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延安文艺座谈会

2015-05-09 10:44胡王骏雄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

胡王骏雄

摘  要: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个专门研究文艺工作的会议,毛泽东同志在会上的《讲话》也成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和我国革命文艺发展的根本指导,这次会议也成为中国文学现代性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不但为当时解放区文艺走出困境指明了方向,促成了大批作家创作转型和文学新形式的产生,同时它也可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阶段划分的重要节点。

关键词: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现代中国文学;创作转型;文学史分期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2--03

今天,在我们探讨现代中国文学并且试图把握其发展脉络的时候,往往容易忽视一些重要会议的作用和影响,延安文艺座谈会、第一次文代会以及第四次文代会,甚至可以说前不久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座谈会都是现代中国文学发展阶段的重要历史节点。时至今日,学界对延安时代文学及文艺的研究仍然较为薄弱,究其原因,不少治学者认为,正是因为延安文艺座谈会,延安文学与政治联系过于密切,难以成为一个有“文学价值”的研究对象。然而需要我们关切的并非是研究对象样态距离自己的文艺理念有多远,而是作为历史其价值如何,又是如何影响历史的。我们学界认为“五四文学”“新时期文学”乃至“十七年文学”是现代中国文学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那么也就没有理由不重视延安文学。延安文学就像一个转接点或是中转站,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与下半叶中国文学进行衔接与整合的重要阶段,是现代中国文学的重要转型期,没有延安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就会出现一个无法解释和弥补的断层和空缺。而作为催生延安文学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其历史作用与文学史地位由此也就可见一斑。

一、座谈会“谈”了什么

延安文艺座谈会于1942年5月在延安杨家岭中共中央办公厅楼召开,期间分别在5月2日、16日及23日进行讨论会,与会人员都是边区或延安文艺工作者和鲁迅艺术文学院师生。那么,座谈会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在怎样的语境中召开的呢?这是因为这一时期延安文艺界乃至整个解放区文艺界都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首先,是所谓‘暴露黑暗问题……其次,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倾向……第三,是学习马列主义与文艺创作的关系问题……第四,是‘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表现……第五,是文艺工作者的团结问题。” 1尽管这些问题当时并未构成文艺界的主流,但是却是不利于抗战和革命事业,同时也阻碍了文艺自身的发展。在决定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前,毛泽东就曾邀请多位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就当时解放区文艺界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过意见交流。“为什么要有文艺座谈会?毛主席找我去,说了两句话,非常之重要,从这个话才能理解延安文艺座谈会。他说边区的经济问题我们解决了,现在我们可以腾出手来解决文艺界的问题。”2著名作家刘白羽这样回忆他与毛主席的交谈。而作为抗战前夕第一个从大城市到达陕北苏区的名作家,丁玲受到毛主席极高的赞赏,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毛泽东同志也多次与她交换了文艺批评等问题的意见:“召开这次会议,也可以说是由一篇文章就算是由《‘三八节有感》而引发的吧,但绝不是仅仅为了某一篇或某几篇文章。座谈会以及毛主席的讲话很明显都是为了正确解决在新形势下革命文艺工作和文艺思潮中出现的基本问题和倾向”。3

1942年5月2日下午,众人期待的座谈会召开了第一次讨论会议。会上,毛泽东同志开宗明义,娓娓道来,他指出,当时解放区文艺界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和学习问题。在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引言部分后,与会的文艺界工作者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激烈的讨论。5月16日召开座谈会的第二次会议,毛主席整天时间都在认真听取与会人员的发言,并不时做着笔记。23日进行了第三次讨论,当日晚饭后,毛主席就三次会议以来大家的讨论进行了总结讲话,“前两次是我出题目,大家做文章。今天是考我一考,大家出题目,要我做文章,题目就叫‘结论”4,也即后来的《讲话》中最重要和精髓的部分——《结论》。那么,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这次座谈会以及它的会议文件——《讲话》谈了什么,又是如何指导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一、文艺服务对象的问题:自古以来文艺必将属于一个阶级,因为文艺创作者本身就属于一定的阶级,有一定的政治立场。中共需要的新中国新文化,应该是与无产阶级大众站在一起的文艺创作,毛泽东在讲话中强调:“真正人民大众的东西一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文艺就应该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讲话》指出明确其中“人民大众”的概念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是工人。第二是农民,第三是作为革命战争主力的武装起来的工农军,第四是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5文章还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原则性的问题。”6脱离这个原则,脱离这个根本去搞创作,就脱离了最深广的现实社会基础,文学艺术和意识形态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在每个时代都是为人们所需要的,但是我们需要的是以最广大的现实为基础的意识形态和文学艺术。文艺工作者只有热爱群众,深入群众,学习群众,才能挖掘出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和精神需求,才能创作大众化的文艺,从而丰富人民的生活以致寓教于乐,团结群众并争取战斗最后的胜利。文艺为什么人服务,是一个立场问题,也是一个根本问题。座谈会上提出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首先要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在抗战时期为统一思想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建国后这一思想仍被继续作为文艺建设的标尺。

二、文艺如何服务的问题: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接下来就得解决如何去服务的问题。简单来说,主要是怎么处理文艺作品普及和提高的问题。文艺既然是为工农兵,那么,它的普及和提高也一定是要围绕工农兵来进行。毛泽东在座谈会上指出:“所谓普及,也就是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也就是从工农兵提高。”而要达到这个要求,“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一定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地移过来,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7任何成熟的文艺创作者,都应该到群众中去,去真切地体验生活、认真地感受生活,才有可能进入最佳的创作状态。因此,直到今天这仍是指导文艺创作不变的真理,新时代的新文学,所有文艺工作者都应该从群众中吸取养料,否则其作品必成空中楼阁,不切实际。

三、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界统一战线问题:文艺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阶级性,这是其不争的社会性质,否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政治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位置,这显然不是正确的。政治因素的参与不会危害文艺的审美性,它们是辩证统一的。《讲话》从审美价值、功利标准以及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等方面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对于文艺统一战线问题毛泽东同志表示有三个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其一是以抗日为根本目的;其二在民心上需要团结起来;其三则是在文艺方法和艺术作风问题上团结起来,主张现实主义。离开这三个问题的其中一个,都将削弱文艺界统一战线的力量,不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大众进行革命抗争。

四、文艺批评标准的问题:毛泽东在《讲话》中说,文艺批评依然应该是文艺界最主要的斗争方法,但文艺批评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即艺术标准和政治标准并存。“政治标准来说,一切有利于抗日和团结的,一切利于群众同心同德的促成进步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反之则为坏,这里说的好坏不但要看动机(主观愿望),还要看效果(社会实践)。”8我们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者,应该以辩证的手法对文艺作品进行评判;而以文艺的标准批判时,将允许也必须允许文学艺术以各种形式和方式自由发展,应按照艺术科学的标准给予正确评判,不断发展和提高文艺水平,从而丰富工农大众的精神需求。

此外在《结论》中,毛泽东还谈到了党内思想整顿的问题,并且集中批评了解放区文艺界当时存在的几种错误认识,从而为贯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方向扫清了思想障碍。

二、 也谈座谈会以后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及1943年《讲话》发表后,解放区文艺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习文艺座谈会和《讲话》精神的风潮。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走进现实社会生活,文学作品在主题题材、人物形象及语言艺术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中国文学也真正突破了知识分子的框架,融入工农兵,也是从此时起,新文学才得以真正意义上深入农村,把新文学革命的成果普及到社会最底层。从这层意义上看,这是“五四”新思想启蒙的一个拓展,也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弱点的克服,此后,新文学对作为中国现代社会生活中尖锐问题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才予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和充分的观照。从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后延安解放区的文学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来看,其在现代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

一、延安文学体制的建立:延安文学是指以延安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解放区根据地在上世纪30-40年代所衍生出现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理清了当时解放区文艺界思想的混乱,为文学艺术创作指明了在特定历史时期内正确的方向,同时也促成了延安文学体制的建立与规范。延安文学体制“通过对作家的创作和发表进行规范、监督和评判,使作家成为了遵照文学体制要求进行创作的主体。”9正因如此,延安文学体制也就有着它不可避免的局限:它要求文艺工作者站在工农兵的立场赞颂工农兵,坚持文艺民族化、大众化,坚持工农兵创作方向。作家们的这时期创作大都开始转型,深入工农兵中间去,与工农兵交朋友,进而抒写他们真实的生活。而这种生命经验与作家们的思想文化背景构成以及文艺的本质属性就必然会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在强调文艺为革命和政治服务的同时,由于有时作家们对于政治的理解过于狭隘、机械,对文艺基本特征认识不够充分,不敢大胆揭露社会真实的矛盾,导致现实性不足,这时期的部分作品甚至还有粉饰生活的情况,文学多样化和作家个性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束缚和绑架。

二、解放区作家创作的集体转型:座谈会后,在活跃在解放区的作家群体可以归类为三种,但他们的创作面貌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了一些变化。

30年代的青年作家,他们在20、 30年代就已经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是第一种类型作家群。座谈会召开及《讲话》发表后,他们都深入工农兵的真实生活,有些在创作上实现了新的突破。而这类作家的创作又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拥护、积极参与文学体制的建立,创作积极适应新的文学体制,作品变化较大,例如何其芳、艾青等,虽然创作转型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取得了相当好的创作成果,但是其作品总体的艺术价值还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第二种是拥护、积极参与文学体制的建立,创作只是作了局部的调整,例如丁玲,“五四”时期以《莎菲女士日记》轰动文坛,随后又有多部作品问世,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她积极投身河北地区土改,创作了长篇《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作品满腔热忱地描述了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新生活、新精神。此时丁玲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其现实主义创作走向了成熟。此外周立波、刘白羽等的文学创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第三种是与新文学体制保持距离,创作基本没有变化,如王实味等人,经历周折,难有成就。

第二种类型作家群体是农村中的知识青年,他们大都出身农民阶级,只有初高中文化程度,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及《讲话》精神的引导下,他们开始热爱文艺,并逐渐成长为优秀的人民艺术家,例如,赵树理,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文学工作者,长期致力于农村通俗化、大众化的文学创作,并且积极宣传,他的创作,总是蕴含着十分热忱、迫切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常常以一个现实革命的观察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关注实际的革命斗争中出现的种种社会现象和矛盾,并且努力挖掘广大劳动人民特别是广大中国普通农民身上所蕴藏着的英雄品格以及以人性最朴实的真善美。所以,他的作品总是具有某种泥土般朴实、凝重的特征和热情、明朗的风格。

工农兵作家是第三种类型作家群,他们是从社会最底层的工农大众之中直接成长起来的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是第一批工农作家,如,马峰、西戎等人,都出身农村,年纪轻轻就参加了八路军,后又到延安鲁艺文艺干部训练班学习、到报社学文化,当编辑,边学习边写作,创作了《吕梁英雄传》等优秀作品。

三、新文学形式的生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延安文艺工作者为了贴近广大群众的需要,大量采用民间文艺形式,解放区的创作在充分吸收和改造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新的文体:新评书体小说——其中成就最大的就是赵树理的文学创作;新章回体小说——《吕梁英雄传》和《新儿女英雄传》影响巨大;民歌体叙事诗——这种新歌谣是在民间传统歌谣形式的基础上,加上抗日救国和革命的内容,歌颂革命、革命政党、领袖和军队,就成为新歌谣的基本主题;新歌剧——以《白毛女》为代表的新歌剧的改革,带来了敌后根据地的一系列文艺的变化,首次促进了话剧的民族化,也促进了秦腔、京剧等传统戏剧的改变。与此同时,新文学艺术的创作中也真正出现了人民群众的身影。在座谈会召开后的解放区,群众性戏剧创作和诗歌创作可谓高潮迭起,一大批民间艺术家涌现了出来。民间艺术家和群众性文学艺术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得如此深远,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三、现代中国文学史分期节点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从总体创作方向上来看,完全可以把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作为中国新文学分期的节点。而谈及将文学会议作为现代中国文学史历史分期的界标就不能不提及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从某种意义来说,“这部文学史著作奠定了将文学会议作为文学发展的历史转折的理论基础,其文学史观念、核心观点和方法论都对文学会议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影响深远。”10王瑶将中国新文学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1919年到1927年,相当于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里所分的第一第二两时期”;“第二时期是1927年到1937年的十年,相当于《新民主主义论》里的第三时期”;“第三时期是1937年到1942年的五年,即从抗战开始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抗战期间前五年的文学”;“第四时期是1942年到1949年的七年,即自《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的时期。”11以王瑶确立的这种将延安文艺座谈会作为现代中国文学史中一个独立阶段的分期标志的分期方式和分期标准,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一直是编撰现代文学史的一种基本构架和准则,即使个别版本的文学史著作或教材的编写略有变动,但总体上是万变不离其宗。

而文学会议作为文学史分期界标的历史功能开始被逐渐淡化,则是进入上世纪文80年代中后期了,文学的审美性原则以及文学形式的功能日益受到重视。尤其自1987年《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出版提出将现代中国文学分为三个十年以来,这种现代文学分期为学界更多学者认同,杨义在编写《中国现代小说史》时采取的就是三个“十年”的结构与体例,在讨论“第三个十年”的小说发展的阶段性时,他强调“文学史的分期是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政治史的分期的”。12 过度强调作为文学史发展进程中界标的文学会议的意义,不可否认的存在政治标准优先的倾向的潜在风险,从而导致我们忽略文学发展进程中那些被政治标准和意识形态束缚甚至是掩盖了的文学本质的追求,以机械单一的标准来审视文学发展,漠视其丰富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倘若刻意淡化重要的文学会议对文学史发展进程的历史影响,甚至完全忽略政治对文学的引导作用,选择无视重要的文学会议以及文学中的政治元素,从某种意义来说又是一种逃避,是对文学本身的历史状态的选择性粉饰和改写。正因此我们更应该正视、直面文学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秉持着批判性的思维来考察处于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地理清两者的关系,客观地看待与评价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分期节点的这次文艺座谈会。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随着作家们的创作的转型,为新文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人物题材、抒写主题和新颖独特的艺术形式,新中国文学的雏形在此时期也得以孕育,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新文学在反映社会真实生活上的局限,开拓了文学发展的新局面。纵观现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在我国现代思想史和文艺史上,延安文艺座谈会不可谓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座谈会的召开,引发了了继“五四”后又一场意义深刻的新文学革命,为现代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道路和丰富的可能。

注释:

[1]胡乔木.《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回想延安·1942》,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第317-318页.

[2]刘白羽.《决定我一生的是深入火热的斗争》.《回想延安·1942》,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第62页.

[3]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回想延安·1942》,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第358页.

[4]杜忠明.《延安文艺座谈会纪实》,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第41页.

[5]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1975.第13页.

[6]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1975.第15页.

[7]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1975.第15页.

[8]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1975.第30页.

[9]陈建华.《延安文学体制与作家的创作转向》,西南师范大学,2004

[10]黄发有.《文学会议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分期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8).

[11]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新文艺出版社,1954.第16-19页.

[1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猜你喜欢
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
读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天津音乐学院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专题研讨会专家发言
与时代同行 为人民服务——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与人民同行 为时代放歌——天津音乐学院举办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专题研讨会
郭沫若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题诗
“注水”讲话
Priceless Gifts You Can Give Track 2
国旗下的讲话
学讲话 抓落实 快发展
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