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俊秀
摘 要 邀请是日常生活中典型的言语现象,可以起到调节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然而在实际交流过程中,会给对话双方带来负担。一般为了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邀请方使用的邀请策略便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中韩邀请行为中使用的邀请策略也大相径庭。
关键词 邀请言语行为 邀请策略 辅助行为语
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3.02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Korean Request Speech Act
ZOU Junxiu
(Korean Department, School of Korean Economics and Culture,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Dandong, Liaoning 118000)
Abstract Invitation is typical everyday speech phenomena can play regulate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promote social harmony role. However, in practice the exchange process, the two sides will bring dialogue burden. General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esired communicative effect, invited tactics used by the inviting party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it. However, due to differences in socio-cultural backgrounds, request strategy used in China and South Korea is quite different.
Key words Request Speech Act; request strategy; auxiliary behavior language
國外关于邀请言语行为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国内有关邀请言语行为的理论及应用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然而,到目前关于中韩邀请言语行为对比的研究相对较少。虽然中韩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但汉韩两种语言并非同一语系,而且民族及社会背景也有所区别,因此在邀请言语行为的策略选择以及表达方式上也有一定不同,容易产生交际障碍。
1 邀请言语行为综述
1.1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Austin)首先明确并详细讨论了言语行为,他通过《如何以言行事》(1962)一书集中反映了言语行为理论思想,即人们如何通过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尤其是如何以言行事。日后他的学生美国哲学家、语言学家塞尔(Searle)发展了奥斯汀的理论,并将这一理论系统化,塞尔在1975年还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即一个言外之力的实施间接地通过另一个间接言语行为的实施来实现(何自然,冉永平 2013:143)。奥斯汀认为我们在关注语言实施行为时,其实关注的不是话语的意义,而是关注说话者为表达其意图而在话语中显示出来的力量。人们一般通过说话来履行诸如问候、命令、威胁等的行为,它表明了说话者的实际意图或企图要达到的对他人的影响。
1.2 邀请(Request)与邀请策略
邀请言语行为(Request Speech Act)的完成一般由三部分构成。(1)醒示语:主要作用在于引起对方的注意或以打招呼、套近乎为由,为了进一步实施后续的邀请行为奠定基础。(2)辅助行为语:说话者通过采用一定的语言手段,试探向对方发出邀请的可能性或可行性。(3)主体邀请行为:即说话者实施邀请或完成邀请功能的中心部分。研究表明,汉语与韩语的邀请行为均是通过这三个步骤完成的。
另外,由于邀请是一种带有使役性质的言语行为,因此,该行为的实施可能威胁到对方的面子,涉及礼貌及其程度问题。在人际交往中说话者往往不是直接向对方发出邀请,而是借助一定的辅助性话语或间接性话语,以降低邀请所产生的使役性,或减少该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冉永平,2012:90)。邀请策略主要可以划分为:直接邀请和间接邀请两类。直接邀请指说话者直接而明确地表达邀请意图,或通过陈述自己的意图、愿望等直接发出邀请。直接性邀请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清晰明了地表明意图,但对听话人面子的威胁比较大。间接邀请是指说话者以不明确的言语形式提出邀请。即通过向听话人征询意见、询问行动的可能性、征得行动的许可等委婉地提出邀请。由于间接邀请策略主要是建立在询问、商量等的基础上,所以表达的语气较为缓和,邀请的强加性不强,对面子的威胁也相对较小。
2 中韩邀请言语行为的对比
2.1 邀请策略的差异
在中韩邀请行为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主体邀请行为是实施邀请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首先着眼于中韩主体邀请行为中,邀请策略使用上存在的差异。
汉语按照句子的语气可以分为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等类型,这些类型的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都可以表达邀请的含义。例如:
(1)考生大姐您好,高考结束了,我们想采访一下您。
《美丽的契约》
(2)咱们拼车吧,又省钱又环保。
《离婚律师》
(3)具体的想法,要不我们以后再具体细谈好吗?
《心术》
(4)今天口香糖打折,打七折呢!
《爱情公寓2》
例句(1)中记者通过陈述句的语气向对方表达了提出采访的邀请,例句(2)则是使用了祈使句直接向对方提出邀请,在例句(3)和例句(4)中的说话者分别使用了疑问句和感叹句的间接邀请策略。特别是例句(4)说话者通过强调口香糖打七折,来委婉地向对方提出了购买的邀请。
虽然韩语区别于汉语,属于黏着语。主要依靠助词和语尾来表示各个词在句中的语法关系。然而韩语的基本句式—陈述句、祈使句、共动句、疑问句和感叹句也都可以表达邀请的含义。例如:
(5)
(我想负责完成这次的事情)《》
(6)
(也请给我一次机会) 《》
(7)(见一面吧)《》
(8)
(能帮帮我吗?)《》
(9)(渴死了)《》
例句(5)使用了陈述句式,通过阐明说话人希望负责某项事务的意愿直接提出邀请。在例句(6)、(7)中,说话人也是分别运用了祈使和共动句式的直接邀请策略。而例句(8)、例句(9)则是通过疑问和感叹句式委婉地提出了说话者请求帮助以及要水喝的请求。
曹钦明(2005)将汉语中说话者直接而明确地表达自己的邀请意图的祈使句和使用施为动词发出邀请的陈述句型归纳为直接邀请策略。将向听话人征询采取行动的可能性、许可的疑问句,或通过表达自身的情感来表明邀请意图的陈述句归纳为间接邀请策略。而韩语中的祈使句,共动句以及使用施为动词的陈述句型亦可以归纳为直接邀请策略,询问对方态度的疑问句、阐述说话者情感的陈述句等则可以归纳为间接邀请策略。因此,上文中的例句(1),(2)和例句(5),(6),(7)中说话者使用的语用策略为直接邀请策略,例句(3),(4)和例句(8),(9)的语用策略可归纳为间接邀请策略。
目前,有关汉语邀请策略的大部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汉语更倾向于使用直接邀请策略。例如姚舜夏、邱天河(2003)中显示汉语直接邀请策略所占比例达到59.7%,因此在汉语的邀请对话中直接邀请策略比间接邀请策略更为常用。另外,赵琳琳(2007)、程鸣(2008)的研究也分别得出了汉语请求倾向于使用直接策略的结论。笔者在对韩国近年内播放的20部电视连续剧中的邀请言语行为对话进行分析后,得出的调查数据显示,韩语邀请对话中直接邀请策略的使用占38.82%,间接策略则高达61.18%。即韩语邀请言语行为策略的使用分布中,间接策略的使用频率基本为直接策略的2倍。由此可见,将中韩邀请策略的使用情况向相比较,汉语则主要呈现了多使用直接策略的倾向,而韩国语则是更多地使用间接策略。
究其原因,在汉语交际以及社会文化影响上看,主要是由于中国人希望通过言语策略与亲人、朋友等同属于某个集体关系的人建立和谐、友好的社会关系,体现自己与他人的相互信任,相互依赖。体现在邀请策略的选择上就是更多地倾向于选择直接型的邀请策略,尤其是在与越亲密的人际交往中,直接程度就越高,以体现交际双方友好、亲密的关系。
相反,韩国人普遍比中国人更加注意邀请言语行为对听话人的影响,为了表达对听话人的尊重、维护听话人的面子或者为了实现自己的邀请行为,说话者十分重视听话人的意愿和能力,因此总是委婉并郑重地表达请求。所以在邀请行为中,韩国人比中国人更多地选择疑问式的间接邀请策略。
2.2 醒示语及辅助行为语的异同
根据调查显示,在汉语邀请的醒示言语中,称呼语出现的比例高达95%(张少杰,王晓彤1997),并且称呼用语基本出现在了所有的邀请言语行为当中。正如上文所述,中国人更倾向于将自己融于集体之中,因此习惯通过称呼用语反映出与他人之间的长幼尊卑等社會关系。如汉语说话者往往通过称呼“张经理,主任,老板”等听话人的职位、职业以体现对对方的尊重,用亲属称谓来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商贩在向消费者兜售商品也时常称呼“大哥,大姐,老弟,老妹”(韩煜韬,2005)。
然而在韩语邀请中,醒示语部分使用的语言形式较为多样。其中包括称呼用语如“”,或连接副词“”,语气词“”等等。在韩语邀请行为醒示用语策略的使用中,称呼用语的使用率仅达到30.5%。与汉语称呼用语的使用频率相差很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由于韩语表达称谓的第二人称并不发达,在韩语日常对话中原本便较少使用人称代词等称呼用语。
另外,在中韩邀请对话中均呈现辅助行为语出现在主体邀请行为之前的特征,而且两种语言中存在着相同类型的辅助行为语。例如:
第一,表示探询邀请意愿、行动可能性的辅助行为语。
(10)下午有时间吗?到我那儿坐坐。
《白领公寓》
(11)
(春香:明天星期天你上班吗?)
(梦龙:不啊!怎么了?)
(春香:那你今天晚上别走了。) 《》
例句(10)和例句(11)中说话人在提出邀请之前,分别通过探询了听话人的时间安排情况,以确定下一步实施邀请行动的可能性。一方面尊重对方,另一方面也为说话人创造了邀请的条件。
第二,解释原因、说明情况的辅助行为语。说话人在实施邀请主行为之前,提前进行铺垫,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期望听话人能够更容易接受自己的邀请。例如:
(12)张伟你是学法律的,口才好,你来说。《爱情公寓2》
(13)
(我有事情想跟大哥您议论,所以想见您一面。)
《》
第三,表示感谢寒暄、问候或、歉意的辅助行为语。说话人一般通过对听话人给予的恩惠表示感谢、向听话人寒暄问候等创造和谐的谈话气氛。
(14)不好意思,我不知道这里已经有房客了,我想来拿点东西。《爱情公寓2》
(15)
(工作人员:对不起。)
(司机:怎么了?为什么挡住路?)
(工作人员:因为我们要拍摄所以麻烦您绕路行驶)
《》
例句(14)和例句(15),说话人担心自己的邀请行为会给对方带来不便或是面子上的损害,首先向听话人表示歉意来缓解可能会给对话双方的带来的矛盾冲突,以便邀请目的的达成。
然而,由于汉语的主体邀请行为更多地使用直接策略,具有强加性,容易使听话人的面子受损。因此,汉语邀请行为需要尽量通过辅助行为语来缓和由于直接邀请带来的强加性,维护双方的面子。所以,汉语比韩语辅助行为语的种类更多,使用频率更高。除了上述例句中出现的辅助行为语外,汉语的邀请对话中还有例句(16)中的承诺型和例句(17)中的恭维、表达信任型等类型的辅助行为语。
(16)钱夫人,你先借我一千两,等这件事情一完我马上回汉中拿钱,三分利。(承诺型)《武林外传》
(17)我正在筹建一个诗社,仰慕欧阳先生的才华,有些问题要向先生请教。(恭维型)《金粉世家》
3 结束语
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手段,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是我们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和社会行为。而邀请言语行为是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繁的语用行为,人们总是努力寻找既能夠表达自己的意思,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对于对话双方的颜面无损的方法。在跨文化交际中得体地使用它,有助于保证人们交流的顺利展开,提高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避免导致情感障碍和交际的失败,也可以使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紧密联系起来,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改善学生们在日常交际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 冉永平.语用学:现象预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曹钦明.汉语邀请行为的语用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
[4] 姚舜夏,邱天河.浅析英汉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类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5] 赵琳琳.韩语请求的语用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47-52.
[6] 程鸣.浅析韩语请求与的实施策略[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50.
[7] 胡晓琼.“请求”“建议”言语行为的英汉比较[J].湖北三峡学院报,1999:85-87.
[8] 张绍杰,王晓彤.“请求”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J].现代外语,1997(3):65.
[9] 韩煜韬.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