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河男孩》中杰西的成长历程

2015-05-09 19:08潘樱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4期
关键词:死亡

潘樱

摘要:《小河男孩》是英国小说家蒂姆·鲍勒1997年获得卡内基文学奖的一部作品。小说描述的是15岁的小女孩杰西面对重病的爷爷是如何一步步说服自己接受爷爷的死亡,从而实现了自身的成长,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青少年成长小说。作者运用意识流写法和象征手法,用如幻如梦般的笔触,教会了青少年生命的真谛,体味了不同的人生。

关键词:小河男孩;死亡;青少年成长小说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4-086-02

蒂姆·鲍勒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于1953年出生于英格兰东南沿海的一个小镇。鲍勒从事过林业、教育、翻译等工作,但最终成为一名自由作家和译者。他从五岁便开始写作,《小河男孩》是他创造的第三本小说,并于1997年获得卡内基文学奖。小说描述的是15岁的小女孩杰西而对重病的爷爷是如何一步步说服自己接受爷爷的死亡,从而实现了自身的成长,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青少年成长小说。该小说虽以平淡无华的散文笔调书写,但整本书宛如诗篇,感人至深。

一.《小河男孩》是一部青少年成长小说

青少年通常指的是12岁至20岁之间的孩子,这个阶段是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和精神方而都有特殊的需求。成长一词在人类学中被解释为:青少年经历生活的一系列磨炼和考验之后,获得了独立应对社会和生活的知识、能力和信心,从而进入人生一个新的阶段。马科斯认为:“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来的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存,这种转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指引到一个真实而又复杂的成人世界。”换句话说,成长小说是以描述人物成长过程为主题的小说。上个世纪初,西方文学界开始出现较多相关作品,这些作品大部分是创设和青少年相似成长经历的文学情境,描述主人公自立自强的精神,题材比较广泛,内容丰富,格调健康,品味出众,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更好地健康成长。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大人总是竭尽全力地保护孩子们纯净的心灵世界,尽量避而不谈生命和死亡的话题,文学家们总是用自立自强和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鼓励青少年健康成长。然而在这个阶段,勇敢而对死亡,尤其是面对亲人的死亡是青少年必须学会的一件事情,虽然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非常困难,非常痛苦,他们会投入大量的情感,会受到心灵的撞击,会在困惑迷茫中思考,进行自我调整,了解生命的真谛,最终坦然接受死亡。《小河男孩》就是描述这种生命形式的青少年成长小说。它描述了青少年如何在成长过程中第一次真正而对亲属的死亡这样一种生命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要竭尽全力超越生命的瓶颈,领悟到生命的真正意义,从而平静地而对死亡,获得进一步的成长。同时,青少年得到了对于世界的新认识,以及用新的自身认识和结构去顺应世界,从而经历到人生的一个又一个成长阶段,一步步成长起来。

二.《小河男孩》的故事梗概

15岁的主人公小女孩杰西喜欢游泳,深爱她的爷爷经常陪她去。当知道爷爷重病时口不多时,面对爷爷的痛苦、衰弱和逐渐临近死亡,杰西不知道如何是好,不知道如何帮助爷爷减轻痛苦,想到爷爷健康时一直是充满活力、能量与热情,而且永不服老的样子,现在却由于生病很虚弱,心理上极其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她努力想把最害怕的念头赶场脑海。只能陪伴爷爷来到他的故乡去完成他的心愿:画一幅《小河男孩》的作品。杰西没有在爷爷的画里找到小河男孩,却在神秘的河边遇到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时随时现地出现在杰西的视线里,尤其是爷爷病危时,小河男孩更加頻繁地与他交流,鼓励杰西代替爷爷的于完成了爷爷最后一幅作品。小河男孩带领杰西俯瞰爷爷家乡的整条河流,就像俯瞰生命的全景。他带领杰西一起游向了大海的深处,用这种方式陪伴爷爷走完了生命最后的旅程。杰西明白了生命的真谛,平静地接受了爷爷的死亡,并把爷爷的骨灰进行了河葬,自身获得了成长。小河男孩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作者虚构的一个形象,是小说中最大的一个象征意象,我们可以把他看做是爷爷的化身,他在杰西迷惑、不知所措时,教会杰西应该如何而对亲人的死亡。整部小说运用了意识流写法和象征意象,描写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迷茫和不适,并用如梦如幻般的语言教会了主人公生命的真谛,帮助主人公进一步成长。

三.杰西的成长历程

作者在《小河男孩》中运用意识流写法和象征于法,塑造了虚幻的小河男孩的形象,他是爷爷的化身,带领杰西一步一步勇敢接受爷爷的死亡,开始新的生活,领悟了生命的真谛,获得了自己进一步的成长。杰西的成长经历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杰西面对爷爷的病情,不愿意接受现实。

小说开头描述爷爷去看杰西游泳的场景,游泳池里人非常多,爷爷看杰西游泳不到二十分钟就会觉得很无聊,但是“他总爱来看她游泳”,“他是一个既顽固又骄傲的老家伙,总是说没事,一切都很好。”(03)在妈妈眼里,杰西是爷爷的灵感之源,爷爷是在杰西出生之后,才在绘画中找到了自我,仿佛有一种魔力激发爷爷。可见杰西对爷爷是如此的了解,他们俩的关系非常亲密,为杰西不能接受爷爷病重的现实做了铺垫。

在杰西眼里,“爷爷一直是充满了活力、能量与热情,而且用不服老的。”(09)爷爷病重后,杰西陪爷爷回到了他的故乡,“仰慕他的力量,疼惜他的伤痛,但却很难想到爷爷会死去。”(24)看到爷爷虚弱的样子,总是让杰西百感交集,她不愿意想象,不愿意接受爷爷即将离去的事实。爷爷看到了杰西的迷茫,也在试图劝说杰西:“任何事都会改变,杰西,任何事都会,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抵抗也是白费力气,我们只能接受它。”(26)可是杰西不愿意想到改变,她也不要它们立刻就改变,也许要等到她感觉对了,准备好能够接受了。而对深爱她的爷爷病重,杰西非常困惑,他不愿意想到爷爷会死,不愿意而对残酷的现实。

第二个阶段:小河男孩的出现带领杰西一步步而对亲人的死亡。

当主人公杰西初游爷爷家乡的小河时,她感觉到“有人就在附近看着她,她可以感觉得到,…‘但视线所及处却不见半个人影。”(33)当爷爷虚弱地无法拿笔完成他的画作时,杰西再一次游览河景,因为爷爷告诉她山顶某处便是河的源头,她觉得有必要去思考事物的起源。当她准备离开时,她感觉到“有人就在这附近,距离她非常近。”(60)她看到了”一个男孩的身影映着天幕,虽然他的个子很高,但在背光下,很难分辨出他的轮廓,他似乎只穿了条黑色短裤。“(61)小河男孩若隐若现,杰西还向艾尔福(爷爷儿时的同伴)求证小河男孩的存在,小河男孩对杰西来说充满了神秘感。在夜里,她又看见他了,她不敢告诉父母,因为他们不会相信小河男孩的存在。在第十章,爷爷作画不想让杰西打扰他时,他让杰西去游泳。杰西在跳水时,听到附近响起水花的声音,她突然看到小河男孩破水而出,第一次比较清晰地看到小河男孩的形象,但也只是看到了一头黑色的乱发和一条黑色的短裤,看到小河男孩用各種姿势在畅游,但他很快又消失了。直到第十三章中,杰西和小河男孩才进行了初次对话,杰西把自己内心的痛苦向小河男孩倾诉。小河男孩鼓励她去做爷爷的于,帮助爷爷完成他的遗愿:完成小河男孩这幅作品。杰西承认如果爷爷能完成心愿后再去世,自己就不会那么难过了。小河男孩还邀请杰西在小河的源头见面,他带领杰西看到了生命的全貌,并告诉杰西“河流在这里诞生,它会一直奔向命中注定的远方,无论在旅途中遇到什么样的磨难,最终都会有一个美丽的结束。”(139)即使它已抵达了终点,也不说明就此结束了,而是意味着它将在此开始重生。虽然杰西不是很懂,但心情开朗了些,如乌云问露出丝丝晴朗。小河男孩还邀请杰西和他一起游向大海,杰西一边游,一边想着爷爷,虽然很吃力,很辛苦,但她觉得小河男孩的出现似乎隐喻了爷爷漫长的人生历程,让她觉得只要能追上小河男孩,就能挽留住爷爷的生命似的,爷爷给了她力量,她克服了身体上的疲劳和精神上的涣散,终于游到了大海。当白昼即将结束,杰西知道她的旅程也己结束,她游到了生命的终点,也以这种方式陪伴爷爷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旅程。

第三个阶段:坦然接受,给爷爷河葬。

杰西抱着爷爷的骨灰罐,决心将爷爷的骨灰河葬。她开始明白小河男孩告诉她的话:“即使河流抵达了终点,却在那里又开始了重生。”(173)她把爷爷的骨灰撒向大海后,望着它们漂流而去,她意识到爷爷的生命已经不再可以依附,不再能够挽留,但是爷爷的精神将永远陪伴杰西。“生活将继续下去,无需痛苦,悲伤会逐渐淡去。”(173)杰西把爷爷的骨灰罐也扔进水里,接着自己一跃而下,杰西终于接受了爷爷去世的现实,也明白了生命的真谛。

四.结语

《小河男孩》是一部青少年成长小说。作者蒂姆·鲍勒运用意识流和象征于法,向青少年展示了一幅美丽壮观的生命长河,指引着迷茫的孩子们而对亲人的死亡时,能够渐渐领悟生命的意义,坦然接受痛苦的现实,并激励他们一步步成长。书中如梦如诗般的笔触,将在青少年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猜你喜欢
死亡
浅析《在细雨中呼喊》中的死亡状态
黑暗的艺术
永恒,美与悲剧之源
红十字骑士的死亡与再生
里尔克《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中第九首的死亡思想分析
论奥尼尔剧作《榆树下的欲望》的死亡主题
青春电影中的“死亡”母题解读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