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研究

2015-05-12 00:54田琳
科教导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影响文化

田琳

摘 要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如果语言习得者希望自己的第二语言既流畅又准确,单靠言语输入是不充分的,还需要文化输入来帮助学习者消除语言的障碍。本课题拟通过对文化主要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关联性的分析,探求文化对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性和影响,以期使第二语言的习得达到最优效果,使学习目的和成效更为明显。

关键词 文化 第二语言习得 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3.074

Impact of Culture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IAN Lin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He'nan 454000)

Abstract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if those who want their language acquisition second language both smooth and accurate speech input alone is not sufficient, but also cultural input to help eliminate language learners obstacles. This paper intends to pass on cultural factor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importance and impact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 acquisition of a second language to achieve optimal results, so that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effect is more obvious.

Key words cultur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mpact

“第二语言习得指的是人们逐步提高其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的过程”。①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媒介和手段,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承方式,而文化渗透到了语言的方方面面。第二语言习得的特殊性就在于其不仅是学习一种实用的工具,也会给学习者带来文化和价值观的改变。第二语言的习得和使用跟文化有深刻的关系,并且拘囿于文化的限制。

1 文化对第二语言习得观念的影响

1.1 文化符号对第二语言习得观念的影响

文化符号,是经过时间涤荡后沉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精华,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存储着丰富而集中的人类历史信息,既是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流媒介,也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沟通桥梁。而“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不同的语言是不同民族或种族的文化符号”。②

不同语言的组合方式和使用方式,使其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积淀,影响着第二语言习得者对其的学习和掌握。比如对于复数表达方式的习得,不同的语言具有较大的不同,汉语的复数表达方式相对简单灵活,复数本身变化简单,很多时候单数后面之间加上“们”就可以表示复数,谓词不需要因为复数的存在而改变自身形态,但是英语的复数表达方式就比较复杂,不仅名词有词尾的变化,谓词也有不同的变化规律,③因此以汉语为母语的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英语的复数形式时就应花费更多的精力,需要更端正的态度。

同样对于文字形式的习得,不同的语言也具有较大的不同,汉字因其象形的特点,具有较复杂的组织结构、偏旁部首,造成了在书写和记忆方面的难度,一般母语儿童也需要到小学高年级才能实现完全的自主阅读,但是韩文的形式就简单的多,只有十个元音和十九个辅音进行排列组合,具有表音的特点,一般儿童在学前阶段即可实现完全的自主阅读。同样以韩语为母语的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汉字时就需要树立更加严肃认真的学习观念。

可以说,虽然语言是不同的,但是不同的语言既具有相同的特点,也具有各自的特殊现象。不同语言以及其各种构成要素的复杂程度有所不同,使得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不同语言的过程中需要形成不同的特点,遵循不同的习得方式和习得顺序。这就是文化符号对第二语言习得观念的影响。

1.2 文化环境对第二语言习得观念的影响

首先,家庭文化素质及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影响很大。在文化程度较低,对教育重视程度较低的家庭中,儿童一般只习得一种语言,第二语言的学习依赖于学校教育,甚至依赖于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而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专门从事外语教学、外语研究或有懂外语的人时,他们的儿童往往在学习母语的同时开始第二语言的习得,比如许多国际婚姻家庭的子女,就是汉语、英语同时习得的。

其次,国家的语言政策和社会态度等,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影响很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上下学习俄语,改革开放以后,又全民学习英语,表现出了人们对文化环境的敏感,并随之带来了第二语言习得观念的改变。另外,在香港等地方,由于英语是官方语言之一,英语能力与求学、求职密切相关,这使得英语的学习既是一种压力,又是一种动力,学校使用英语作为一种教学语言,大量英语新闻媒介也为学习者提供了很好的客观环境,形成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良性发展互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环境本身的存在,使得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单一的文化模式被打破,文化的自我认同受到挑战。文化是历史积淀的结果,蕴涵着独特的价值取向。正如本尼迪克特所说,是“每个文化具体特殊的气质趋向”。④因此,文化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和排外性,然而第二语言的习得打破了这一平静。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必然是引入另一种文化的过程,而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两种文化是无法完全处于同等地位的,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共存,相互影响又保持自己的文化独特性,是第二语言习得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也是第二语言习得者应具有的观念和态度。

2 文化对第二语言习得发展的影响

2.1 文化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联性

新东方的口语教师王强讲过这样一则故事:中国女学生和美国男教师在长城游览,老师想上洗手间方便一下,于是很委婉地对学生说:“May I go somewhere?”学生马上回答:“Of course, you can go anywhere.”听了这话老师极度尴尬。为什么?原来老师的意思是“我可以去方便一下吗?”学生却按字面理解为“我可以四处走走看吗?”学生回答“当然,你可以四处走走。”但是老师听到的却是“当然,你可以随地大小便”。“这种跨文化交际产生的误解证实了对于一个外语学习者来说,他同以该语为母语的人的任何会话交流就其本质来看都是一种文化碰撞”。⑤

首先,在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方面。词汇的意义不只局限于它所表达的概念意义,他们还指向着语言的文化意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词汇表达出的不同意义常常会造成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误解。比如“红色”在中国是代表“吉祥、喜庆”的颜色,与红色有关的词“红火、红包、红榜”等都带有褒义,而英国人则认为红色代表着暴躁和血腥,在英语中“see red(发怒),in the red(负债,亏空)”都带有贬义。另外中国人对“龙”也有着特殊的喜爱之情,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对孩子的最大期盼是“望子成龙”,而在英语中“dragon”指的却是一种能喷火的怪物,是不为人们所喜爱的,常常带着贬义。因此,在第二语言的习得中,清楚词汇的文化含义是非常有必要的,是避免学习者受到母语文化影响而产生理解偏差的重要方法。

其次,在第二语言的段落、篇章习得方面。文化的差异同样体现在段落、篇章的结构和意义上。如果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对目的语地段落、篇章组织规律缺乏认识或缺乏敏感性,就可能会无意识的把母语的组织方式迁移到目的语中,从而造成表达和理解的错误。比如汉语中“下雨了”这样的无主语的句子很常见,但是在英语中,语法结构非常严谨,要说“It rains”。

2.2 文化外语境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联性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语言学家威格纳在1885年提出,但并未引起广泛关注。1923年波兰人类学家B.Malinowski区分出了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即“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前者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语言环境,如书面语中的上下文、口语中的前言后语等,后者指说话人交际活动的社会文化大背景,如交际的时代、场合、交际对象、自然环境等。如果抽离了语境,把语言片断孤立起来研究,是很难确定明晰起真正的价值和意义的。因此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语境可以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首先,上下文的关联性有助于帮助二语习得者消除语言障碍。语言实际是一个不自足的系统,许多话语的真正含义简单从语言结构本身是无法理解的,在特定的交际交际环境中,交际双方进行的常常是一种“只需意会、不必言传”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交际活动,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比如我们上公交车后说的“两个天安门”,很明显是一种残缺的语言形式,但是任何售票员都能理解它的真正意思是“买两张到天安门的票”。因此,准确把握上下文对二语习得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年龄作为一种语境因素,对二语习得的效果有重要影响。国内外许多心理语言学家对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做了研究,“我国学者王文宇总结了研究者们对二语习得的多维度分析,根据学习第二语言的年龄划分出了早期双语和晚期双语,其中早期双语以三岁为界限,还可以继续细分为同时型和相继型”。⑥虽然现在的研究成果对“语言学习关键时期”的具体终结年龄上仍然存在分歧,但是有一种普遍被接受的观点是,如果过了青春期,第二语言的完全习得就不那么容易了,而青春期之前的儿童,在第二语言的自然习得,尤其是第二语言语音的自然习得方面,还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第三,学习者的性格也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心理学上将性格大致区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一般认为,外向型性格的二语习得者因为具有积极主动与他人交流的倾向,可以掌握更多的练习机会而成绩优于内向型的学习者。但是实际上,内向型的二语习得者更善于利用其沉稳的性格对语言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对语言知识的明确意识更强,能通过积极的思索掌握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规律,虽然学习速度较外向型学习者慢一些,但是整体效果各有偏重,关键是要做好结合实际,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3 总结

运用第二语言开展的无障碍有效沟通不只需要语言的精通,还需要文化的娴熟。因此第二语言习得者在提高自身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提升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在更宽广的领域接受两种文化的熏陶,以开放的心态和跨文化的素养迎接全球化社会带来的诸多挑战。

注释

① 王宗炎.语言问题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②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③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④ 扈海鹏.关于全球性与民族性关系的文化解读[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1).

⑤ 林宝珠.以文化环境为核心的语言教学[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

⑥ 王文宇.双语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实证研究回顾[J].外语研究,2010(3).

猜你喜欢
影响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