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世界史”

2015-05-11 20:23:52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心论世界史因果关系

由于对“世界史”的理解不同,人们做“世界史”的路径也不同。西方史学传统中一直有“世界史”,而写史的方法基本上采取叠加的手段,具体可以归纳为几种:

1.地域的叠加,即把一个个地区或国家的历史分开写作,然后拼在一起,形成“世界”历史。古代希罗多德、奥罗修斯等人的作品可说是这种叠加的样板。

2.事件的叠加,把世界上发生的事一件件写出来,放在一起,就组合成一个“世界”史。英国历史学家马丁·吉尔伯特的《二十世纪世界史》是一个例证。

3.时间的叠加,按时间顺序编排内容,也就是编年史手段,中世纪欧洲僧侣常用该方法写历史,近代历史学家也有这样写作的。

4.主题的叠加,这种叠加方式可说是一种创新。20世纪以来,人们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历史关注的对象,而有些作品就把涉及不同国家的相同主题写成一个个专题,然后合成“世界史”。这方面的典型,可以“新编剑桥某某史”为证。

5.现象的叠加,把世界上各种历史现象加在一起而写成“世界”历史,美国作者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的《世界,一部历史》就是其典型。其实斯宾格勒、汤因比等人用“文明史观”写成的历史基本上也是这种叠加,但叠加的对象是“文明”。

以上所有叠加其实都是用纵向的视野观察历史,表达的是纵向的因果关系。但新的“世界史”即“全球史”却对历史进行横向的观察,表达横向的因果关系,强调横向的关系与互动,所以它在对历史进行诠释时往往以横向素材为依据,这是新“世界史”最大的特点。

由此提出一个问题:哪一种“历史”更好?其实各有千秋。新“世界史”或“全球史”有其明显的优点:它跳出民族国家的历史写整体的历史,试图揭示地区与地区、事件与事件、时间与时间、现象与现象之间的横向逻辑,开辟了与层叠的历史完全不同的平铺视野,丰富了历史的内涵。它还力图否定西方中心论和一切其他“中心论”,在全球化时代尝试编写“全球史”。可它也有明显的缺陷、甚至固有的缺陷,即在书写横向历史的同时有意无意地抛弃了纵向历史,如在“全球史”一些代表性人物的作品中,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内容如民族国家、工业革命等很少或不被提起,甚至连这些字眼都不出现。进而,扬弃民族国家历史的立场有可能被某种意识形态所利用,为否定民族国家的当代合理性提供历史学依据。

由此可见,纵向和横向的历史各有千秋,甚至可以说优势互补。作为一部完整的人类史,横向和纵向都是客观存在,并无“先进”“落后”之分。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5年01月10日11版

作者:钱乘旦)

猜你喜欢
中心论世界史因果关系
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奖公告
玩忽职守型渎职罪中严重不负责任与重大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南大法学(2021年6期)2021-04-19 12:28:02
同步发电机理论的一个奇点与气隙中心论
防爆电机(2020年3期)2020-11-06 09:07:30
世界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
“国家中心论”旗帜下《大公报》的自由思想与爱国情怀——读《〈大公报〉政论研究:以“国家中心论”为中心》
新闻传播(2018年9期)2018-08-01 06:37:36
做完形填空题,需考虑的逻辑关系
百件文物带你玩转世界史
学与玩(2017年5期)2017-02-16 07:06:24
帮助犯因果关系刍议
习总书记“人民中心论”指导下的电视剧创作批判及提升的研究
新闻传播(2015年3期)2015-07-12 12:22:48
介入因素对因果关系认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