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谈“联合政府”口号的提出
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毛泽东注重发挥名称的“主观能动性”,在革命生涯中做了大量的命名工作,“联合政府”即是其典型代表之一。对于“联合政府”这一提法,毛泽东曾回忆说:“这个口号好久没有想出来,可见找一个口号、一个形式之不易”,“这个口号一提出,重庆的同志如获至宝,人民如此广泛拥护,我是没有料到的”。
“联合政府”相较于“推翻政府”“参加政府”“独立政府”等口号,有避免内战、“和平过渡”之意,有反对专制、实现民主之意,有反对分裂、加强团结之意。这个口号的提出,不仅使中共避免了陷入被动局面,而且赢得了广大渴望和平的人民群众和各民主党派的支持。
关于避免内战、“和平过渡”这层意思,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口头政治报告中说得很清楚:“我们一方面是提出尖锐的批评,另一方面还要留有余地。这样可以谈判、合作,希望他们改变政策。我们说过打倒蒋委员长没有呢?没有。”重庆谈判前夕,他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进一步指出:“中国如果成立联合政府,可能有几种形式。其中一种是现在的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存在相当长时间。对于这种形式的联合政府,我们还是要参加进去,进去是给蒋介石‘洗脸,而不是‘砍头。”他还说:“我们给国民党留有余地,就不会犯错误;如果不留余地,实际的结论只有一条,就是‘打倒,那我们就会犯政治上的错误。关于这一条,委员长也看出来了,他有几次要挑动我们去犯这样的错误,挑动我们的军队打出去,向西安打,挑动我们提出推翻国民党。”
(晓政摘自《中共党史研究》2014年第10期,郭呈才文)
新中国历史上的六次农业政策大调整
第一次调整是土地改革。新中国一成立,就将土地改革作为首要任务。到1952年底,全国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了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土地改革符合中国国情,是20世纪中国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农村改革。
第二次调整是在农村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具体讲就是实行互助组或初级合作社。这意味着,中国农业发展道路从以土地私有、家庭个体经营模式转向走合作化道路,即从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
第三次调整是农业合作化运动。1956年1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规划了农业初级合作化和农业高级合作化的目标。
第四次调整是在全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1958年7月16日,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为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同年底,全国绝大部分农村建立了人民公社。
第五次调整是1962年把农业经营管理转向以较小的生产单位(平均拥有30户的生产小队)进行。这时,自留地又恢复了,农贸市场重新开放了,公社食堂也取消了。农民的报酬按所在集体记录的工分来计算。
第六次政策调整首先是在农业经营方式上进行了改革。恢复和扩大农村社队的自主权,恢复自留地、家庭副业、集体副业和集市贸易,逐步实行各种形式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同时提高了粮食和其他部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随后又解决了多种经营的方针问题,从而使农业面貌很快发生显著变化。其次是肯定了农民包产到户的伟大创举。自1982年始,中央连续五年发布五个一号文件,肯定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以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小城镇为依托的农村改革。
(义章摘自《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8期,胡鞍钢文)
美国学者眼中邓小平的领导艺术和政治风格
中国刚实行改革开放时,美国学术界就认为,邓小平的领导艺术和政治风格主要是“务实”。费正清指出:邓小平执政后推行“逐步务实的改革”。但其“务实主义”亦有限度,如“需要限制中国现代化中的美国化成分”。
近年来,美国学术界仍持上述观点,但对邓小平的领导艺术和政治风格作了更广泛的探讨。傅高义认为,邓小平领导艺术和政治风格有以下几点:其一是坦率和务实。“邓小平对自己和自己的权威充分自信,在客人面前能轻松自如,坦率机智,直言不讳。”其二是注意自己与同事间的政治气氛。“虽然他拥有很大权力,但他知道必须很注意他与同事间的政治气氛。”其三是自信和果断。“他在解决重大问题时专注而果断,既有以前战时军事指挥员那种天生的沉着,又有半个世纪里接近权力中心处理生死问题养成的自信。”其四是刚毅和冷静。“邓小平养成刚毅的品格,能做到愤怒和受挫时不形于色,不让感情左右自己的决策。”“大事当前,邓小平喜欢独自安静思索,考虑他要说什么,以便时机一到,他能作出清晰和明确的表述。”其五是言行有威信。邓小平“行为一贯”,谈话“能透出威信”。冯惠云认为:邓小平是“具有儒家特征的领导人”。因此,他执政后对世界形势更乐观,对外手段趋向于“合作和实用型”,提出世界大战可避免和世界和平有望等战略判断;对内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主张,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基辛格认为,邓小平有“直截了当的风格”,“不喜欢空谈,非常讲求实际”。
(维之摘自《党的文献》2014年第4期,陶季邑文)
胡耀邦提议拍摄《大决战》
1982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就对八一电影制片厂正在拍摄的《风雨下钟山》提出意见。他说:“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伟大转折的一年,是震撼世界的一年。这一年旧中国转变为新中国,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站了起来,开始转入建设自己国家的新历程。这一年本身就是非常富有戏剧的。描写好这一年的历史,很有教育意义。”
1985年l2月22日,胡耀邦又一次专门就军事历史题材电影创作作了重要谈话:“解放战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历史长剧的最高潮,是非常值得写的。我考虑能不能再拍一部电影,描写毛主席转战陕北这一段历史。”“要反映解放战争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想,拍好三部电影就可以了。一部是《风雨下钟山》,已经拍了;一部是上面讲的‘转战陕北这一段;再拍一部就是写‘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开始到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前后历时4个多月,歼敌150多万,其规模之大,歼敌之多,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写‘三大战役,我看是不是不要一个战役一个战役地分开单写,而要把三个战役连起来一气呵成地写出来。三大战役本身并不是孤立的三个战役,它是党中央根据当时全国的军事、政治形势,适时抓住有利时机,决定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只有把三大战役的内在联系写出来,把它们在全国战场上的重要位置与作用写出来,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毛主席高超的军事战略思想和他运筹帷幄、‘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宏大气魄。”
此后不久,《大决战》的拍摄任务由八一电影制片厂负责。
(阡陌摘自《百年潮》2014年第6期,萧穆文)
陈云提出提拔中青年干部的“四化”标准和坚决抵制“三种人”的标准
改革开放初期,陈云提出,我们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在这个前提下,干部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把这种干部的提拔使用制度化。
1981年,这一提法被正式写进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2年,中共十二大将干部队伍的“四化”写入了党章,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也作为选拔接班人的基本标准。
1982年7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陈云在提出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的同时,指出对于在“文革”中追随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即“三种人”,要保持警惕,对这些人一个也不能提拔;已经提拔的,必须坚决撤下来。他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不能提拔这“三种人”:因为这“三种人”如果进到领导班子中,若干年后,到了气候适宜的时候,他们就会跳出来兴风作浪,再次危害国家,危害人民。
(筱蕾摘自《党史研究与教学》2014年第1期,徐轶杰、李文文)
创作第五套人民币上毛泽东画像的刘文西
刘文西,1933年生于浙江省嵊县(今嵊州市),“黄土画派”著名画家。1953年进入中国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浙江美术学院)学习。
1957年毕业实习时,刘文西主动选择去陕北。他以一个画家特有的慧眼,敏锐地捕捉到黄土高原上独特的苍凉和浩瀚的大美。他的灵感被激发出来。《毛主席与牧羊人》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此画一经问世,便受到各方好评。叶剑英特别喜欢这幅画,特意接见了刘文西。刘文西也重画了一幅送给叶剑英。毕业后,刘文西选择留在西安,并把西北的黄土地作为自己一生耕耘的基地和创作灵感来源的宝地。
1997年,刘文西迎来了人生的巅峰———中国人民银行制钞公司的工作人员找到刘文西,请他为第五套人民币设计一幅毛泽东头像。当时照片已经选定,是一张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拍摄的正面免冠闪光照。这张几经修改过的照片非常模糊,要达到人民币上画像的制作要求,难度可想而知。但刘文西不负众望,成功完成了毛泽东头像的创作。这幅作品也最终印在现在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上,流入了13亿人的钱包中。
(田雨摘自《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11期,蒋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