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与不摆

2015-05-09 04:59:25张帆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期
关键词:布勒决定性摄影记者

张帆

摘  要:在传统报道摄影理论中,法国摄影家卡蒂埃—布勒松所提出并在其作品中付诸实践的“决定性瞬间”始终主导着摄影记者们的工作思维。按照老布的观点:一切事件进行过程中,都会恰好有一个瞬间,所有元素(人、地、物)均各得其所,并同时展现出特定内涵和意义。这一瞬间出现时,摄影者必须抓住它。

关键词:摄影理论;工作思维

[中图分类号]:J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3--01

在传统报道摄影理论中,法国摄影家卡蒂埃—布勒松所提出并在其作品中付诸实践的“决定性瞬间”始终主导着摄影记者们的工作思维。按照老布的观点:一切事件进行过程中,都会恰好有一个瞬间,所有元素(人、地、物)均各得其所,并同时展现出特定内涵和意义。这一瞬间出现时,摄影者必须抓住它。

当代报道摄影实践中,不断有人试图颠覆布勒松这套被奉为经典的摄影美学理论。美国著名摄影师罗伯特·弗兰克就曾对“决定性瞬间”理论提出了质疑。他曾在访谈中说:“我不希望捕捉‘决定性的瞬间,世界在飞快地转世界也不是完美的。”20世纪50年代的歐美摄影领域,一些善于独立思考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摄影师和记者就已经开始独辟蹊径,一反“决定性瞬间”的创作方式,通过极其随意的眼光观察这个平凡的世界,以表面上看去不经意的一瞥融入摄影家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对于中国的新闻摄影界来说,20世纪50-80年代那个西方摄影实践浪潮风起云涌的阶段,我们仍然秉承“摄影为政治服务”的指导思想,甚至整个新闻界,都在为宣传领袖思想服务。而后,我们从苏联美术教学体系中引进了视觉传达的课程,直接移植了老布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半生不熟地套用在报纸摄影供图的工作实践当中,又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宣传摄影”遗风,造就了自改革开放初期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风行20余年的,片面追求“高大全”、超广角、视觉冲击力等等的“伪决定性瞬间”报纸图片风格。而今,不少当年风风火火的摄影记者回顾自己的拍摄经历、翻看当年留下的照片,每每扼腕长叹,惋惜那些永不重现的现场,却仅仅留下了这些如今看来空洞、宏大或者甜美、虚无,缺乏内在张力与文献价值的遗憾之作。

现在探讨摄影记者究竟应该在什么时候按下快门,必须有一个图片最终用途,刊发媒体性质的交代作为判断的前提。落实到拍摄采访的现场,又有一个“摆”与“不摆”的问题。

是否摆拍、能否摆拍在新闻摄影界已经争论得旷日持久。有过一线采访拍摄经历的人都知道,在许多采访现场,绝对不摆拍是拍不出照片的。那些敢公然宣称自己从来不摆的,要么是入行不久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要么就是那种在别人摆拍的时候借光儿“抓拍”的“无耻之徒”。

国内某位现身居高位的摄影界意见领袖愿意用“诱导”来代替“摆拍”的说法。如果条件允许,这位至今仍不时出手拍照的高级记者在工作现场也会不断地和被摄对象“沟通”,通过适当的语言交流来提高预想画面出现的概率。人民大学新闻摄影教师任悦则提出了以“控制”来取代“摆拍”的主张。她说:“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如突发事件等新闻事件不可控制,新闻事件发生之后,以及一些特写照片可以控制。但控制的总原则是:第一,不违背新闻事实;第二,尊重被摄者。”

对于入行不久的新手来说,另一个容易陷入的误区是混淆了事件的高潮从某种程度上等同于布勒松所说的决定性瞬间与拍摄对象动作的高潮。比如一次再普通不过的新闻发布会,如果摄影记者仅仅能够从现场带回台上几位领导为配合主办方会议流程而按动电钮。瞬间舞台烟火喷射,激光霓虹闪耀,台上台下群情激昂那一瞬间的记录照片;而不是在充分了解该发布会主题,可能发生的新闻重点,去留意捕捉那些可能出现象征性动作或表情的人物状态;那么这样的图片和这样的摄手,就都只能算“还没入门儿”。

参考文献:

[1]李宏.传媒政治研究的几个问题[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66-72.

[2]燕道成.传媒权力的异化及其伦理治理[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06:29-32.

[3]刘娜.传媒的权力——浅论若干西方著名学者关于“权力”的思考[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7,Z1:32-39+209+214.

[4]刘文辉.高等新闻教育盲目扩张之观察[J].兰州学刊,2009,06:151-155.

[5]刘文辉.传媒权力生成——另一种考察视阈[J].北方论丛,2009,04:57-60.

[6]李思屈.传媒文化及其权力现象──“传媒权力”之一[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5:6-11.

[7]赵维.健全管理机制完善职业规范——关于新闻传媒权力的探讨[J].记者摇篮,1998,08:20-21.

[8]田杰.传媒、权力与权利——现代青少年社会问题的媒介背景及防护策略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1999,05:1-7.

[9]李思屈.传媒的“技术权力”与商业广告的“造梦”机制[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03:71-75+96-97.

[10]朱健.是传媒的“权力”还是“权利”?——谈法学视野中的传媒兼与陈先元先生商榷[J].新闻记者,2005,08:63-66.

猜你喜欢
布勒决定性摄影记者
多重映射芽的Gq,k一决定性
超现实主义的反叛与创新——论安德烈·布勒东的《娜嘉》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48
布列松与决定性瞬间
拾梦者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传媒评论(2017年4期)2017-07-10 09:22:56
光滑映射芽的RN - 轨道切空间及RN - 无限决定性
数学杂志(2017年3期)2017-06-15 20:29:14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
新闻传播(2015年4期)2015-07-18 11:11:30
布勒——感恩客户相约世博
饲料博览(2010年8期)2010-04-13 14: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