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奴亲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农村居民的住房消费对于家庭日常消费的影响,试图从微观层面探寻农户消费结构内部的作用機制。首先,结合现有相关理论及现实经济背景,在理论层面上对农户的住房消费同家庭消费结构中其他消费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一个两者间相互权衡的作用机制;其次,在对已有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农户住房因素及收入、家庭、社区等其他控制因素对家庭消费量影响的概念模型;
关键词:农户;住房消费;日常消费;消费观念;消费结构
文章编号:1004-7026(2015)04-0032-01中国图书分类号:F301.3文献标志码:A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有了明显的下降,这就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进入到21世纪后,人们已将目光从原先的以食品消费为主转到住房、家电等耐用品的消费上。孙立平(2002)[1]首次提出了中国进入了“耐用品消费时代”这一看法。他认为,目前困扰我国的内需不足问题的关键是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汽车消费问题。农村居民对于耐用品的消费主要体现在其新建房屋方面的支出。就住房消费本身而言,它与家庭其他消费有着显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住房消费具有消费、投资两个属性。但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农户的住房只能体现出其消费特性,很难将住房用于投资来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
1.2相关概念界定
1.2.1农户。农户一词在《汉语语典》中的意思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家,但具体为说这一概念通常被定义为是以血缘和婚姻关系为基础,家庭收入和消费统一结算结合农村家庭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1.2.2日常消费和住房消费。农户家庭日常消费主要指生活消费,是农户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吃饭穿衣、文化娱乐等活动,对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消费。本文所指农户日常消费包括生产性消费、家庭耐用品消费、子女教育消费、医药费支出、人情往来礼金费用、服装娱乐消费等六个方面。住房消费主要是指居民在房屋这一“超大型”耐用品方面的消费,较家庭日常消费不同的是,住房消费涉及的金额大,属于家庭大宗消费,对经济的拉动较为明显,尤其在高房价年代,更是如此,住房消费既事关宏观经济平稳发展,又关系普通居民切身利益。
1.2.3研究思路与方法。文章的重点放在农户家庭的住房消费对于家庭日常消费的影响探究。本文主要用到的方法是运用理论分析方法对农户建房动机和日常消费动机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一个家庭消费的权衡机制,同时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总结分类,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得出概念模型。
1.2.4研究内容框架。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第三章是实证结果的结论。
2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2.1关于其他因素对家庭日常消费影响的文献回顾
2.1.1收入因素对家庭日常消费的影响。有关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消费之间关系,国内学术界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李然等人(2007年)[4]对湖北省农户持久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协整关系进行研究得出长期内二者均衡稳定,持久收入对农户人均支出影响力较强,在短期内收入主要用于自身消费,用来储蓄的收入极少,分析原因可能是农户的收入水平较低。2.1.2家庭因素对家庭日常消费的影响。农户家庭的各方面因素无疑会对家庭自身的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这里所指的家庭因素主要涉及农户的家庭规模、户主受教育程度、家中拥有的各类资产等几个方面。学者们研究发现农户家庭规模越大,对家庭消费率的增长越不利,而家庭成员的平均年龄的变化对消费影响并不显著,家庭女性人口数量的增加对消费增长有较劲的负向影响。
2.1.3社区因素对家庭日常消费的影响。社会因素主要是指农户所在村镇的消费环境因素对于家庭消费的影响。林毅夫(2003年)[5]认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并不是收入水平,而是农村本身的基础设施不足限制了农户的消费意愿。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社会救助中心)
考考文献
[1]黄有光.炫耀性消费不利于环保与发展.文汇报, 2002,09.
[2]董海军,高飞.承继与变迁城市住房功能分析[J].城市问题,2008(9):2-6.
[3]张泓铭,确立使用价值为根本的住房功能观———中国住房发展基本观念思考之二[J].中国房地产,2010(11)13-14.
[4]李然,黄薇,郑炎成.转型期农户消费与收入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2007(1)13-14.
[5]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3(1)1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