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廷健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3--01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时代背景
当今社会在不断地变化、发展,随之,我们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也需要不断地改变、发展。只有这样,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才能紧随时代的步伐,更好地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出自己作为这样一位专业的学子所应贡献的力量。也只有这样,汉语言文学专业才能继续散发出青春与活力。追溯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时代背景,早在中国古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就已经经历了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发展的过程,而时至今日,社会的进步更加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模式,更新教育理念,倡导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注重专业特色的建设。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思路
(一)调整课程体系
教学资源的配置是有导向的,这个导向便是当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倾向于专业基础课的基本知识点讲授,但随着当今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动,而教育体系改革又是上层建筑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就应调整为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与此同时,当今社会还需要中文系的学生具备极强的审美能力。具体的课程体系调整是这样的:
1.语言类课程相对应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四大基本能力。语言类课程在某种程度上与听、说的能力上联系更加紧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这两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很好的例子,这就要求我们的汉语课的教学全程需要始终融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观念,严格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这两门课上注重自己的普通话表达,对古今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外延知识理解贯通,夯实自身的文字基础再训练加以运用。语言学概论更侧重于从一个人掌握的一门母语(汉语),及一门外语(英语或其它语言)作对照,比较地学习,从而深刻领会汉语言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的形成与发展。训诂学是对古汉语研究古词义一类补充型课程,对学生研究古典文献,理解古文学经典都有很大意义。
2.文学课程在当今时代的调整目标更倾向于培养中文系学生独特的人格魅力及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领悟能力。其中,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分期讲述就是很好的例子。将古代文学史分为上古、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分别以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大样式进行论述,则是为了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分阶段地感悟这些文学经典的魅力,形成自己独立的对文学史的认知,从而培养文学审美能力。而有关文学的理论课程如文学理论、美学则应在学生对文学名著研读的基础之上开设。现当代文学史要对文学史上的各种现象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关注当今时代的重大主题,与时俱进。文学,当然建立在对大量经典作品阅读、背诵的基础之上,文学离不开背诵。
3.写作,被誉为中文系学生的“看家本领”,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实践性和操作性最强的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对这一“笔下基本功”进行适应能力需要,适应工作需要,适应社会需要的改革。写作是一个人能力的综合体现,并不局限于优美的文字,华美的辞藻,写作的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方方面面,它需要每个人都怀着一颗感性心灵,去体验,去发现,懂得赞美。
(二)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从传统的四十分钟纯知识讲授开始进行调整,可在一堂课的课前或者课后十分钟让学生站到讲台上做口头表达,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即兴演讲的能力,让当今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不再是传统的知识单向输送型课堂,而是师生互动型课堂。集思广益,也是一种对传统教学内容作出的很好的调整。中文系的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将学生的读书笔记之中精选出见解独到,思想深刻的内容引用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对于偏重于学术型的课程,老师则应更精,科学研究是一位学术型教师讲授课的基础,将这门课程学术前沿最关注的话题完整地呈现到专业课堂上。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被简要概括为“一言堂”的教育模式,即课堂缺乏民主,老师独断专行的作风。这显然是与现代社会教育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因此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作出改革、调整。大学的中文系课堂理应是一个自由、民主,容易产生思想碰撞,甚至擦出火花的课堂。
中文系的课堂传授给学生的不应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应包罗万象。让学生读外国文学史的同时了解那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如古希腊神话除可以当做一本文学经典来品读之外,可能更多时候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站在原地,就能最近距离地接触到古希腊辉煌灿烂的海洋文明。莎士比亚的作品更多地将一个近乎真实的欧洲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语言学课程更多地是让学生融入到一种感受语言文化甚至思维方式差异的环境之中,从而得到一份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对相互的理解与认同。真正的文学课堂,应是老师启发与引导学生跟着自己的心灵去寻找、发现文学作品中美,而不是禁锢,更不是老师自己审美意识的强加。
三、课程、学科和专业特色建设协调发展
谈到专业建设的问题,必然要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学科发展为导向。至于专业特色,这需要各大高校专业负责人尽其所能,与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科学研究成果相结合,利用其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某一个或者几个学科的优势,开设相应的课程,完成专业特色建设的基础环节。例如,某一位中文系的老师在武侠小说领域对古龙有精深的研究,那么这位教师便可利用其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武侠小说对大部分男生都有极强的吸引力,以兴趣为导向,专业特色得以建立和发展。
总之,当今社会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既能够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又具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专业,是一个善于利用其自然优势,形成其特色,独具魅力的专业。只有将知识转化能力,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