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康,徐 晶,杨春莲,刘爱民,陈海萍,胡艳红
(萍乡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江西 萍乡 337000)
萍乡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柳林康,徐 晶,杨春莲,刘爱民,陈海萍,胡艳红
(萍乡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江西 萍乡 337000)
目的 了解萍乡地区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宫颈疾病筛查三阶梯诊断程序纳入261例CIN及宫颈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并进行书面问卷调查;妇科和实验室检查包括液基细胞学、阴道镜、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结果 萍乡地区妇女CIN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初次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流产次数多、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流产次数多、宫颈糜烂、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过早、HPV感染、口服避孕药等。结论 HPV感染、流产次数多、多个性伴侣是宫颈癌及CIN的共同高危因素。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危险因素; 萍乡,江西
宫颈癌是影响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仍居首位,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可以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病理变化过程[1-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在萍乡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治疗的261例CIN及宫颈癌患者的资料,以了解萍乡地区CIN及宫颈癌的相关危险因素。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和住院部经宫颈活检病理初次确诊的CIN及宫颈癌患者共261例(CIN 207例、宫颈癌54例),年龄18~61(41.7±8.3)岁。均排除卵巢手术切除、妊娠妇女、其他癌症及现甾体类激素治疗者,均在萍乡地区居住15年以上。
1.2 方法
所有患者通过宫颈病变宫颈筛查三阶梯诊断程序[(液基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电子阴道镜检查→电子阴道镜下组织活检]进行宫颈癌前筛查,并发放书面调查问卷,收集资料完整的患者。
1.2.1 调查问卷内容
根据本地区地域气候、经济特点,自行设计宫颈癌危险因素调查问卷表。调查内容包括:1)一般资料(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职业);2)病史及对宫颈癌认知情况(患病前体检次数、是否了解宫颈癌的危险因素、有关HPV知识、性传播病史、细胞学检查、妇科炎症病史、不孕病史);3)生育史(月经初潮年龄、是否绝经、绝经年龄、结婚次数、第一次结婚年龄、第一次分娩年龄、怀孕次数、活产次数、流产次数);4)避孕史(避孕方式、口服避孕药时的年龄、使用避孕药的时间、患病前是否一直使用避孕药);5)吸烟史(是否有规律吸烟、共同生活的家人是否吸烟、共同生活家人的平均吸烟量);6)性生活史及性卫生习惯(与几位男性发生过性关系、第一次性生活的年龄、丈夫是否有其他性伙伴、丈夫是否做包皮术、月经用材、在家每月洗澡次数、性生活前后是否洗外阴)等。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用危险度比值比(OR)分析CIN和宫颈癌的相关危险因素,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CIN与宫颈癌年龄分布情况
207例CIN患者,发病年龄多集中在性生活活跃的年龄段,即21~49岁,其中30~49岁占69.6%(144/207),其最高峰年龄段为30~39岁;54例宫颈癌患者年龄28~62岁,40~65岁占79.6%(43/54),其最高峰年龄段为50~65岁。见表1。
2.2 CIN和宫颈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流产次数、性伴侣数、初次性生活年龄、HPV感染为CIN的显著相关因素;流产次数、性伴侣数、HPV感染、初次性生活年龄、口服避孕药为宫颈癌的显著相关因素。见表2。
表1 261例CIN与宫颈癌年龄分布 例
表2 CIN和宫颈癌的相关危险因素 例
CIN和宫颈癌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婚育因素、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包皮垢、性行为、性传播疾病以及病毒病因等。影响宫颈癌发病的因素很多,包括HPV感染、性行为、种族、文化程度及社会经济地位、孕产史、单纯疱疹病毒-Ⅱ、避孕方法以及食物、吸烟和宿主的遗传等,这些因素既可单独作用,也可相互协同作用[3]。本研究结果提示HPV感染、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等是导致CIN和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初次性生活年龄≤20岁者宫颈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初次性生活年龄≥21岁者,与文献[4]报道相符。Rostad 等[5]报道初次性交年龄在16~19 岁时OR值为1.8,<15 岁时OR值明显增加至 4.8(P=0.00);宫颈癌的患病危险性与性伴侣数及分娩次数呈正比关系,分娩次数>5 比分娩次数为0~1的风险度增加 4 倍(P=0.00);多个性伴侣增加了性传播疾病的概率,单纯疱疹病毒-Ⅱ、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机会也会增加。有研究[6]也证实宫颈癌的发病风险与初次性交年龄、多个性伴侣、分娩次数相关。HSV-Ⅱ与HPV之间能起到协同作用,Hammouda等[7]报道宫颈癌涂片标本进行 HPV DNA分析,提示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相关。当多种病毒类型的 HPV 感染同时存在时,宫颈癌的危险性也增高[8-9]。
有研究[10]认为吸烟可降低宫颈的免疫防护,使宫颈黏液的致突变性增加,使其更容易感染 HPV病毒,而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吸烟在排除了性行为影响后依然是宫颈癌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口服避孕药可通过病毒基因组中的激素效应元件增强 HPV 的表达,从而增加CIN 及宫颈癌的发病风险[11]。卫生状况与宫颈癌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尤其是农村妇女,不良卫生状况也是诱发宫颈癌的最大风险因素。另外受教育程度亦是 CIN 及宫颈癌的重要风险因素[12]。
了解CIN和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能够发现高危人群并对其进行定期筛查和随访;同时,应进一步普及宫颈癌、CIN的防治知识,开展生殖保健教育活动和性卫生指导,对相关危险因素加大宣传力度,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本地区的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
[1]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1-268.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12-2028.
[3] Salcedo M D,Silveira G P,Zettler C G.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of p16 and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 in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and cervical cancer[J].Rev Bras Ginecol Obstet,2008,30(2):61-66.
[4] Gariglio P,Gutiérrez J,Cortés E,et al.The role of retinoid deficiency and estrogens as cofactors in cervical cancer[J].Arch Med Res,2009,40(6):449-465.
[5] Rostad B,Schei B,Da Costa F.Risk factors for cervical cancer in Mozambican women[J].Int J Gynaecol Obstet,2003,80(1):63-65.
[6] Kwanbunjan K,Saengkar P,Cheeramakara C.Low folate status as a risk factor for cervical dysplasia in Thai women[J].Nutrition Research,2005,25(7):641-654.
[8] 王丽萍.高危型HPV DNA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的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2):1682-1683.
[9] 刘宏图.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进展的相关性[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5):324-327.
[10] Hellberg D,Nilsson S,Haley N J,et al.Smoking and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nicotine and cotinine in serum and cervical mucus in smokers and nonsmokers[J].Am J Obstet Gynecol,1988,158(4):910-913.
[11] Sukasem C,Pairoj W,Saekang N,et al.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genotype in women with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and cervical cancer:will a quadrivalent vaccine be necessary in Thailand?[J].J Med Virol,2011,83(1):119-126.
[12] Zhao Fanghui,Forman M R,Belinson J,et al.Risk factors for HPV infection and cervical cancer among unscreened women in a high-risk rural area of China[J].Int J Cancer,2006,118(2):442-448.
(责任编辑:罗芳)
2014-06-28
R737.33; R711.74
A
1009-8194(2015)01-0097-03
10.13764/j.cnki.lcsy.2015.0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