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穆斯林的葬礼》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发生在北京,以制造玉器为生的回民一家几代,在几十年历史变迁中所经历的兴衰荣辱。本文将以《穆斯林的葬礼》的发生背景为切入点,探析文本中的地理文化因素。对北京这一特殊的地域进行具体的分析、阐释,探讨这一地域作为文本叙事的发生背景,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穆斯林的葬礼》中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北京;文化;地域
作者简介:于贵敏(1989.1.1-),女,籍贯:山西省朔州市,现职务职称: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1-0-01
《穆斯林的葬礼》这部长篇小说,有着极为浓厚的地域色彩。小说的主人公一家虽然都是回族,但由于身处在北京这样一个集政治文化以及各种阶级阶层于一体的大熔炉大染缸中,回族本族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风俗和文化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丧葬所体现出的地域特色。
文本的题目为“穆斯林的葬礼”,文本中,穆斯林的葬礼是小说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贯穿了小说的始末,小说对不同的葬礼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分别是梁亦清,韩子奇的和韩新月的,其中对韩新月和韩亦清葬礼的描写最为详尽也最为感人。穆斯林的葬礼本极具回族特色,很多内容完全不同于汉葬的习俗。北京处于温带季风性气候,这一气候最大的特点就是夏季炎热冬天寒冷,在具体的丧葬仪式上,棺木通常无比厚重。中原地区一向讲究厚葬,这与北京的文化传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然而回民却深受伊斯兰教宗教的影响,认为人无论生死都不需要太过贪婪,只要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便足够了,反映在葬礼上,他们的棺木仅能容身。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北京,北京因其坏境,气候等特点使穆斯林葬礼有一定的改变,在文本中具体包括许多方面。梁亦清的葬礼便充分表现了这一点。
北京特殊的历史背景。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民国时代。北京作为几代王朝尤其是清政府几百年来的都城,封建等级极为严格,鱼龙混杂三教九流,阶层林立,洋人活动频繁,在这样的环境中,弱肉强食几乎是一种必然,崇尚强者鄙视弱者司空见惯绝无惊奇,这就有了文本中残酷的生存竞争。这种竞争几乎贯穿小说的始终,从第一代梁亦清开始,竞争和生存压力就深深笼罩在他的头上,身为一个靠技术谋生的人,梁亦清倾其精力投身于雕刻玉器中,他得到的却微不足道,身为一个玉器艺人,他除了出卖自己的心血和劳动力之外毫无出路,不断受身为商人的蒲绶昌的剥削。安于现实处境、委曲求全,这也正是老北京普通百姓的心态。在梁亦清的身上几乎看不到勇于开拓创新的性格特点。梁亦清在耗尽所有心力死去后,他的家人继续承受来自蒲绶昌的欺压,那段描写真实而残酷,将天子脚下的凉薄世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充分展示了北京城中人与人之间巨大的竞争压力。韩子期的奋斗史同样充满了各种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为了替师傅还债,雪耻家人所受的侮辱,同时也为了摆脱陷入与师父同样身为手工艺者的悲剧,他两年来忍辱负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从对手那里一点一滴学习经营之道,甚至冒着极大的风险,竭力笼络富含商机和巨大机遇的英国商人理查理。他奋斗的每一个脚步都充满了数不清的障碍。而这一切都与他所处的北京城有极大的关系。就是说,他身上背负的重重压力有多一半是这座城市带给他的。
北京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
当时北京身处政治和军事中心,政治动乱贯穿了故事的始终。历数北京城发生的每一个重大政治事件无一例外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工商业改造,十年文革,这一起又一起的政治事件在《穆斯林的葬礼》中都有表现。抗日战争使北京与中华民族的命运同样处于风雨飘摇中,韩子齐的玉器行同样面临巨大危机,最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韩子齐随和他做了半生交易的英国人前往英国,既是为了保全玉器也是为了躲避灾难。这是他的玉器遭受的第一次比较大的劫难。抗日战争的胜利后,中国开始了过渡时期,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使韩子齐从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兼商人变为一个社会主义工厂的工人。为了使他的玉器不被“改造”掉,他将其隐藏在院子里一间相对隐蔽的房子里,每天战战兢兢。这是他的玉器遭受的第二场劫难。之后又过了几年,文化大革命来了,在这摧毁一切的灾难中,韩子齐兢兢业业凭借一生的辛苦和努力收藏了一屋子的玉器,最终,被全部充公,这是韩子齐玉器所遭受的第三次劫难。可以说,玉器遭受的每一次磨难都深深烙上了北京当时的政治环境因素。
玉器市场在北京。
北京之所以会有玉器市场,同样与其特殊的地域文化密不可分。北京因清政府的统治,出现了一批八旗子弟,这些八旗子弟凭借着优越的地位和特权,无需像普通百姓那样靠艰辛地劳动来获取生活必需,这就养成了一部分人的赏玩心理,这也是玉器这类艺术品在北京拥有广大市场的原因,除了这些八旗子弟之外,还有大量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包括官和商这些富裕阶层。此外,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国家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北京也逐渐成了一个有各类洋人出入的地方,这些洋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对中国古老的艺术和工艺水准惊叹不已,充满了强烈的占有欲,往往不惜重金购置艺术真品。在小说中,理查德,他的就有着多重的身份,首先,他是中华文化的爱好和欣赏者,对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艳羡不已,同时,他又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商人,他懂的怎样运营玉器这类商品,如何使其价值倍增或如何过得最高的利润,甚至如何与玉器制造者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来实现利息最大化。
总之,北京是一座极具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城市,而以此为背景的故事同样显示了这些特色。
参考文献:
[1]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
[2] 杨淑玲、李文治.回族的习俗[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10
[3] 李恒.从《穆斯林的葬礼》看回民的葬俗及其文化内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