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测试(二)

2015-05-08 03:46张亮李贤淑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5年32期
关键词:女儿儿子

张亮 李贤淑

一、积累运用(33分)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8分)

(1)给黑体字注音。

A.絮说()B.奔丧()

C.琐屑()D.贮蓄()

(2)根据拼音写汉字。

A.狼jí() B.凹dàng()

C.愧zuò()D.焦zhuó()

2.下列句子中,黑体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臂考生”彭超欣慰地告诉记者,今年他成为四川首批享受延时照顾政策的特殊考生之一,因每科考试时间延长了45分钟,他才能有条不紊地思考和答题。

B.近日,中国中车旗下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研发出了全球最先进高铁牵引技术,即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成为中国高铁遥遥领先全球高铁市场的一大战略利器。

C.今年9月3日举行的阅兵仪式,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我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和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国家主权的立场。

D.今年中考,王夏、王秋两兄弟均以626分的好成绩获得我校“中考状元”的称号,同学们称赞他们是比翼双飞的两兄弟。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

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2)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   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

(3)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   拿起烟管来默默地吸烟了。

A.所以 但 就  B.所以 却 就

C.于是 却 便  D.于是 但 便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研究传统文化。

C.近200年来,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尤其在近50年,部分地区森林减少了一倍。

D.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

5.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23字以内)

(4分)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北京市海淀区今天(2015年6月21日)起将在全区推出保障房“市场化租赁补贴”,海淀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该区保障家庭的实际收入情况,人均月收入2800元以上3400元以下的城市“夹心层”轮候家庭也首次被纳入了补贴范围。此外,公租房轮候家庭也首次纳入了补贴范围。

6.综合性学习。(12分)

“爱”是一种行为,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责任,我们八年级学生要从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学会“爱”,传递“爱”。

材料一: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2010年夫妇二人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涯。在支教9年后,他们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材料二:张纪清,74岁,江苏省江阴市市民。2014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黃”。1987年以后的27年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1)【学会“爱”】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探究“爱”的美丽之处。(4分)

材料一,美在

材料二,美在

(2)【分享“爱”】你所在的学校准备在周三下午三点举行“学会爱,传递爱”主题活动。你作为学校团委书记将电话邀请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来校作报告。请你用得体的语言邀请他们。

(4分)

(3)【传递“爱”】你们社区准备开展“你我传递爱,同圆中国梦”主题活动。在活动启动仪式上,作为社区主任的你将这样对社区代表们说:“爱”是对留守儿童的一次问候,“爱”是

,“爱”是      ,让我们都加入到对弱者“爱”的行列中来吧!(参照示例写句子)(4分)

二、阅读理解(2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1题。(27分)

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汤小小

那次回老家,在候车室里,我坐在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对面,无意中,听到他们的谈话。

年轻男子说:“爸,别担心,医生说了,没事儿,这病能治。”

原来是一对父子,看他们身边的包里放着一些药物,大概,父亲生了病,儿子带着他到城里的大医院诊治,这是要往家赶呢。

我不禁心生同情,多看了那父亲一眼。父亲年龄并不太大,50岁左右的样子,只是脸色蜡黄,非常清瘦,看上去很虚弱。他穿着一件略显大的白衬衫,崭新的,与他黝黑的皮肤不太相称,大概,是为了进城而新买的吧。旁边的儿子穿着挺讲究,看样子,应该在城里生了根发了芽。

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摇了摇头,低声说:“我就说不来看,你偏让来,白花冤枉钱。自己身上的病自己清楚,你们现在都出息了,我也没啥牵挂,就希望走得利索点,别拖累你们。”

儿子没接腔,转过脸,有泪悄悄地滑落。他赶紧抬手擦掉,不让父亲看见。

我的心忽然有一点疼,看来,父亲的病并不像儿子说的那样轻松,或许,生离死别的悲伤已经在彼此心里蔓延。

两个人都没再说话。过了许久,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不由自主地靠在了儿子肩上,双目紧闭,看样子,已经进入了梦乡。

候车室里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并不是睡觉的地方。儿子一只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1)只见儿子像一个放哨的战士,身体保持不动,眼睛却紧张地看向每一个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目光里写满了企求,似乎在说: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同样的情景,我在一家医院也遇到过。

那是一位80岁的父亲,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到医院来体检。父亲已经老态龙钟,拄着根拐杖,目光呆滞。女儿扶他走他便走,女儿扶他坐他便坐,像一个听话的孩子。

看着别人投去的异样目光,女儿解释说:“父亲年龄大了,又患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即使父亲不认识我们,只要他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也觉得是种安慰。”

女儿说话时,父亲一直看着她,显然,他对孩子们极度依赖,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依赖他一样。等待无聊而又漫长。在长椅上坐了一会儿,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一斜,倒在女儿的肩头睡着了。

医院里并不太安静。女儿搂着父亲,不敢挪动身体,另一个女儿赶紧将一件外套披在父亲身上,刻意往上面拉了拉,盖住父亲的耳朵。

看着这一幕,所有的人都压低了声音,连医生也放轻了脚步。

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无论在嘈杂的候车室,还是在拥挤的火车上,抑或在排成长龙的医院里,从来都是孩子靠在父亲的肩头休息,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过年轻力壮的父亲在公众场合安心小憩?父亲从来都担當着保护者的角色,只有当他们病了,老了,再也无力保护孩子时,才会心无旁骛地小睡一会儿,缓解满身的疲惫。

当我们看见一位父亲靠在儿女的肩头睡觉时,那一定是因为,他在这个世界的时日已经不多。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2)当你看到一位睡着的父亲,一定不要吵,不要吵,让父亲安安静静地,多睡一会儿。

(选自《读者·乡土人文版》2015年第2期)

7.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黑体词的含义。

(4分)

(1)蔓延:

(2)心无旁骛:

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哪两件事情,并由此分析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思想感情:

9.父亲靠在儿女肩上睡着后,作者写儿女们的反应时都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何作用?(6分)

10.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

(2)

11.读了本文,同学们肯定会联想到每天傍晚劳累后归来的父亲吧?请你用形象的语言描写出父亲疲惫的神态,60字以内。(5分)

三、写作(40分)

12.“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啊,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或听见一些感人肺腑的关爱、帮助他人的人和事,这些富有奉献精神的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为我们早日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请以“我身边的奉献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题目自拟;感情真挚;600字左右。

猜你喜欢
女儿儿子
打儿子
哈哈村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和女儿的日常
吐血
完美的儿子
女儿不爱自己读书等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