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魏晋时期被称为是一个自觉的时代,在这个特定的历史社会中,魏晋士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他们发现了自我,并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发现自我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发现了自己的“情”,他们追求自然之情,率真坦直,恣情任性,并以人之真“情”,对抗社会中虚伪之“礼”,“情”成为这一时期新的伦理价值观。
关键词:魏晋;士人;情;自然;礼
作者简介:沈文秀,女,甘肃漳县,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3-0-01
魏晋时期是一个“自觉”的时代,他们发现了自我,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发现自我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发现了自己的“情”,宗白华先生在《〈论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中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1]在《世说新语》中记载:
“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2](《世说新语·伤逝》)
“恒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世说新语·任诞》)
“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曰:‘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所能遣此!”(《世说新语·文学》)
“情之所钟”是魏晋名士的一个特点,“魏晋时期是一个重情任性的时代,是一个思想言论比较解放自由的时代,是一个追求人之本性的时代。”[3]魏晋士人“一网有深情”,“情”不仅成了支配魏晋士人生活的新的伦理价值,也成为人们考虑现实难题的新标准和新立场。
“情”字最早出现于《尚书·康诰》中,指一种真实情况,“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4]春秋时期,除了表达客观事实之外,也有真心真诚之意,如“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5](《论语·子路第十》)“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6](《左传·庄公十年》)战国时期,“情”出现了情感之意,如《荀子·正名》中:“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乐谓之情。”[7]241“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7]259“情”的内涵在不断地发展与丰富,从事物的客观实情发展延伸到人的内心的情感,魏晋士人对于“情”理解既是对传统思想的继承,也有新的阐释。
从庄子的“圣人无情”到魏晋时期王弼的“圣人有情”,以及阮籍和嵇康提出的“越名教而任自然”,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关。王弼在《论语释疑·泰伯》中提出“夫喜、惧、哀、乐,民之自然,应感而动,则发乎声歌。”[8]625认为人生而有情,而且“圣人有情”,但圣人之“情”应是“无累”的,即顺自然之性,情要近性,使情的自然与性的本无相结合,他在《论语释疑·阳货》中讲到“若以情近性,故云性其情。情近性者,何妨是有欲。若逐欲迁,故云远也;若欲而不迁,故曰近。但近性者正,而即性非正;虽即性非正,而能使之正。” [8]631-632而嵇康在《明胆论》中说道“夫论理性情,折引异同,固寻所受之终始,推气分之所由。”[9]他认为性与情无分别,都是人生而具有的,是人所具有的“必然之理”,亦即“自然”,所以主张恣情任性,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但是“名教”原指儒家所提出的礼法制度和行为规范,“礼”的制定是以人的情为基础,《性自命出》中记载“礼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者也”,“情生于性,礼生于情。”[10]礼的产生是人之情的自然表达,礼的功用是为了保证人的情得以实现。汉代以来儒家思想被统治者所采用,成为主流价值观,但在魏晋之际,社会政治发生极大的变动,原本用来维护社会人伦秩序的名教却被统治者所利用,成为实现其政治目的的工具手段,孔融、嵇康被借以“名教”所杀,曹魏代汉,司马氏篡曹等都以名教作为掩人耳目之借口,“名教”的意义已不是儒家的本意了,这样的社会环境就促使人们思考怎样去生存,所以士人转而接受老庄思想,既然名教被异化,礼节被虚伪化,老庄自然无为的观念就为士人所推崇,现实社会中的虚伪名教背离与束缚了人之自然本性,不合情之礼压抑甚至扭曲了人之情,所以他们要以情抗礼,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
魏晋时期是“情”凸显的时代,重视和提高了“情” 在人生理想中的位置和价值,是“人的自觉”的一个表现,但此时期的“情”还没有发展到后来明清时期的常人之“情”,这是这一时期“情”的内涵的局限之处。
参考文献:
[1]《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1年,第215页。
[2]《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著,中华书局,北京,1983年, 第751页。(以上未注明出处者均出于此书)
[3]《魏晋玄学》,卞敏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2009年,第101页。
[4]《尚书译注》,王世舜译注,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聊城,1979年,第228页。
[5]《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北京,2006年,第151页
[6]《左传选》,徐中舒注,中华书局,北京,2009年,第24页。
[7]《荀子》,安小兰译注,中华书局,北京,2007年。
[8]《王弼集教释》,楼宇烈教释,中华书局,北京,1980年。
[9]《嵇康集注》,殷翔、郭全芝注,黄山书社,合肥,1986年,第251页。
[10]《性自命出》,轉引自《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研究》,李天虹著,湖北教育出版社,武汉,2003年,第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