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
洪秀全和曾国藩同为清朝中晚期的知识分子,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至深。但洪秀全和曾国藩由于出身不同、文化素养和人生经历不同,使得他们的世界观迥然不同,他们的人生轨迹大相径庭。天国的覆亡与曾国藩和洪秀全二人密切相关,给后人留下的教训尤为深刻。
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初期,能够保持农家子弟本色,敝衣草履,轻车从简,使得太平军保持艰苦奋斗、上下一心的精神状态,革命得以迅速发展,但定都天京后,他简朴的生活作风急转直下,为“江南的繁华所迷惑,追求声色货利”[1]大兴土木,动用成千上万的劳力建设天王府。“半载方成,穷极壮丽” [1]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大量拆毁民房的基础上修造的。除此之外,“太平天国的领袖们还模仿封建帝王的排场礼仪,规定众多的服侍人员。如专理洪秀全生活诸务的人员有一千四百七十一人,”天王后宫美女充盈,共有“八十八个后妃”。[1]洪秀全对后妃也有自己的要求“他在所写的《幼学诗》,特别是充满封建糟粕的《天父》诗中,对后妃们定出‘十该打’的规矩,诸如‘讲话极大声’‘面情不欢喜’等都在‘该打’之列”。[1]
曾国藩因“平定”太平军有功,权位日重,渐至三公之位。但未改简朴家风,对官署木器的布置讲求以实用为主,“但求结实,不求华贵”。[2]他本人对衣着也不过分讲究,“吾忝为将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2]他回乡也未大搞排场礼仪,鸣锣开道、前呼后涌,而是“未带一仆人,盖居乡间即全守乡间旧样子,不参半点官宦气”。[2]
在饮食方面曾国藩亦尚寒素家风,并教育子女种菜做菜,崇简忌奢。“余服官二十年,不敢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不敢也”。[2]而洪秀全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在南京做天王后据说一饭千金。“天王每饭,除副膳十六品外,须再备二十四牲。二十四牲者,六禽、六兽、六鳞、六介也。逐日更换,不使相袭。故每饭之资,其价值总在千金以上。”[3]
曾国藩发迹和居官时,正是晚清的多事之秋,他深知宦海险恶,因此不愿子女步己后尘,而想让他们做读书明理之人。对子女要求严格,反复教导。“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2]让他们努力攻书,勤于动手,苦练内功。在日常生活中也制定严格的戒律“第一起早;第二打扫洁净;第三诚修斋戒;第四善待亲族邻里。”[2]让子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向子女灌输封建礼教及传统文化,以使他们“明理”。
洪秀全在天国起义未取得决定性胜利时,就定都天京,做天王。他死后儿子继位做了天王,实现了他的“爷、哥、朕、幼坐朝廷”的遗愿。对子女的教育也不很成功。“天国女馆中,常有二少年自由出入。常鲜衣怒马,纵横过市,虽豪富者,亦不敢撄其锋。”[3]原来二少年均是天王的驸马。
洪秀全在造反初期,曾撤弃孔子的牌位;也废除了一些“妖礼”,改革了称呼、礼制等等。但是,这一切从本质上说是换汤不换药。因为洪秀全和太平天國“由于缺乏新的经济基础作为依靠,也就提不出新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来代替封建主义,以孔孟为集中代表的传统封建思想就并没有、也不可能被真正打倒或清除。”[4]这在洪秀全所写的一系列文章和天国的一些政策中得到印证。
曾国藩以传统为本,他深谙孔孟之道和中国社会。他利用了洪秀全的反传统的弱点,利用大众的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的稳定性,煽动知识分子和大众与太平天国对抗。曾洪相比“洪秀全似乎更具有理想主义色彩,但他的理想在现世中只是一种异端。曾国藩则更懂得中国社会,并因此而能够代表传统的中国社会。”[5]如此看来,洪秀全忽视的有士人也有大众。这从北伐军失败时的情况可以看出,“官军尽力追赶,贼昼夜不得休息,又无处掠食,其窜入村庄者,悉为村民歼毙。”[6]北方民众对太平军的不解、甚至敌视,可见一斑。
曾国藩要维护的当然是清政府所代表的地主阶级的利益,他本人是清政府的忠实维护者。他的言论和行为有虚伪的一面,《皇宫五千年》所记也不一定都是事实。但曾国藩在个人生活中能尚俭、求勤,对儿女要求严格,以期成为他们心目中的“人才”。而作为农民起义领袖人物的洪秀全在定都天京后,大兴土木、沉溺酒色,对子女也未严加管束。加之洪秀全一味迷信天父上帝,全城军民弹尽粮绝后,真得能在“天赐甜露”的情况下“活我天国大众”[3]吗?
透过洪秀全的生活片断,我们看到的是其阶级局限,“一代天才最后落得如此悲惨、被动,是由于他不可能摆脱封建生产方式带给他的深刻印痕。”[4]加之曾国藩的湘军不断猛攻,太平天国的覆亡也就不可避免。
[参考文献]
[1]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61.
[2]钟叔河.曾国藩教子书[M]长沙:岳麓书社,1986.117,69,4,8,38,44.
[3]苏海若.皇宫五千年[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594,604,602.
[4]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351,349-350.
[5]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84.
[6]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