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君军
[中图分类号]:I2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5--01
我把两个大相径庭的事务捏在了一起,绝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在多年的创作生活和书本学习及实践碰撞中有了诸多的感叹与思考,借形成文字的机会总结,已砖示人。
一、一个地方的舞台应靠精品而鸣
从事戏剧创作事业也是一晃十年,这十年中从中戏的黑匣子学生演出到北京舞台的人艺、中青的大牌演员的大制作到只有一场两场的北漂一族的实验性的演出,再到赵本山一年一年奉献给全国人民的小品,赵本山由小品日渐扩大影响,渐成品牌的二人转,看过太多的成功与失败,感触颇深的是“打造”。这一点我们从赵本山而小品而东北的小品演员而东北而铁岭而乡村爱情而二人转这么一条发展轨迹,将二人转这个非常地方的绝对民间的艺术形式推向全国,“打造”一词功不可没。作为一个偏安于北方,文化积淀并不深厚,历史并不悠久,在今天的现实竞争中也看不到任何优势的中小城市,推出自己,发出自己的呐喊并让人们记忆它,让文化史艺术史书写的过程中不得不提上一笔,绕也绕不过去,这肯定是一个挑战,但不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我们现实经验中有二人转。
我们历史辉煌中有评书艺术。
我们今天的行动应该一目了然。
选择一种形式,选择一个切时代的内容,——哪怕就是在理想主义湮灭,拜金主义甚嚣尘上之时的《切·格瓦拉》——选择一些适合的参与者,不惜代价、力量地去打造。当我们推出这个用心血与财力打造出来的,我们命之为精品的东西,我们可以相信,金子与光是有关系的,并且是一种可实现的关系。
这里不得不赘上一笔。《切·格瓦拉》在作者写作之初,演员们搬上舞台之时,没有人料到它会演出这么多场,具有那么多粉丝的拥趸。演到后来,主演已经无法承受每一场“成为”格瓦拉的生活以及每一次做为格瓦拉死去。他说:“格瓦拉仅仅死了一回,我却死了几百回,受不了了。”
没有人预言格瓦拉是今天人们的时髦,可恰恰就是这份光芒照耀了今人的生存,成为人们的追随。
从《切·格瓦拉》我们可以受到选材上的一些启发。
二、属于你的市场是建立起来的。
酒香也怕巷子深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它经济迅速崛起,在世界政治格局中日益举足轻重的今天,艺术市场也是片片汪洋。汪洋中浪花叠起,永不止息。如果设法成为其中的一朵,对一个需要考虑生存的剧团来说,就完成生计方面的追求了。
常常在各种会议上听到艺术从业人员的抱怨:没有市场啦,观众被电视机锁在客厅的沙发上啦……将一切归罪于现实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二人转原先的市场是田间地头冬闲时,现在它成为了一个品牌,甚至是旅游项目之一。
《切·格瓦拉》没有问世之前没有人知道市场在吗?可市场散在汪洋之中,切的理想之气迅速凝聚了,形成了市场。市场不会形成在作品之前,市场不会等在那里,如果艺术作品不以自己的力量去建立其市场,那就永远会在汪洋中沉没。
精品真的出现了,走向市场,也许稍有动荡,给市场一个认知的空隙,那么市场会迅速发生震荡,重组,形成它自己新的格局,分一大杯羹给那些勇敢的冲浪人。
三、一味迎合观众即是艺术的悲哀,也注定其失败的命运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观众就是市场,市场是由一批观众的拥趸而构成的。也许可以说锁定受众群会使我们更容易把握市场,这样就比说只要金子就会发光的真理大话更解决实际困惑。
二人转因其特定歌吟内容而有了固定的受众,于是形成了市场且份额不断扩大,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初期打拼,成为了招牌之一,特色一种。
《切·格瓦拉》的受众群与二人转的肯定不同。那是一群充满理想主义的又有志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社会精英与准精英。
精品在它打造之初,应该定好你所覆盖的受众,然后一经诞生,自然就有这批爱众前来拥趸,由他们将影响四散开去,观众增加,“培养”才得以实现。
关于培养观众,精品出世前的媒体宣传,也至关重要。这一点应该向香港的电影人,以及这些年国内生产贺岁大片的商业电影学习。早早地给市场一些暗示,逐渐地培养期待,一经出世,就不会那么突兀了,就成为了对期待的一种满足,就如渠成水到一般自如。
相信艺术精品永远是人类灵魂的必需品,市场与观众永远存在,市场与观众常常是等待到心灵焦灼。问题是我们艺术工作者有没有才气,我们的演出团体有没有财力,有没有投肉身于熔炉来打造这一剑的莫邪勇气,将精品呈现出来?
在路上才有权力探讨方向,行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