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鲜,李 平
(1.山东政法学院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 100872)
企业技术融合创新模式选择研究
杨凤鲜1,李 平2
(1.山东政法学院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 100872)
本文从技术发展战略视角出发,探讨了战略维度各相关因素对企业技术融合创新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根据战略理论和融合创新理论,分析了战略环境、战略资源与能力、战略目标、战略阶段四个维度因素对企业技术融合创新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相关假设。然后,通过实证检验证明除了战略环境中行业竞争策略和战略目标中追随目标两个因素外,其余因素与融合模式选择的假设均得到验证,表明技术发展战略深刻影响企业融合创新模式的选择。
技术融合创新;技术发展战略;融合创新模式
随着技术的全球性流动,一项技术融合创新中涉及多领域技术,其来源范围和获取方式形式多样,技术成果新颖程度的评价标准也并不统一[1]。因此,技术在不同领域间的渗透、融合,模糊了这些模式之间的界限。基于此,李平和杨凤鲜通过对多种技术融合而成的技术系统的分析,从对被融合的专门技术创新度及对融合架构的创新度角度,将技术融合创新分为复制式融合、改良式融合和嫁接式融合等模式[2]。复制式融合是对原技术系统的少量技术元件进行较低程度的创新,以使产品的某一方面功能更优越,而其余技术单元及整体结构保持不变;改良式融合是指替换、增加原来技术系统的某些核心技术单元和功能模块,或对多个功能模块进行重新编程;不会根本改变原产品的基本架构及属性;嫁接式融合是指企业自主研发多个核心技术单元,并重新设计技术架构,从而形成具有全新的功能或结构的新产品。本文沿用这种模式划分方式。
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方面,技术发展战略发挥着重要作用:决定技术创新方向;影响创新绩效等。目前,基于战略视角的融合创新模式选择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本文扩大了综述范围,分析了战略视角的相关创新模式选择研究,发现战略视角的相关创新模式选择是建立在战略因素分析基础上的。常用的有两类战略分析维度:‘以环境为基础的’分析维度[3-4],分析与产业、市场有关的战略因素,有的学者将其扩展至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宏观因素; ‘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分析维度[5-6],分析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等企业自身因素;还有部分学者将企业生命周期、战略目标定位、战略类型匹配等维度作为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将技术发展战略层面影响融合创新模式选择的因素归纳为:技术发展战略环境、战略资源与能力、战略阶段、战略目标等维度,并详细论述技术发展战略层面各因素与技术融合创新模式选择的作用机理。
2.1 战略环境与融合创新模式选择的关系
战略环境中存在的发展机会与竞争威胁是企业选择与制定技术发展战略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而这些因素对融合创新模式的选择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市场需求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之一,在市场需求快速变动的情形下,技术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实施改良式和嫁接式融合创新的企业,可以利用融合创新的优势,快速创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推出市场。市场竞争的方式总体上可以分为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如果企业所在的产业市场以价格竞争为主,企业注重通过对产品/技术系统局部进行较小程度的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倾向于采用复制式融合模式;如果市场竞争以非价格竞争为主,企业侧重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创新,推出功能先进、结构优良的新产品,因此,企业有更大的竞争压力和动力采用改良式或嫁接式融合。行业技术发展状况是对企业所在行业及相关行业技术整体状况与水平的描述。技术成熟度是描述行业技术发展状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7]。技术成熟度高的行业,达到技术应用标准的技术种类就多,这为技术融合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来源,有利于企业进行改良式融合,同时,也为企业通过嫁接式融合创新开创全新的技术或产品体系提供了可能的技术机会。
复制式融合模式由于大量复制别人的技术,对创新能力要求较低,本文将其称之为低阶的融合模式,而改良式或嫁接式融合则因其开发具有一定差异化或开创性的产品,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可称之为高阶的融合模式。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假设H1:战略环境影响融合创新模式的选择;H1a:消费需求的变动性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较高阶的融合模式;H1b:行业竞争者对非价格竞争的偏好程度越高,企业越倾向于采用高阶融合模式;H1c:行业技术发展越成熟,越有利于企业进行高阶的融合创新。
2.2 战略资源及能力与融合创新模式选择的关系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是战略分析中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王毅、吴贵生和刘旭明归纳与技术发展战略相关的内部因素包括技术、财力、人力等方面的资源,研发、制造、营销等方面的能力[7]。其中生产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是企业普遍需要的能力。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是企业创新资源的构成要素;技术资源既是创新资源,也体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发能力是企业重要的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本文选择创新资源投入水平和技术积累水平两个因素,分析其对融合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创新资源和技术积累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投入,是完成整个创新过程不可或缺的参与要素。
此外,随着创新网络和开放创新的兴起,外部资源在企业创新中所占的份额和重要性越来越高[8],因此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也成为企业重要的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吸收/学习能力体现企业对外部创新资源的感知、获取和利用能力,是企业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具有较高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的公司可以对外部技术进行深度转移,而且企业分析、阐释、了解外部知识的水平也越高。如果企业学习能力或吸收能力不强,则只能进行较低层次的转移或引进比较简单、相对成熟的通用技术,限制企业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提高。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假设H2:企业技术资源和能力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企业进行高阶的融合创新;H2a:企业创新资源投入规模越大,越有利于企业选择更高阶的融合模式;H2b:企业技术积累越雄厚,越有利于选择更高阶的融合创新模式;H2c:企业吸收/学习能力越强,越有利于企业选择更高阶的融合创新模式。
2.3 战略目标与融合创新模式选择
战略目标是企业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所制定的对企业战略经营活动预期达到的期望值[9]。企业不同的战略市场定位影响融合创新模式的选择。本研究根据战略市场定位不同将企业分为市场领先型企业和市场追随型企业。目标成为市场领先者的企业,应该最终采用嫁接式融合创新模式。通过嫁接式融合创新,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搜索先进技术,或自行研发突破性技术,并将其不断融入产品系统,以在技术先进性上达到技术领先;或者开创全新的产品架构,以新颖的产品或产品性能占据行业领先地位。与跟随型技术发展战略相匹配的技术融合创新模式是改良式或复制式融合模式。通过改良式融合创新,企业对原有产品技术系统的部分功能模块进行替换、升级,或增加新的功能模块,以生产更高性能、更多优势的差异化产品。通过复制式融合创新,从外部引入产品技术系统中大部分技术单元及架构技术,企业只对被融合的简单技术单元或模块进行程度较小的创新,以改进产品局部性能,提高产品生产效率或生产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取得规模经济。结合以上分析,提出假设H3:企业的战略市场定位影响技术融合创新模式选择;H3a:技术领先型企业适合高阶技术融合创新模式;H3b:技术追随型企业适合低阶技术融合创新模式。
2.4 战略阶段与融合创新模式选择
战略目标具有可分性,既可以在空间上把总目标分解为多个具体目标和具体任务,还可以在时间上把目标分解为多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和具体任务。多数企业在制定技术发展战略规划中,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及目前实力状况划分战略阶段,并通过一些定量或定性指标判断企业所处的战略阶段及转换节点[10]。本研究将战略阶段划分为战略初级阶段、战略中级阶段和战略高级阶段。
在技术发展战略初级阶段,企业的首要目的是解决生存问题,复制式融合创新方式是企业较为理想的创新模式。企业通常从外部引入已经获得市场认可的成熟产品技术,快速打开市场。随着初期开辟市场产品选择的成功,企业开始有稳定的利润收入,并在市场经验的摸索与学习中,了解相关产品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企业开始从战略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融合创新模式也开始向改良式融合创新过渡。此时,企业在有能力自主研发一部分技术的同时,引入一部分处于技术发展前沿的新技术专利、技术诀窍等。通过将这些技术资源引入产品技术系统,企业可以改进部分核心元件以提升产品性能,增加新的功能模块以完善产品功能。随着企业的资金、人员和技术的持续积累,企业进入战略高级阶段,也即战略实现阶段,发展态势好的企业自动地由改良式融合往嫁接式融合转换。企业在这一阶段对技术源的驾驭能力更强,在外部创新网络中也处于核心地位,有足够的资金和创新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将内外部技术资源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开发出具有全新技术架构的新产品,并通过领导市场创新获取垄断地位。据此提出假设H4:企业的技术发展战略阶段,对技术融合创新模式有影响;H4a:企业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倾向采用低阶的技术融合创新模式;H4b:企业技术发展的阶段转换,会带动技术融合创新模式转换。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采用SPSSl9.0及LISREY8.7软件工具进行分析。本文研究数据采集对象为企业,问卷填写对象要求是企业的技术研发或管理岗位或对本企业技术创新熟悉的中层以上的管理者。
本次问卷共计发放问卷330份 (即330个企业):共回收问卷204份,实际有效问卷16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49.6%。
3.2 变量测量
(1)技术融合创新模式。根据李平和杨凤鲜对技术融合创新模式的界定—三种融合创新模式所融合的自主创新技术比重不同,本文从融合创新成果的自主创新技术与外部引进技术比重角度测量融合创新模式。并设置1个题项 “在企业融合多项技术的产品中,自己创新部分在其中所占比重”有 “几乎没有”、 “很少”、 “一般”、 “较多”、“很多”五个测项。
(2)技术发展战略因素。综合已有的成熟量表测量市场需求变动性、行业竞争策略、行业技术成熟度、创新资源投入水平、技术积累水平、吸收/学习能力、技术战略目标、战略阶段等关于技术发展战略的各维度因素。作答方式主要借鉴李克特量表的形式,设有 “不同意”、 “不太同意”、“一般”、“同意”和 “十分同意”5个测项。其中 “战略阶段”采用问题形式测量,设置了一个题项: “企业目前处于技术发展战略的哪个阶段”,设有 “初级阶段”、 “中级阶段”、 “高级阶段”三个测项。
(3)控制变量。不同所有制结构的企业间技术体制、市场结构与创新的相关关系存在差异。企业规模和年龄越大,所积累的知识基础越丰厚,在内部管理和知识应用方面的能力越强,更有可能采用高阶的融合创新模式。鉴于此,本文还考虑了行业性质、企业规模、企业年龄三个控制变量。对行业性质设置三个虚拟变量,分别是 “国有”、“民营”、“外资”,若该企业属于相应属性,则赋值为 “1”,否则赋值为 “0”。企业规模按照员工人数设置为有序分类变量,1=50人以下,2=50~99人,3=100~499人,4=500人及以上。企业年龄也设置为有序分类变量,1=5年及以下,2=6~10年,3=11~15年,4=15年以上。
4.1 信、效度分析
由表1可知,各变量的Cronbach'α系数均达到0.70以上,表明量表各题项内部一致性较好,信度较高。
表1 信度系数 (Cronbach’s alpha)
本研究继续对概念模型的自变量的潜变量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Chi Square/ df为2.291<3.0,RMSEA为0.069<0.08,CFI为 0.923> 0.8,NFI为 0.958> 0.9,GFI为0.939>0.9,AGFI为0.896>0.8,说明模型拟合情况较好。以上结果表明,模型中各维度因素概念清晰,相互之间有足够的区分度。
4.2 相关分析
采用皮尔逊 (Pearson)积差相关的方法进行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将效度分析中析出的公因子下各题项数据汇总形成新的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除了行业竞争策略,各维度均与企业技术融合模式选择具有正向关系,研究假设得到初步验证。
4.3 回归分析
分析结果见表3。在模型1中,仅仅加入了控制变量对结果变量融合创新模式进行解释。模型2中市场需求变动性和行业技术成熟度与融合创新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显著,标准化回归系数 (β)分别为0.103(p<0.01;模型2)和0.182(p<0.05;模型2),意味着当消费者偏好变动性较大、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很快、行业技术较成熟时,企业更愿意实施高阶的融合创新模式,因而本文假设H1a、H1c获得数据支持。另外,行业竞争策略对融合创新模式的影响并不显著 (β1b=0.114,ns),表明行业竞争策略偏向对融合模式选择的影响并没有预想的那么显著。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H1得到部分支持,假设H1a、H1c获得数据 支持,H1b没有获得支持。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与Pearson相关系数
模型3中战略资源与能力的三个维度,创新资源投入水平对融合模式选择的标准化回归系数 (β)为0.210(p<0.01;模型3),技术积累水平对融合模式选择的标准化回归系数 (β)为0.201(p<0.01;模型3),吸收/学习能力对融合模式选择的标准化回归系数 (β)为0.453(p<0.01;模型3)。表明企业所拥有的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显著影响融合创新模式的选择,其中,创新能力还包括对外部创新资源的感知、获取和利用的能力。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H2和H2a、H2b、H2c获得数据支持。
模型4中战略目标检验中,战略市场领先对融合创新模式选择的标准化回归系数 (β)为0.163 (p<0.01;模型4),战略市场追随对融合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不显著 (β=0.121,ns)。说明领先型企业倾向于选择高阶的模式,而追随型企业的融合模式选择倾向不显著。因此,假设H3部分得到验证,H3a得到数据支持,而H3b未获支持。
表3 假设检验结果
续表3
模型5中,战略阶段对融合创新模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 (β)为0.220(p<0.01;Step 2),说明战略阶段与融合模式选择正相关,企业会随着战略阶段的演进进行融合模式转换。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H4和H4a、H4b获得数据支持。
经检验技术发展战略的资源和能力水平、战略阶段各因素均对融合创新模式选择行为有显著影响;而战略环境因素、战略目标维度中除了行业竞争策略、战略追随目标假设未得到验证外,其余因素假设均得到检验。证明技术发展战略与企业技术融合创新模式的选择之间存在广泛的关系。
[1]慕玲,路风.集成创新的要素[J].中国软科学,2003,(11),105-111.
[2]李平,杨凤鲜.企业技术融合创新模式及其选择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05):30-38.
[3]IansitiM.Technology Integration[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
[4]Fai F,von Tunzelmann N.Industry-specific Competencies and Converging Technological Systems:Evidence from patents[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1,12(2):141-170.
[5]Aaker D A.Developing Business Strategies[M].Boston:Wiley,1984.
[6]Grin J,Grunwald A.Vision Assessment:Shaping Technology in 21st Century Society[J].Towards a Repertoire for Technology Assessment,2000,6(3):124-149.
[7]王毅,吴贵生,刘旭明.加入WTO后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战略与应对模式[J].中国科技论坛,2001,(02):12-17.
[8]Zahra S A,George 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185-203.
[9]李德玲.经济全球化趋势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战略探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5,(6):27-31.
[10]Robert Baum J,Wally S.Strategic Decision Speed and Firm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11):1107-1129.
(责任编辑 谭果林)
The Choice of Technology Fusion M odes Based 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
Yang Fengxian1,Li Ping2
(1.Business School,Shandong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Jinan 250014,China;2.Business School,Renmin University,Beijing 100872,China)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acts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 on the choi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technology fusion innovation modes in enterprises.Based on enterprise strategy theory and technology fusion theories,it suggests that themajor factorswhich impact the choice of the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novationmodes include industry environment,strategic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strategic target,strategic stage,and then proposes research hypotheses.And then,the factors of each dimension have been confirmed having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with the choice of fusion innovationmodes,except two variablesof industry competition strategy and technology follows,which proved that the technology strategy deeply influenced the choice of technology fusion innovation modes.
Technology fusion innovation;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Technology fusion innovationmode
F273.1
A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12XNH244)。
2014-04-24
杨凤鲜 (1985—),女,山东聊城人,山东政法学院商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