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萍 姚勇
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心脏自主神经变化对早期复发的影响研究
杨淑萍 姚勇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消融术后自主神经功能改变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从而了解自主神经去神经化对房颤射频消融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80例房颤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按照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43例与正常组37例, 分别对两组患者于术前及术.4 d的平均心率(MeanHR)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4 d MeanHR及HR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射频消融术.4 d MeanHR 及 HRV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自主神经功能均有显著降低可能会抑制患者术后的早期复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自主神经;房颤;消融;影响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 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性疾病[1], 易使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和栓塞等并发症,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研究显示肺静脉的异位兴奋灶在本病产生和维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其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2,3]提出心脏自主神经作用可能是其主要机制, 目前MeanHR与HRV在临床上通常作为检测自主神经功能的指标对本病进行研究, 本文通过对两项指标的检测来证实自主神经与房颤术后复发的关系, 对此国内报道较少, 本研究宗旨是探讨消融术后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与术后复发的关系及与术后疗效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心内科行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80例, 其中男45例、女35例, 年龄45~70岁, 平均年龄(59±6)岁。按照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43例与正常组37例, 所有入组患者术前均应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效果不佳的非结构性阵发性房颤患者。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ACC/AHA/ESC2006年指南的诊断标准, 所有入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排除心脏结构性房颤、甲状腺功能性亢进、急性冠脉综合征、陈旧性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肺静脉前庭隔离治疗禁忌证患者, 本研究选择手术前后4 d内患者的MeanHR与HRV指标。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患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术后4 d所有患者均行标准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系统进行Holter监测(武汉医学设备厂)并详细记录MeanHR、HRV指标检测包括:R-R间期(SDNN, 反应交感、副交感总的活性变化);R-R间期(SDANN, 反应交感神经张力的变化);相邻R-R间期(rMSSD, 反应副交感神经张力的变化);相邻R-R间期所占百分数(PNN50, 反应副交感神经张力活性);频域指标:低频功率(LF, 反应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活性), 高频功率(HF, 反应迷走神经活性)低频与高频功率比值(LF/HF, 反应交感与迷走神经的平衡状态)。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参数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NVA);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术前MeanHR及HRV比较, 见表1。
2.2 射频消融术后4 d正常组与复发组MeanHR及HRV 比较 MeanHR降低, HRV指标中反应交感神经张力变化的SDANN、LF;反应迷走神经张力的变化的rMSSD、HF, 均显著降低;反应交感与迷走神经的平衡状态的 LF/HF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前MeanHR及HRV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前MeanHR及HRV比较(±s)
组别例数MeanHR(次/min)SDNN(ms)SDANN(ms)rMSSD(ms)PNN50(%)LF(ms2)HF(ms2)LF/HF复发组4367±11111±39148.8±79.345.1±25.95.3±3.41648±3683492±168 0.96±0.63正常组3769±10 .110±42.5140.3±81.737.6±14.55.4±3.11608±2721962±1310.91±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4 d MeanHR及HRV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4 d MeanHR及HRV比较±s)
注:两组LF/HF比较, P<0.01
组别例数MeanHR(次/min)SDNN(ms)SDANN(ms)rMSSD(ms)PNN50(%)LF(ms2)HF(ms2)LF/HF复发组4376.4±14.270.58±20.3148.5±93.336.4±21.22.2±0.4561.7±331608±140.42±0.14正常组37 69±11.473.58±24.8 65.9±24.721.7±10.63.1±0.5232.9±319429±821.15±0.54
目前对房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但自主神经系统对房颤发生、发展、终止的影响力已被一些基础实验证实[4-7]。心脏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不仅支配其附近心肌, 并且对心脏中的肾上腺素能、胆碱能神经也有干预及影响。当左房环肺静脉消融利用射频能量破坏了肺静脉口周围的心房肌组织, 导致肺静脉电遭到隔离, 形成心房去迷走神经效应, 就是去除房颤触发机制的重要原因。有研究显示[8], LF/HF 显著增高反应了房颤发生前至少是在发生时的交感及副交感神经对房颤的影响, 说明了在房颤发生时迷走神经占主导地位, 这与本研究结果相符。HRV分析是临床上评价房颤术后自主神经变化的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本研究显示:复发组与正常组比较显示HRV指标均显著降低, 尤其是交感神及迷走神经张力显著降低, 反应迷走神经的HF较LF降低更显著, LF/HF显著增高。表明射频对心脏自主神经有一定的影响。术后 LF、HF 均较术前降低, 提示术后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有所下降, HF 降低更明显反应迷走神经张力的下降, 造成LF/HF升高, 表明正常组的迷走神经张力下降更为显著, 也说明环肺静脉消融的效果与迷走神经的去神经支配有关, 迷走神经的损伤可能会有利于由肺静脉诱导的房颤消融的疗效。该结果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符。目前虽然对于房颤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但自主神经系统对房颤的触发、维持及终止的潜在影响受到越来越广泛地关注。大量的基础实验与临床研究均可显示。
综上所述, 房颤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后交感及迷走神经功能均有显著降低与迷走神经术后的去神经支配有关, 降低迷走神经张力, 可能会抑制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环肺静脉消融术后的早期复发。
[1] 刘蔚, 高梅, 王奖荣, 等.刺激左右颈部迷走交感干对兔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心脏杂志.2010.22(2):176-182.
[2] Calo`L, Rebecchi M, Sciar L, et al. Catheter ablation of right atrial ganglionated plexi in patients with vagal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2012(5):22-23.
[3] Park HW, Shen MJ, Lin SF, et al. Neural mechanism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Curr Opin Cardiol.2012, 7(1):24-28.
[4] 夏阳, 杨志健, 张家友, 等.射频消融犬心脏第三脂肪垫消弱反射.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9.23(5):433-436.
[5] 马丽, 侯月梅.心脏自主神经与心房颤动.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7.3(34):94-97.
[6] 侯应龙, Sunny Po.自主神经系统与心房颤动关系及心脏神经丛消融疗效再认识.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0.24(5):385-389.
[7] 蔡衡.心房颤动自主神经节机制与神经节消融.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3):300-304.
[8] Lu Z, Scherlag BJ, Lin J, et al. Atrial fibrillation begets atrial fibrillation: autonomic mechanism for atrial electrical remodeling induced by short-term rapid atrial pacing. 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2008(1):18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6.063
2014-09-02]
572300 海南省保亭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杨淑萍);山东省齐鲁医院心内科(姚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