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安全环保三大领域将建立统一强制性国标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措施、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该会议指出,下一步要着力改变目前一些方面存在的标准管理“软”、标准体系“乱”和标准水平“低”的状况,促进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激发市场活力,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为此下一步全面清理和修订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整合现行各级强制性标准,在涉及公众利益的健康、安全、环保等领域建立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缩减推荐性标准,推动向公益类标准过渡。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李爱仙表示,这意味着各类标准有望得到清理,以后地方标准可能会存在,但是不能低于国家标准。“下一步协调各部门建立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委有望发挥作用。”
此外,市场上各种标准五花八门,比如食品就有绿色认证、无公害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其中绿色标准为推荐性的行业标准,无公害标准部分为行业标准,部分为国家标准,有机标准有国际、国内的版本,也是推荐性标准。
而此前也存在标准认证管理混乱的情况,使得居民无法根据标准对商品进行识别和判断。
2月1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标准是关键,必须深化改革。
下一步一是要完善标准化法规制度,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强化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
二是要全面清理和修订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整合现行各级强制性标准,在涉及公众利益的健康、安全、环保等领域建立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缩减推荐性标准,推动向公益类标准过渡。
三是要鼓励学会、协会、商会和产业技术联盟等制定发布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选择部分领域开展试点。允许企业自主制定实施产品和服务标准,建立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
四是要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放宽外资企业参与中国标准制定工作,以有效的市场竞争促进标准上水平。努力使我国标准在国际上立得住、有权威、有信誉,为中国制造走出去提供“通行证”。
从事(空调)循环水处理产业的某公司负责人表示,自己所接触或关联的强制性、推荐性国家标准、地方标准都有,“我感受最深的是,某些标准竟然鼓励使用可影响水环境与水管网材质的污染物,更看不到限制指标,其次某些指标却形同虚设,甚至连超范围经营的非法企业也能轻松‘达标’,导致低价、无序恶性竞争”。
为此,他建议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工作,鼓励市场中更多企业参与制、修订标准,杜绝某些标准腐败,摒弃起草标准就有钱,以“标准”作为“遥钱树”。同时可以考虑能否设立问题标准听证会,由管理者组织把制定者、意见者坐在一起“争吵”。
“甚至把各方意见进行公示,引发更多人参与热议,同时整改的一定要落实到位。”他说。
李爱仙表示,以后有了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后,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如果有,只能高于全国。而各个标准之间打架的需要做好协调。
而如果建立统一强制性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缩减推荐性标准,推动向公益类标准过渡,这意味着以后总的国家标准将减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按此看,涉及到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农药和劳动卫生标准,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产品生产、贮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及劳动安全标准,都属于强制性标准。
针对目前农产品行业的多种标准,有专家表示,农业绿色食品标准由农业确定,是行业的推荐性标准。而无公害食品标准,有一部分是行业标准,一部分监测方法是国家标准。有机食品标准分国内和国外的,国内的是国家标准,但是也只是推荐性的。
国务院常务会议称,“健康、安全、环保等领域建立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缩减推荐性标准,推动向公益类标准过渡”。有专家认为,可能以后农产品各种论证性标准要减少, 比如农产品达到一个标准就可以上市,这样可以减少各种没必要的论证。
不过,类似有机的推荐性农产品标准,可能仍会少数存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像有机食品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这种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不使用合成的肥料,但是中国的无公害食品则可以使用合成肥料。“有机食品标准论证有国际的,这方面产品还是有一些人有选择,存在很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