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
实现真正的城镇化,就可以带动教育、医疗和产业发展,这是一个未来的巨大增长点和红利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迅猛发展,已经开始减缓,人口红利开始消失,中国未富先老,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GDP增速也在放缓。这说明我们过去30多年的一些改革的红利或者产业的红利,我们人口的红利已经到了拐点了。那么,下一轮的机会在什么地方?
展望未来,城镇化是一个真正的未来的中国下一轮的增长高峰所在。我们的城镇化率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有53%左右。但是,真正的具有城镇户口的只有35%,也就是说,真正的城镇化只占全国人口的1/3。所以,我们要达到国际上的城镇化,达到80%、90%,我们才走了30%的路,差得很远。而且,我们现在的城镇化不是一个真正的城镇化,城镇中有两、三亿人是边缘化的。我觉得这其中就有真正的机会,就像我们当年的房地产改革一样。现在城里盖了很多的房子,最后空置率非常高,北京可能有20%~30%,有的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可能更高,甚至还有很多的“鬼城”。这浪费巨大,2亿多农民工在城里没有高楼大厦住,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们在农村的宅基地的房子,也盖的很大。所以,两头空置,空置率非常高。这部分怎么调动起来,对实现下一步的红利非常重要。比如土地、宅基地流转起来,就能够让更多的农民在城里买得起房,就可以带动教育、医疗和产业发展。如果加快这些方面的改革,这是一个未来的巨大增长点和红利。
第二,现在进入老龄社会,但整整一代的独生子女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后遗症会不断的出现。所以,养老在中国未来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养老行业实际上现在还没有发展起来,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另外,就是医疗改革。我们现在看病难、看病贵,我们的医院可以更多地向民营开放。1978年的时候,邓小平看到中国国营企业到了崩溃的边缘,没有效率,邓小平说我们要开放,我们搞中外合作,我们搞了三资企业,中国经济一下子活起来了。
现在我们的教育全部都是国有的,使我们的教育不能很好地发展,我们大量的学生出国留学,现在每年出国留学达到50万人,累计出去好几百万人,现在中国的中产阶级在全世界范围内为孩子选择学校。我们的大学也可以像当年企业一样,搞中外合作,更多的办中外合作的大学,接受各种国际教育。
我们现在到了一个拐点,以前粗放式的经营已经没有了,现在需要更精细化了,比如环保、可持续发展、社会服务企业,这些都是非常大的发展方向。向精细化要效率,其中就有改革的机会。不管是城镇化,养老、医疗、教育,还是我们的企业国际化,还是环保,未来都会有非常好的机会。(根据作者的发言整理而成,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