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多莫德口服液免疫治疗对隐性梅毒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2015-05-08 01:17邱宇芬易恒安叶冬晴
实用临床医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莫德梅毒免疫治疗

李 敏, 邱宇芬, 易恒安, 叶冬晴

(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 深圳 518115)

匹多莫德口服液免疫治疗对隐性梅毒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李 敏, 邱宇芬, 易恒安, 叶冬晴

(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 深圳 518115)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口服液免疫治疗对隐性梅毒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隐性梅毒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匹多莫德口服液免疫治疗,评估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IL-2、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IL-4、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口服液免疫治疗对隐性梅毒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具有明显的平衡作用。

匹多莫德; 免疫; 隐性梅毒; Th1/Th2; 细胞因子

隐性梅毒是皮肤性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指无皮肤、黏膜及内脏受累的症状和体征的梅毒患病人群,恰恰是由于缺乏任何临床症状及体征,因此在临床极易被误诊、漏诊及延误治疗,进而造成神经、心血管、骨骼等组织器官的进一步损害,同时由于其隐蔽性更易感染给他人,也常常通过垂直传播途径传染给胎儿,进而造成胎儿的发育障碍、早产、死胎、死产或者先天梅毒患儿的出生,对我国的人口质量造成严重危害,严重影响我国优生优育。因此,积极有效地对该类人群进行治疗,降低梅毒的大规模流行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Th1/Th2作为人体的免疫指标,其平衡失调与梅毒的活动和潜伏关系密切。笔者采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隐性梅毒患者并对其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隐性梅毒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验确诊。纳入标准:有冶游史、配偶感染史或者间接感染史,缺乏任何梅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排除标准:排除伴有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者,排除1个月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及免疫调节剂者。

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8~75岁,平均(27.44±2.35)岁;病程3~65个月,平均(24.44±2.35)个月。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7~72岁,平均(27.35±2.32)岁;病程4~69个月,平均(24.97±2.95)个月。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皮试阴性后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1次·周-1,共3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口服液免疫治疗,即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 800 mg,1次·d-1,1个疗程共 8周。治疗后 3、6个月后行RPR定量试验各一次,RPR定量试验阴转者或滴度下降大于等于4倍者为有效,反之判为无效。2组患者治疗前分别抽取脑脊液行脑脊液常规、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测。同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晨起空腹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8 mL,分离血清,行RPR、TPPA试验、HIV初筛试验,并采用ELISA方法测定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所有检测操作均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Th1/Th2各指标比较

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IL-2、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IL-4、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Th1/Th2各指标比较

表1 2组患者Th1/Th2各指标比较

组别n时间Th1Th2IL-2IFN-γIL-4IL-10观察组30治疗后6个月33.31±2.12△35.31±2.63△60.31±2.63△52.80±2.73△治疗后3个月32.43±2.34△33.46±2.24△64.81±2.38△57.41±2.44△治疗前16.42±2.5618.41±2.2379.42±2.7266.16±2.54对照组30治疗后6个月25.04±2.4725.04±2.3270.04±2.4161.49±2.64治疗后3个月20.46±2.1520.41±2.2576.43±2.3663.05±2.96治疗前16.21±2.4218.42±2.2979.57±2.3866.41±2.24

△P<0.05与对照组比较。

2.2 2组临床效果比较

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效果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2.3 2组药物不良反应

2组均未见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迅速上升。2005年,由中国卫生部所公布的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中,梅毒患病人数已从2002年第7位上升至第5位,尤其是隐性梅毒,具有传染性强、潜伏期长、无相关临床表现、危害普遍而严重的特色,是性病防治中的重中之重。在传统的治疗中,青霉素的广泛应用并没有从根本上控制梅毒,可能与梅毒的复杂免疫变化密切相关[1]。尽管临床及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的免疫学变化至今尚未完全阐述清楚。

大多数学者认为,清除梅毒螺旋体的主要方式仍是细胞免疫作用,其中Th细胞在以上清除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其分泌细胞因子的不同,Th细胞可分为Th1、Th2两种细胞,而Th1和Th2型免疫应答是相互拮抗和平衡的。早在1992年Fitzgeral就提出了在一期梅毒患者的血清中Th1细胞占明显优势,而二期梅毒患者Th2细胞占明显优势,之后随着该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逐步印证了梅毒患者血清中Th的变化导致的Th1/Th2平衡失调与梅毒活动及潜伏关系密切,是隐性梅毒和血清固定形成的主要机制[2]。梅毒患者外周血中的调节性细胞所占比例异常升高,使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控制,失去抵抗或吞噬梅毒螺旋体感染以及消除已感染的梅毒抗体的能力[3]。

免疫细胞因子中,人IL-2是一种糖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5 ku,由活化的Th1细胞所产生,能刺激T细胞增生、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生物活性,具有调节免疫力、增强抗感染、抗肿瘤的能力;IFN-γ也是一种糖蛋白,分子质量约为20~25 ku,由活化的T细胞以及NK细胞所产生,可促进Th1细胞的生成,抑制Th2细胞的增殖,能激活巨噬细胞并抑制IgE的分泌,属于Th1型细胞因子,可介导细胞免疫应答。人IL-4分子质量约为20 ku,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所产生,对于T、B细胞及巨噬细胞有免疫调节功能,属于Th2型细胞因子,同样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人IL-10分子质量为18 ku,属于单链糖蛋白,主要由Th2细胞以及单核-巨噬细胞所产生,能抑制Th1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同时促进Th2型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NK细胞的活性,是维持抗病原体免疫平衡的关键因子。

根据以上情况,在隐性梅毒的治疗中,尝试采用免疫调节剂--匹多莫德联合免疫治疗隐性梅毒,结果显示治疗后3、6个月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IL-2、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IL-4、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结果提示匹多莫德联合治疗隐性梅毒能重置患者血清Th1/Th2的平衡失调状态,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匹多莫德属于一种全新合成的免疫调节剂,结构极类似于二肽,生物活性广泛,是目前已知的唯一的口服免疫调节剂,口服吸收后能够确知其生物利用度,并确知其代谢途径,尤其是对老年化的免疫系统有特殊的调节活性[4]。基础研究证实匹多莫德能增加老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脾细胞受有丝分裂原刺激后的增生率,增加老龄大鼠淋巴细胞产生白介素-2的能力,能增进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与细胞因子(白介素-1)间缺失反馈的作用,对人类体内Th1/Th2细胞的平衡失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方面,该药能增强 T细胞的功能,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淋巴细胞、吞噬细胞,促进机体抗体的产生,激活 NK细胞的免疫作用,诱导IL-2和IFN-γ的生成,恢复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在治疗隐性梅毒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能明显地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5]。进一步的安全性研究显示该药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1] 杜军兴,李文竹.细胞因子与梅毒细胞免疫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2):126-128.

[2] 李代翠,李庆祥.中西医结合治疗隐性梅毒53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指南,2013,11(10):284-285.

[3] 林雁嘉,林明恩,郑道城.梅毒血清固定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血清IL-6、IL-10、IFN-γ的关系探讨[J].中国性科学,2013,22(7):30-32,36.

[4] 刘金花,杨日东,吴志华.免疫增强治疗对隐性梅毒患者 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J].皮肤病与性病,2013,35(5):257-258.

[5] 毛立新,郭元春.匹多莫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 MPP的疗效及对 Th1/Th2平衡的影响[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2,25:108-109.

(责任编辑:刘大仁)

Influence of Immunotherapy with Pidotimod Oral Solution on Th1/Th2 Cytokines in Patients with Latent Syphilis

LI Min,QIU Yu-fen,YI Heng-an,YE Dong-qing

(DepartmentofDermatology,theThirdPeople’sHospitalofLonggangDistrit,Shenzhen518115,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immunotherapy with pidotimod oral solution on Th1/Th2 cytokines in patients with latent syphilis.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latent syphilis were randomly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lone(control group,n=30) or in combination with pidotimod oral solution(observation group,n=30).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were evaluated in both groups.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levels of IL-2 and IFN-γ and the effective rate increased but the levels of IL-4 and IL-10 decreased in observation group 3 and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P<0.05).Conclusion Pidotimod oral solution can maintain the balance of Th1/Th2 cytokines.

pidotimod; immunity; latent syphilis; Th1/Th2; cytokines

2014-09-20

李敏(1979—),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皮肤真菌病与性病的临床研究。

R759.1

A

1009-8194(2015)01-0036-03

10.13764/j.cnki.lcsy.2015.01.016

猜你喜欢
莫德梅毒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一张白纸, 一个故事
食药总局公告:匹多莫德,3岁以下儿童禁用!
绿山墙的安妮(四)
肾癌生物免疫治疗进展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临床新进展
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