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自鸣,与道俱往

2015-05-09 11:34叶理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1期
关键词:禅境山道寒山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青年基金项目“寒山诗歌翻译的译介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SZYQN05。

摘  要: “登陟寒山道”是 唐代诗人寒山在隐居寒山所作的最为优秀的寒岩诗之一,也是在他创作的大量阐发佛理,表现禅境的诗作中写得极为机趣横生的一篇,在对寒山景物的描写中,它表达了万物皆有佛性,只有在静观中冲破现实万象,甚至逻辑思维的束缚,才能寻找到空明本体,明心见性,从而超越人生的一切羁绊,获得永恒自由和解放的深刻禅理。

关键词:寒山之道; 禅; 意境

作者简介:叶理(1975-),女,重庆荣昌人,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从事英美文学与翻译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1-0-02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通。溪长石磊磊,涧阔草濛濛。

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

一、引言

中国唐代诗僧寒山,自号寒山或寒山子,长期在天台山的寒岩隐居, 喜欢在山间石岩上或树木上题写诗词,据传经唐闾丘胤收录,共有300余首。寒山诗在内容方面主要可分为讽世劝俗的世俗诗和描述山林归隐生活的寒岩诗。他将儒,道,佛三大哲学体系熔入诗中,从而使诗作具有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关照。在风格方面,寒山诗并不拘泥于格律,其诗雅俗兼之,但主要采用白描和议论讽喻劝世,借景抒情,多用俚语。因俚俗的风格,寒山诗一直游离于二十世纪前中国正统文学上的边缘地位,并未受到中国精英知识圈层的重视。然而在国外,寒山及寒山诗却颇具盛名。寒山在日本一直是备受推崇的诗人。在上世纪50,60年代, 美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寒山热。寒山诗歌的翻译及研究至今不衰。国外的寒山热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寒山诗所蕴含的内容价值及深远意境得以中国文艺界的重新审视正名。寒山的这首《登陟寒山道》即是寒山在隐居寒山所作的最为优秀的寒岩诗之一,也是在他创作的大量阐发佛理,表现禅境的诗作中写得极为机趣横生的一篇,非常值得学者细读研究。

二、诗之禅境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王昌龄在《诗格》一书中指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1],清代王夫之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2]司空图在诗品种说:“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3]现代学者蒲震元说:“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符号)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他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合。”[4]由此可见,好的诗歌是意、象、情、景的交融,蕴涵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并能触发读者的想象,激起读者的精神共鸣,使读者在移情体验中体悟到诗中深刻的哲理内涵。在诗歌的意境中,阐发佛理的禅境诗是诗歌境界中最为优秀的一类。如:杜甫的“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钱钟书总结了这类禅境诗所表达的深层意境美的特点,在于“现心境于物态之中”,重“理趣,禅趣”,而不作“理语”“禅语”[5]蒲震元也说:“它具有由直觉顿悟造成的对宇宙人生作超距离园融观照的审美取向,即在静观万物中超越社会、自然乃至逻辑思维的束缚,破二执,断二取,由空观达于园觉,明心见性,实现主观心灵为本体的超越,获取一种刹那中见永恒的人生体悟。”[6]

在寒山的300余首诗歌中,最为优秀的仍是他的寒境诗,如“人问寒山道”“杳杳寒山道”“寒山多幽奇”“一向寒山住”“可笑寒山道”等,包括这首“登陟寒山道”,都是诗人在在对寒山景色的描写中以诗寓禅,以禅入诗,以诗心会禅心,以诗境表禅境,缔造出微妙空灵的寒山意境:“吾心似秋月,碧潭深皎洁”的澄澈高洁,“溪长石磊磊/涧阔草濛濛”的山高壑深;“旭日衔青嶂/晴云洗渌潭”的纤尘不染;“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的澄明朗润,无不是禅机玄生、禅境叠出。在此意义上,寒山不仅是人名、地名,更是一种禅的静观顿悟,以心为本,明心见性,从而获得永恒精神解放的禅宗境界。

三、<<登陟寒山道>>的禅境之美

寒山的这首名诗“登陟寒山道”是寒山禅境诗中的代表作,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诗寓禅,以禅入诗,在对登山过程中借寒山景物的描写喻道说法,表达了体悟禅宗佛理的方式,从而使整首诗禅机玄生、禅境叠出。

诗歌的首联正面写登山人从谷底攀登寒山,从谷底眺望希望看到通向山顶的路的尽头,但道路一望无尽,实际映衬寒山的深藏幽邃,寒山道的崎岖艰险。首联中第一句的“登陟寒山道”中的“道”也具有隐藏在普通登山路下的深层宗教含义,即禅宗所宣扬的尘世中人所苦苦寻觅的通往安顿心灵的精神乐园之路。第二句中诗人通过另一选词“寒山路”以示与“寒山道”的区别。据老子《道德经》载:“道可道,非常道”,道,不可言说,道中禅蕴,更是难以止于言筌。“路”非“道”,“路”只是指通往寒山这座山的普通山路。通过“道”和“路”的区分,诗人阐发了诗歌的深层意境:要到达寒山的精神世外桃源,普通的道路或方法是永无尽头。

第二联描述登山人已人入茫茫山林中寻觅小径,但所见却是层峦叠嶂,乱石嶙峋,深沟大涧,溪水悠长回旋,草木云封雾罩,在这荒僻幽静的深山密林之中寻觅小径,岂非难上加难?这两句也可看做是头两句登寒山之难的解释:林深路僻无觅处。同时,由于首联中所阐发的深层含义,这两句中的“溪”“石”“草”“涧”均言外有意,暗指到达极乐世界的各种障碍。

第三联看似描写登山人山穷水尽之时所见的寒山的奇异景象:青苔和松涛似乎都有灵性,青苔润湿却无需借助雨,松涛阵阵却无需借助风;实则是通过奇异山水的描写以禅入诗阐发佛理,诗人希望读者能通过对奇异景观的想象而参禅悟道:禅宗主张万物皆有佛性,恰似“苔滑”“松鸣”都非借助外力,本性使然;人人也有圆满自足、澄澈清明的本心,因而佛就在每人心中,《 菩提心论》 说:照见本心,湛然清净,犹如满月,光遍虚空,无所分别。只是在现实社会中,受到了各种欲望的遮蔽,所以才见不到自己的本心本性。此联指出山中迷途的最深刻原因。

尾联紧接上联,表面写登山人找到“寒山”之道,摆脱了尘世中的一切束缚,在寒山的山顶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坐看云卷云舒。其实也是借山水景物喻道说法:寒山境界就在心中。要寻求心中的佛,必须净心自悟,“净心即去蔽,即破执,即心绝妄念;自悟即一切皆空,无有烦恼。能静能悟,顿时成佛。[7] 只有去除外界的一切欲望,深入本心体悟本性,寻求到如圆月不随外物迁移的本真自我,才能达到清澈明朗的寒山境界。这就是寒山之道。

四、结语

纵观全诗,它始于众人山中寻道,受阻于山中迷途,直至空观山中奇景而至圆融顿悟,山中无道,道在心中,明心见性,远离世俗,返璞归真,从而达至人生最高境界,永获自由与解放。全诗意境空灵玄妙,超然旷达。全诗表达了禅宗的空观本体论,即探寻自己的心灵深处,破执断取从而实现心灵及人生超越的内涵本义,但全诗不作“理语”,只作景语,以景入禅,不落言筌。这正是全诗禅境美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王昌龄.诗格[M]. 转引自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72-173.

[2]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M]. 百度电子书,2015:11.

[3]司空图. 诗品集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16

[4]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1

[5]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 中华书局,1984:547

[6]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84

[7]刘成纪.青山道场[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226.

猜你喜欢
禅境山道寒山
气氛美学视角下王维诗歌英译比较研究
活下来的山道
寒山化育一身诗
Poet’s Peak
当代美国文学中的寒山与寒山诗
书法作品欣赏
山村通了水泥路
读《廓如明圣应相让,心寄空澄天地宽》悟禅学
山道
山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