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张 钧 李锦江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随着信息化发展也在不断地发生新的变革和进步。现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品德,同时还要具备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力,不断地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师范院校作为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基地,学生在校期间应受到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应具备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调查贵州地方师范生有72%认为学校在安排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方面内容设置不衔接。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师范生认为,开设的课程不仅学得多,而且学得杂,所学课程没有很好的延续性,缺乏有针对性地、系统性地进行学习。
对学校目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满意程度很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8% 20% 39% 33%
调查发现各地方师范院校目前所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偏重理论,忽略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不符合现代信息社会师范生的发展需求。根据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提出要求中小学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理论素养,还必须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去进行实践教学。
地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并及时将前沿的思想及技术引入到课堂中。调查发现,地方高师院校各专业师范生信息技术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实施信息化教学的过程当中,地方高师院校由于缺乏信息化教学的硬件设施的配套,导致各专业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素养不足。
调查了解到,很多师范生对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当中还是存在很多疑惑。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信息高度发达的课标的形势下,传统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中小学的教学发展需求。因此,师范生除学好信息技术技能外,还应加强自身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教学中将信息技术灵活应用。
贵州地方高校多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实施所需操作性仪器和设备投入不足,实验设施缺乏,这就大大减少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机会。但是通过系统的实训学习,不仅可以使师范生更新教育信息化观念,扩充信息技术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丰富信息技术理论,同时还可以成为在未来教学工作中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授课者。
要在思想上让学生意识到在教育信息化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已经开始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催化剂,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在今后教学当中的地位会越来越突出。信息技术也理所应当地成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适应课标的教育,学好信息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师范生在校期间应该加强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为未来的教学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师范生在加强自身信息技术意识的基础上,应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以便在今后教学中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及教学软件,从而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培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念非常关键,大数据时代的教师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应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倡导自主、探索、创新的多元化课程整合教学方式。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这也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教育在不断地改革与变化,人才培养紧跟市场需求。因此,师范生不仅要掌握好已有的信息技术的能力,还应不断地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培养,只有不断地尝试着去创新,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才能适应课标的严峻形势。
地方高校师范生现代化教学技能的特点就是应当体现实践性、技能性、应用性,掌握信息技术关键点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训练。学校应当加强信息技术实验室建设,在增加相关设备投入的同时,还要注重实践课程的安排。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实践操作案例,教学方法要创新、灵活,鼓励学生自我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地方高师院校要不断完善师范生信息化教育学能力提高的教学研究,制定出适合地方高师院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提升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有效的参考和依据。
[1]张钧.地方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4月.32-33
[2]张娜.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200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