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汉语宾语成分对比研究

2015-05-09 12:59雷云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5期
关键词:哈萨克语对比宾语

本文系伊犁师范学院2014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最终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YSY006。

摘 要:本文就哈汉两种语言的宾语成分展开对比分析,主要从构成成分、句中位置、类型差异和双宾语等方面比较二者的不同。通过对比研究,引发了笔者对宾语的再观察,即对谓宾关系、宾语构成词语类型、形式规约、谓宾成分语义和交际语用的认知。

关键词:哈萨克语;汉语;宾语;对比

作者简介:雷云(1988-),女,汉族,伊犁师范学院中国语言学院2012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5--02

一、引言

宾语是多年来被语言学界所关注的一个句法成分,宾语对比研究更是一个具有深究意义和发展价值的课题。本文以哈萨克语和汉语的宾语为考察对象,从句法学角度出发,主要比较二者的构成成分、句中位置、类型差异和双宾语等方面的异同。以哈、汉语宾语为研究对象讨论语言的普适性和典型性,可以更加深入地发现两种语言的类型学特征,促进语言类型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有助于语言学习者对汉语和哈萨克语的掌握和运用,从而使翻译实践的能力得到提升。

二、哈汉语宾语概述

2.1定义

耿世民先生在《现代哈萨克语语法》一书中讲到,宾语是动词谓语所支配或涉及的对象,是受动词支配的成分。例如:

Ol muzijkɑ t??dɑp d?ɑt?r.

他在听音乐。

Men ɑljɑ?ɑ bul bɑjqɑwd?? mɑ??zd? m?nin tɑn?st?rd?m.

我给阿丽娅介绍了这个发现的重大意义。

上述例句中的muzijkɑ、ɑljɑ表示事物和人的名称,是动词谓语 t??dɑw、tɑn?st?r?w所支配或关涉的对象,同时也是对谓语动词意义的补充,它们在句子里充当宾语成分。

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一书对宾语中是这样定义的:“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例如:

我吃过饭了。

“吃”表示行为动作,是谓语动词,“饭”是动作所支配的对象,因此是宾语。

他们在挖坑。

“坑”在行为动作发生之前并不存在,而是“挖”这一动作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在句子中充当宾语成分。

2.2哈汉语宾语构成成分

2.2.1哈萨克语宾语须为名词性成分

哈萨克语的宾语构成材料必须由名词性词语来充当。即使谓词性词或词组可以充当句子的宾语成分,也必须在变为动名词或动名词词组后方可。例如:

Men kitɑp oq?p d?ɑt?rm?n.(名词)

我在读书。

Ol meni doχt?rχana?a ?etkizip qojaj?n.(代词)

他送我去医院。

2.2.2汉语宾语的成分具有多样性

汉语宾语的构成成分复杂多样,名词性成分抑或谓词性成分都可以。名词性宾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等。例如:

你终于露出了笑脸。(名词)

我大的应该让着小的。(“的”字短语)

这间房有八十平方米。(数量短语)

谓词性宾语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含主谓短语)。它们充当宾语有一定条件,即只能出现在带谓词性词语的动语之后。例如:

弱者不应该受到歧视。(动词)

他爱清静。(形容词)

致使汉语宾语的构成成分如此丰富,主要是因为汉语词类基本上没有词形态变化,一个词在句中究竟作什么成分,主要取决于语序和语义。它不像哈萨克语是通过词尾的变化来实现的,因而哈萨克语中词类大多分工明确,做宾语的都须具有“名词性”。

三、哈汉语宾语类型

3.1 哈萨克语宾语类型

目前哈萨克语语法体系中已经被各路专家学者基本认可的分法是按照哈萨克语的语法功能和形态变化,将其宾语分为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

1)直接宾语

表示的人或事物是其后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的直接承受者,即及物动词谓语的直接受事者可称之为直接宾语。其主要标志是带有宾格词尾,有时直接宾语的宾格词尾亦可省略。

Oq?w- ɑ?ɑrt?wd? d?ɑlp?lɑst?r?w

普及教育

Bul kjnoni yjde k?rdim.

我在家看过这部电影。

2)间接宾语

表示动作与行为主体的种种关系,受不及物动词支配并带有向格、从格、助格或与后置词结合的句子成分即为间接宾语。虽然在意念上它不能支配宾语,但是在形式上可以构成宾谓关系。例如:

Biz qɑ?ɑzdɑn ɑjroplɑn ?ɑsɑd?q.

我们用纸做了飞机。

Bɑlɑlɑr q?z?l ??ekejmen ?zderin s?ndendi.

孩子们用红色的饰品装扮自己。

3.2 汉语宾语类型

据黄伯荣、廖承序先生所著的《现代汉语》一书,将宾语和动语的语义关系作为划分依据主要分为受事宾语、施事宾语和中性宾语三种:

1)谓语动词动作支配的对象,叫做受事宾语。如:踢足球、割麦子、吃饭等。

2)表示行为动作的发出者、主动者,可以是人或自然界的事物视为施事宾语。如:

来了几位客人。

天上飘着一朵白云。

3)动词不能支配宾语,但起到了一种将主语和宾语连接起来的作用可称为中性宾语,中性宾语种类较多,如结果宾语:挖地洞、盖房子;处所宾语:住五楼、走大路;工具宾语:吃大碗、聊微信等。

由于汉语中谓语和宾语是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二者紧密相联使得“施事宾语”为现代汉语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宾语。而哈萨克语的宾语表示与主语有同一关系或隶属关系的人或事物,不表示行为、动作的发出者,即“施事宾语”。因此,宾语的类型因哈、汉语划分的依据不同而不同。

四、哈汉语宾语位置与省略

4.1 哈汉语宾语位置

哈萨克语是以句首为主语,句末为谓语的句法结构。常态下宾语处于主语后,谓语动词前,但是当宾语和动词之间插入其它成分或者由于内容表达、修辞及其它方面的特殊需要,会出现移位变化,移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宾语前置于主语前,另一种是后移到谓语后。例如:

On? biz a?a dejmiz.(宾语前置于主语前)

我们叫他哥哥。

Biz oq?p bold?q , ?lɡi kitapt?.(宾语后置)

我们已经看完了,那本书。

汉语宾语一般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但有时由于受句法、语用等因素,也存在宾语前置的现象。例如:

我一个字母也不认识。

那个留学生汉语说得非常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两种移位变化须在语法规则和逻辑语序的制约下方可以实现。还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汉语,还是哈萨克语,句法成分移位的前提条件宾语的位置发生变化只是在语用和句法层面,而在语义层面上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4.2哈汉语宾语的省略

本文所讲的宾语的省略指的是句法成分而非语义内容的省略,它在句子内部是可以还原的,而且还原后的完整式是人们日常习惯表达的。在哈汉语言中,宾语省略的语言现象很普遍,也很相似,它们主要包括承前省略和蒙后省略两种情况:

1.承前省略

承前省略是指在后分句中出现了前分句中全然同一的概念时,可对重复的成分进行省略。例如:

他去开会了,一会儿我也要去(开会)。

Ol d?ijin ɑ?uw?ɑ ketti, ɑzdɑn kejin men de bɑrɑm?n.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要想请教(问题)。

Mu?ɑl?m,mende bir m?sele bɑr,sizden surɑmɑq??m?n.

上述例句中的“开会、问题”都属于承前句而省的现象,这样做可以在表达上做到力求简洁、避免冗长重复。

2.蒙后省略

蒙后省指的是省略的成分不与前文任何成分同指,却与后文句法成分有同指,在后文的叙述中会有进一步交代的省略。例如:

不管我怎么问(他),他就是不开口。

Men qɑn?ɑ suwrɑsɑmdɑ, ol d?umqɑn ɑw?z?n ɑ?pɑj qojd?.

我还没张嘴借(钱),他就把钱给我了。

Men ?li s?jlemej ɑl?p, ol ɑq?ɑn? mɑ?ɑn berdi.

这些例句中的“他、钱”都属于蒙后句而省的语言现象。

五、哈汉语双宾语比较

一般认为,一个动词支配关涉两个对象被视作双宾语。

在哈萨克语中,靠近动词的宾语为近宾语(也可称直接宾语);未靠近动词的宾语为远宾语(也可称间接宾语)。近宾语通常指事物,回答“什么”的问题;远宾语一般指人,回答“谁”的问题。例如:

Sizɡe m?nɑ bir d?um?st? ɑjt?p ketejin?i.

我想托你一件事。

Bɑs?? mɑ?ɑn bir mindetti tɑps?r?p berdi.

领导交给我一项任务。

由于汉哈语属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汉语双宾语句子语序排列上有所不同。汉语的间接宾语是近宾语,直接宾语是远宾语,这与哈萨克语正好相反。另外,汉哈双宾语中远、近宾语所表示的意义相反。汉语近宾语表示是的人,远宾语表示的是物。例如:

询问你一件事。

该句中的“你”和“事”就是动词“询问”所支配的双宾语,并且“你”是近宾语,“事”就是远宾语。再如:

拿了他一本书。

“他”和“书”是句中的近宾语和远宾语,二者之间在意义上有领属关系。

汉语和哈萨克语的双宾语句都是一个较为封闭,且有一定局限的类型,可以带双宾语的动词有给予类、告知类、取得类等。通过对哈汉两种语言的双宾语结构进行对比研究,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掌握哈汉两种语言的宾语成分。

六、哈汉宾语再观察

1.与谓语和宾语的联系有关

确定该成分是否为宾语成分,应当看宾语和谓语的关系。通常所说的宾语是谓语动词涉及的对象,与动语相对。所以在句子中,具有支配能力的动词充当谓语的存在宾语,不具有支配能力的动词充当谓语不存在宾语。在哈萨克语中有这样一个特点,即使用丰富的附加成分表达各种语法意义。基于此,为使语法形式和意义能有机的统一起来,我们认为宾语与谓语动词的关系十分密切,有的成分词虽受动词支配,但不处于动语支配和涉及意义之中的不应将其视为宾语。

2.与宾语构词的类型有关

词类是根据词句法功能、形态特征和意义特征所划分的类别,是词的语法分类。不同词类具有不同特性,且在句子中履行着不同的职能。汉语宾语的成分具有多样性,哈萨克语宾语必须是具有名词性的成分,并且哈萨克词语与句子成分功能具有较强的对应性。就宾语的构词类型而言,它不如汉语那般灵活,可以说它们所具有的客观存在性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是多种因素约束限制使然。因此,对哈萨克语词语和汉语词语词类划分意义重大,与此同时加深这两种语言词语类化的研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3.与形式规约有关

毋庸置疑,确定句子成分首先应考虑的是形式,然后再从形式到内容。这对于哈萨克语这样形态变化较为丰富的语言也不例外。在哈萨克语中,通过语序和附加名词的格形式来体现其宾语形式。宾语可以是客体性有标记成分,亦或是无标记成分。尤其在这种无标记结构中,特指的直接宾语往往可以省略宾格标记形式。但是,当宾语和谓语动词之间插入其它成分或由于内容表达、修辞风格的需要,会将宾语置于动词之后或将主宾语位置互换也或者将宾语前置于主语之前。一般认为这种变式句是有标记的句式。

4.与谓宾成分语义有关

众所周知,语言的句法成分的线性排列不是随意的,它不但受限于形态制约,还要受到语义通达的影响。在汉语中,谓语和宾语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等关系,谓语是支配关涉宾语成分的,宾语是被谓语支配的对象,二者紧密相联。在哈萨克语中,谓语动词和宾语构成宾谓词组,组成句子。从动词和宾语的关系上来看,如果在语义上表示行为、动作支配或关涉的对象、结果,那么动词选择直接宾语;如果在语义上表示涉及的处所,凭借的工具、手段,原因等时,那么动词就选择间接宾语;然而当语义上表示对象时,有些动词选择直接宾语有些动词选择间接宾语,这便应当视具体问题做出分析。

5.与语用交际有关

在逻辑上,哈萨克语句中谓语和宾语组成宾谓结构词组是合理的,因为它符合哈萨克民族语言规则和表达习惯。从语用层面上看,可以知道哈萨克语的语序、词、词组或者句子的使用,在句子以及语段、篇章结构等与语义上的联系十分密切,即一个合理的组件都是一个科学有效的语义集合体。这其中也体现了哈萨克民族如何运用语言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意图,以及哈萨克民族的思维模式、认知心理、文化习惯表现的语用特征。同理,对于汉语而言也是如此。

七、结语

本文从定义、构成成分、句中位置、类型差异和双宾语等方面对哈、汉语宾语作了较为详细的对比和讨论。通过对哈汉两种语言的宾语成分的对比研究,引发了笔者对哈汉宾语的再观察、再思考。宾语成分在哈汉两种语言中存在上述诸多异同,其复杂性和特殊性远非寥寥数言便可讲得明白,期待在日后的学习中加以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商务印书馆,1982.

[2] 黄伯荣、廖承序.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

[3] 耿世民.现代哈萨克语语法[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4] 朱琳.现代汉语宾语位置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 杨廷君.英汉语宾语对比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7).

[6] 成燕燕.哈萨克语动词和宾语的选择关系[J].民族教育研究,1999,(S1).

[7] 张定京.汉语与哈萨克语语序(下)[J].语言与翻译,2005,(1).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委会编.现代哈萨克语[M].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9] 新疆大学.实用哈萨克语语法[M].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

[10] 武金峰.汉哈语言对比研究[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5.

[11] 李玲.哈萨克语直接宾语研究[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哈萨克语对比宾语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宾语从句及练习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哈萨克语附加成分-A
哈萨克语比喻及其文化特征
“v+n+n”结构的哈萨克语短语歧义分析与消解
哈萨克语植物词汇的文化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