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坤
[摘要]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既给党巩固执政基础创造了机遇,也带来了诸多现实考验。党要巩固执政基础,走好执政道路,就必须全面、客观地分析现状,沉着、冷静地选择解决路径。
[关键词]执政基础;考验;组织基础;群众基础;经济基础
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所面临的现实考验
从国际上看,第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场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先锋的科技革命兴起,如果我们没有抓住机遇,就会再次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潮。第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快了在中国推行“和平演变”的步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西方敌对势力将矛头直指中国。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新变化。一方面,农民收入增长放缓,城乡差距拉大。一方面,新涌现出了个体劳动者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在资源配置和市场主体竞争中占有先天的优势。
从党自身看,第一,党员队伍迅猛发展。到1989年,党员队伍发展到4800多万人、近300万个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不可忽视有些党组织确实存在不纯的问题。第二,一些领导干部思想腐化变质,利用手中的权利获取私利,腐败现象影响恶劣,给党的执政权威带来很大影响。
二、牢牢掌握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权
1989年,中央政治局在邓小平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决有力的支持下,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并采取了果断措施,一举平息了反革命暴乱,捍卫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场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第一,我国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既定方针不会改变。第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够一贯是沉痛教训。邓小平曾旗帜鲜明地指出,“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但是,党内一些人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采取了纵容、支持的态度。
平息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胜利,为党的执政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第一,要无比清醒地看到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性质和危害。邓小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第二,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理直气壮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三,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
三、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针对暴露出来的思想混乱的问题,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深入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根据中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加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对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凡是进入领导班子的成员,都要经过相应的党校学习,其他领导干部也要定期到党校接受轮训。
针对腐败和脱离群众的问题,党下大力气抓了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群关系。按照四中全会的要求,党中央作出《关于近期做几件群众关心的事的决定》,提出做七件事,要求领导干部在反腐败斗争中做表率作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1989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须在限期内自首坦白的通告》,形成了一个群众性反贪污、受贿的高潮。中纪委通报了一批党员干部违纪建私房和高标准装修住房的案件,起到了警示作用。1990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关于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党组织严肃执行党的纪律,认真查处党内普遍存在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
四、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经济基础
经过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的绊脚石。在全面改革开放的环境严重恶化的关键时刻,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正式批准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治理整顿的开始。
从党的执政角度看,三年治理整顿时期经历了国民经济由过热到冷凝的巨大落差,经历了改革以来最激烈的政治风波,经历了建国以来前所未见的全国性市场混乱。事实证明,解决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既需要“有形的手”,也需要“无形的手”。改革和整顿并不矛盾,相反,整顿为改革争取了更好的环境。同时,如果不加快改革,不可能解决经济体制的深层次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执政道路上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个年轻的共和国和一个年轻的执政党面对来自外部和内部的种种考验,沉着应对,化险为夷,实现凤凰涅槃,在党的执政道路留下精彩的一篇。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版.
[2] 《邓小平年谱》(上)(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