说不清的作品。一部伟大的作品必然是体现人性的极其丰富,那人性太丰富就说不清楚了,而正是因为说不清楚,它才成为一部说不尽的伟大的艺术作品。”这里的“说不清”正有“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意,但这一句“说不清”所指向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式的阅读快感,同样可以作为衡量一部作品是否上乘的有效参照。刘国欣的中篇小说《晚乌》(载《延安文学》2014年第3期)恰恰具有“说不清”的特质,这种特质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新写实主义作家擅长的“一地鸡毛”式的生活还原与再现,同时也不像先锋派作家们所热衷的摒弃读者的文学试验与文字游戏。《晚乌》与其说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不如说是作者献予欲望的一场自给自足式的想象狂欢。
零度情感介入的写作姿态
1989年江苏《钟山》杂志从第3期开始设立“新写实主义小说大联展”专栏,正式提出“新写实主义”这一名称,并倡导小说创作要“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一大批作家诸如方方、池莉、刘震云、刘恒等都投入到“新写实主义”主流创作队伍中。当批评界介入到这一当代文学创作流派的研究之后,“零度情感”、“情感零度介入”、“零度介入”等说法随之出现。这类术语要求作者不能再像传统小说的叙述者那样随意进入被叙述者内心,为被叙述者制造丰沛的独白和详尽的心理分析,而是要求作家拉远与小说人物之间的距离,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采用自由间接语体的形式,将其含混在人物意识之中,并不显示明确的判断倾向。”来“客观冷静地呈现人类的生存本相。”《晚乌》中,作者那种冷静到近乎漠然的叙述口吻,使受众在阅读过程中有这般体验:与其说是作者主动贴近读者讲述一个虚构的故事,不如说是读者远远站在一个角落用只言片语向你描绘一种想象的轮廓。也正是由于情感的“零度介入”,使作者可以较为自主地掌握故事情节在设计、铺陈和展开等环节的叙述进度,调控情节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张力。
表现一:拉远作者与叙述者之间的距离,弱化故事背景,营造一种置身事外的艺术效果。《晚乌》整个小说的氛围都如小说名字一般,具有一种泼墨般悲戚的阴暗色调,这种暗色浸透着故事中的每一处细微的枝节——背景、人物、情节。没有哪一处具有阳光干燥明媚的气质。然而,这种感知却是整体的,《晚乌》开篇只讲“很久之前,在这个地方”,但是这到底是哪个地方?小说并不热衷于用大段文字描绘故事展开的物理空间的地理特征,但是作为小说故事展开的场域,“这个地方”还需要被交代。透过零散的片段,“这个地方”的轮廓逐渐被廓清:“新农村”、“门前有枣树”、“山药窖口”、“黄河边”……除去这些,描绘这个地方的景物都是点式的,比如“铁门”、“坟墓虎”、“乌鸦”、“糜草堆”等,可这些点式的景物也只能局部反映整个场景。所以,“这个地方”是“说不清”的,它有一点像莫言的东北高密乡,有一点像苏童的枫杨树故乡,还有一点像王安忆笔下的“小鲍庄”,但它终究哪里都不是,它就是“这个地方”。作者这种弱化背景的写作方式,意在拉开作者与叙述者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却又是刚刚好:一方面使读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进行故事讲述,另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了相当程度的想象空间,使读者能在看似残缺的背景介绍中充分展开联想,主动填充故事背景的空缺。
表现二:熟稔使用冷峭的语言,用一种事不关己的表情叙述。这类近乎冰冷的语言在作者其他作品中都有体现,比如《明朝会》(载《红岩》2014年第1期)中,那个被世俗爱情纠缠不清的她,脱口而出的全是洞察世事、看破红尘的独白——“真的,有时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痛哭流涕撕心裂肺的挽留,并不是真的希望那个人留下来,就像人们去站台送那些离开的人时的感情一样,会在突然之间希望那个人留下来,而实际那一刻心里雪亮如燃灯,留下来如何安放?所以,很多挽留只是形式,走过程,说说而已,让宾主俱心安。”《城客》(载《延安文学》2013年第4期)中,那个游离在城市中悲戚的她,对死亡有着轻描淡写的态度,认为“死亡也许于她更好,很多时候,两个人相处已久的人,不想分手的话,只能以死亡来完成美满,因为一切都去驱到了尽头。”到了《晚乌》,其中的语言依旧毫无温度甚至接近冷漠,这些语言用不同的文字组合方式自如切换,大有一语中的决绝态度,而这种决绝更多是针对精神孱弱的男性——“时隔多年的现在想起来,她忽然觉得男人是多么的无能和懦弱……懦弱是男人的代名词,关键时刻他们什么都承担不起,什么都不行,却急着想毁灭罪证,将一切搅浑。”“她无法原谅他的脆弱,一种不作为的脆弱,一种对生活逆来顺受的脆弱。他厌恶他,同时厌恶父亲,厌恶一切男性,他们这些缺乏担当的雄性动物,在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除了长吁短叹逃离现场之外,几乎不会做什么挽救。”这些不掺杂任何情感成份的话语是罩在被叙述者脸上带有霜花的面具,使被叙述者在被作者整编后向读者的情感介入进行集体无意识的摒弃。
期待视野逆向受阻的叙述策略
正如上文所述,《晚乌》选择零度情感介入的写作姿态,本该以还原和再现的写实手法对故事进行旁观者的冷静叙述,但是它之所以具有不同于新写实主义小说的精神特质,就在于它不想贴近受众群体。小说采用的不是全开放式的叙述策略,并且它并不期待受众获得“顺向相应”式的阅读快感,也就是说《晚乌》具有自己特定的“隐含的读者”。
“隐含的读者”是相对于现实的读者而言的,指文本自身设定的能够把本文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即“作家预想出来的其作品问世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为什么断定会有“隐含的读者”?因为小说中的“她”。
“她”这个指代第三人称的名词,在作者近年来的其它作品中频繁出现。不管是《明朝会》中的“素罗云”,《城客》中的“她”,还是《晚乌》中的“她”,“她”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读者期待视野逆向受阻的最大反作用力。
首先,“她”作为第三人称,代表了小说采用的是全知全能叙述视角,即表示叙述者是站在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叙述的。这种叙述视角充分解放了叙述者的叙述自由,使叙述者“如同无所不知的上帝”,可以摆脱时空的囿限,随意进入任何一个人物内心挖掘其隐私,从而剥夺了读者自主打探故事内容的权利,这就直接导致小说半封闭甚至封闭的叙述场域。《晚乌》中的“她”一贯而下,是整个小说最完整的叙述线索,但是为了避免文本过于闭塞,作者选择了“内在式焦点”叙述视角,将叙述重心放置在“她”身上,着力透过她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读者从开篇到结束,要始终跟着“她”走,剥离了她的所知、所感、所想,情节将无法顺利推进。这种叙述视角,给予作者相对自由的叙述空间,使作者能够获得足够的时间分割故事情节,将故事情节切碎后撒放在每一小节里。所以,小说虽然长达三万多字,但是并不会让读者在阅读时觉得枯窘,因为只有读完每一小节才能获得故事情节的拼图,也只有一点一点寻找到这些拼图才能回答她怎么会怀孕的?她脖子为什么有伤疤?她回乡的意图是什么?她为什么在被强暴的时候不反抗?她为什么会把孩子给弟弟?她为什么会投河?这些答案就像作者手中攥着的线团,一段一段地蛰居在被叙述者的对白和内心描写中,读者也只有找到这些答案,才能揭开故事设置的各种谜,才能了然故事情节的叙述脉络。
其次,“她”同时还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用简单的人称代词代替这个人物,本身就存在理解上的难度。比如小说中除了主人公“她”,还出现了许多女性人物,在指代这些女性时也会用“她”这个字,这就很容易使读者在阅读时迷失在人称代词切换中,比如在这一段里:“她明白母亲并没有放弃她。在她在旧村的那些时光里,她缝制了足够多的尿布和婴儿衣物。她只是没有告诉她。”“她”除了指代主人公之外,在这里还是“她”的母亲的同位语。再比如“她站在那里不走。观察她。在她整理面板准备调制面条的调料时,她的眼神从上往下移。她看着她一片片地撕裂蘑菇,那大块黄土蘑菇就这样被分散了,像一场屠杀。她紧紧地靠着门,叹着气。是在过了几天,她才知道她过得并不幸福……”如果不联系上下文,是很难在一段话里明白“她”到底指代的是谁。诸如这类的叙述还有很多,这种叙述方式同样为读者走入故事内里设置了理解障碍。
除此之外,小说对“她”的描述同样做模糊处理,文中对她外貌描述最集中之处也还是借助她父亲的眼光:“父亲转过身打量她——剪刀剪掉了那留了多年的长发,黑红格子的衣服显然很久没有洗了,颈子上面还有道伤口蚯蚓一样盘着,不是很真切,但非常触目。”自始至终,“她”是什么样的人?年龄多大?多高多重?样貌可好?这些信息都没有透露出来,所以势必会影响读者阅读时大脑皮层对人物形象的自动勾画。从这一层面上说,“她”本身也是“说不清”的。
结 语
有句俗话叫文如其人,《晚乌》的艺术归旨和审美品格都与作者性格中的某个侧面极度贴合。笔者作为作者的闺蜜来写这篇评论,似乎不可能摆出绝对的“零度情感介入”的姿态,但是这反而是一个机会,让读者有机会了解作家性格的多样性,因为《晚乌》中散发的幽蓝色袪魅仅仅是作者作为一名作家,在天然的敏锐感知的神经下因某一地点、某一片刻滋生的某一种欲望。这种欲望就像水,捉不住握不紧,但经过想象力的加温就会逐渐氤氲成片。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晚乌》中的故事地点、发生场景、情节脉络、人物形象都像极了印象派的油画,是“说不清”的。另一方面,作为一名文学研究者或者批评者,笔者从个人阅读体验中发现,《晚乌》还存在一些瑕疵,比如和作者近期的作品类似,《晚乌》中的人物都具有神经质的特点,容易导致人物脸谱化和雷同化;另外,小说中存在十分浓重的男权去势意识,这种对男性形象阉割去势的写作态度,流露着较为悲观的负面情绪。
读书时代,有位教授说,赞美一部小说写得好,千万不要用“真实”两字,因为小说本就是虚构的。尽管小说创作者在天资、能力、功力上各有差别,但是他们面对自己的作品时都如婴孩般柔软赤诚,所以向他们的文本致敬莫不过尊重他们的想象力,顺着他们想象的手指瞭望他们树立的一座座欲望碑塔。而这,也是笔者对《晚乌》的致敬方式。
责任编辑:魏建国 贺延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