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及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5-05-09 01:31张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系统化肢体脑梗死

张华

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及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张华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系统疾病, 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现代康复学理论认为, 早期系统化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 对肢体功能的康复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为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 所有患者的检测指标均符合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中制定的相关标准, 并通过核磁共振和CT检测得到证实。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8例, 女12例, 年龄60~85岁, 平均年龄72.5岁;实验组中男17例, 女13例, 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3.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程度、既往病史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 而实验组患者给予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和护理,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大多数脑梗死患者生活上不能自理, 很少与人交流, 患者易产生绝望、抑郁、自卑等心理。医护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 并针对患者存在的焦虑、恐惧、抑郁、悲观、孤独感、过度自卑等不良情绪进行心理指导,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1.2.2 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 首先要求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 并为其委派专门的护理人员。具体的肢体功能护理内容有:正确肢体位置的摆放和关节活动训练, 在进行关节功能训练时, 要先大关节后小关节, 循序渐进, 以达到完全伸直、屈曲为主。对于病情相对比较轻的患者, 可以进行侧肢体小范围运动, 运动一段时间之后要适当的增加运动次数、活动范围, 上、下午各.1 次坐起和翻身训练, 保持平衡训练,鼓励患者自行完成穿衣、进食等日常活动。其次, 在病情发生1周之后, 要将训练的重点转移到站立、语言和步行, 每日上、下午各1次, 具体的训练内容包括起立训练、耐力训练、步行训练、站立平衡训练、日常生活动作训练等。该过程中可以借助助行器、拐杖等,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步行锻炼, 而且还能避免畸形。再次, 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进行上、下楼梯训练,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进行1次, 一般需要训练2~3周。最后, 患者出院之后, 医护人员还要叮嘱患者进行相关的康复锻炼, 重点是适应家中环境, 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并进行针对性的肢体功能障碍和语言强化训练, 该过程一般需要3~4周的时间[1]。

1.2.3 认知功能训练 进行认知能力康复训练的初期阶段,可以让患者听一些舒缓、轻松的音乐, 并告知家属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 并通过音乐和语言来刺激患者的神经系统,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环境辨认能力和觉醒能力。在治疗的中期阶段还要对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及思维能力进行训练, 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2]。

1.3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量表)评估, 患者肢体活动能力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19.25±9.55)分、(53.52±17.15)分, 对照组则为(18.05±8.65)分、(36.58.14.3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上、下肢体运动功能也好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上、下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s, 分)

表1 两组患者上、下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上肢下肢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30 9.35±2.55 .33.45±11.85a8.75±2.3.25.75±5.15a对照组3018.04±4.1224.15±7.558.05±3.4516.35±4.85

3 讨论

目前, 我国大部分医院的医护人员对康复护理的了解还不深入, 尤其是脑梗死患者。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常规护理一般偏重于肺部、褥疮及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 并将肢体功能的恢复认为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并未对其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 从而导致患者失去最佳的康复时期。制定康复训练计划[3], 引进早期系统化的治疗及康复措施, 这对于患者病情的治疗及康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于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各种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

本次研究发现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的, 说明早期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是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关键[5],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及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社区远程康复治疗也能促进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6], 并且具有治疗方便、患者依从性好、费用经济等优点, 值得进一步优化推广。

[1] 李建英.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中外医疗.2012, 6(31):55-56.

[2] 蔡佩丽.不同护理方式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效果对比.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15(1):107-108.

[3] 杨艳秋.脑梗死患者康复阶段的护理.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3):150.

[4] 丛美芳.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体会.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4):99.

[5] 吴舟娜, 应红芳, 何松彬.早期神经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影响.浙江医学.2014.36(11):1023-1024.

[6] 郑舟军, 钟素亚, 龚戬芳, 等.社区远程康复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3):216-218.

2014-09-1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6.167

473000 河南省南阳南石医院康复医学科

猜你喜欢
系统化肢体脑梗死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汽车供应链品质的系统化持续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