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勤
笔者曾代表河南省中职语文组选手,参加了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参赛作品《离太阳最近的树》一课的教学设计得到评委老师的肯定,课程设计中的两个微课《最美西藏》和《人在旅途》更是得到了评委老师和参赛选手的认可。在准备比赛和比赛的过程中,笔者对微课的认识也在一点点加深,关于微课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合理应用也思考了很多,现结合具体课例谈谈体会。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短、小、具体、形象、针对性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它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特别符合中职生文化基础课学习的现状。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应运而生,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课前用微课,翻转课堂
以《离太阳最近的树》一课为例,因为笔者所带的学生多是县区及农村的学生,而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一文讲述的是发生在遥远的西藏阿里的事情。为了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背景,我做了一个微课《美丽西藏》,课前将微课发在班级QQ群上,请学生下载后学习,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通过这个微课,学生一方面了解到西藏阿里的地理状况、气候特征、植被情况、生存环境等内容,另一方面也能在心灵上走出河南,进行一次西藏微旅游,开阔了学生眼界。把课堂上的一些内容课前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翻转课堂,增加课堂容量,积极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课堂期待,提升课堂效率。
二、课中用微课,精讲难点。《离太阳最近的树》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记叙文阅读中的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把保护环境落实到日常行为中去;语文基础知识方面有: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关键字词的品读,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生课堂接受可能有难度的教学重点,课前精心制成微课,课堂上帮助学生攻克重难点。例如,可以选择比喻修辞的运用作为一个微课,帮助学生总结比喻的种类,比喻的作用,如何合理恰当运用比喻等。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课堂上理解掌握教学重难点,也可以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课后学习的需求,学生可借助微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补漏,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后用微课,培优补差。中职生文化基础课学习有自己的特点,中职语文教学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文化素养外,还要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中职生学业水平参差不齐,班级授课制要在45分钟内既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又做到因材施教,非常困难。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把相关内容做成微课,供学生选择性学习。《离太阳最近的树》一课在课外作业设计方面,笔者采用分层设计的方法,设计微课《人在旅途》,给不同学生以选择的余地,作业分为选做题和必做题,设计如下:
选做题:1.查阅有关资料,看看45年后的阿里有何变化,带我们去游新阿里。 2.写下微课带给你的思考,你的看法和感受。
必做题:调查我们家乡的景点近些年的情况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写一篇家乡旅游景点解说词。
这样借助微课分层设计课外作业,能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要求,实现个性化学习,达到培优补差的目的。
微课对于大多数一线教师来说,还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新生事物,微课的制作本身就是一个微研究的过程。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易错点,以及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非常简单实用,能解决语文教师身边最关心、最棘手的问题。微课制作比较简单、易学,制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学总结和反思的过程,在不断的教学总结和反思中,语文教师也能快速地成长。微课适合语文教师进行知识管理,是教学知识积累、共享和交流的有效平台。合理使用微课的形式进行知识管理,既可促进语文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但需要指出的是,微课只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之一,比较适合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课外自学和共享。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教学过程,微课不能代替整个课堂教学,更不能滥用,要合理的使用,以取得最佳的教育和学习效果。
总之,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合理利用微课,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何时用?在哪用?怎么用?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当然,制作微课会大大增加教师备课的工作量,课前要做大量的工作,但用教师的辛勤付出换来学生的良好发展是值得的,教育的过程就是奉献,与时俱进,才能和学生一起成长。 (责编 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