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艳
免疫荧光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袁艳
目的 研究免疫荧光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12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 其中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为研究组, 剩余40例作为对照组, 另选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健康组。利用时间分辨方式的免疫荧光分析法(研究法)以及放射方式的免疫分析法(对照法)依次对所选患者以及健康体检人员的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予以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各项指标的比较。结果 研究法的灵敏度、抗干扰能力、检测精确性均明显优于对照法,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荧光分析方法的检测精密度高、检测结果精确性高、检测抗干扰能力强而且检测的灵敏度高, 与放射方式的免疫分析方法相比效果更佳, 值得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免疫荧光技术;临床检验;应用
新时代背景下, 科学和医疗技术不断发展, 临床检验的技术及方法也随之不断更新, 免疫荧光技术是新时代临床检验技术发展的产物, 是通过荧光色素对检测目标予以显色标记的一种免疫检测方法, 检测的对象包括抗原以及抗体等,目前已在临床上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以及使用[1]。本文对免疫荧光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详细回顾性报告。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选取其中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为研究组, 其中男46例, 女34例, 年龄21~76岁, 平均年龄(60.00±6.03)岁。剩余4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18例, 女22例;年龄21~73岁, 平均年龄(52.00±8.15)岁。另选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健康组, 其中男38例, 女42例, 年龄18~77岁, 平均年龄(46.00±11.58)岁。三组间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操作方法 利用时间分辨方式的免疫荧光分析法(研究法)以及放射方式的免疫分析法(对照法)依次对所选患者以及健康体检人员的TSH、FT4、FT3予以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各项指标的比较进而得出分析结果, 检测试验包括:抗干扰、精确性、灵敏性等方面的试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种检测方法的检验精密度比较 研究法以及对照法对检测指标予以多次检验核对, 检测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种检测方法组间检测结果比较 研究法以及对照法对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以及健康组人员进行甲状腺功能方面的检测, 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种检测方法灵敏度的比较 用研究法以及对照法分别对批内的零标准指标进行检测核定, 次数为20次, 之后比较不同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度, 得出的结果是:时间分辨方式的研究法FT3、FT4、TSH的最低检测限度依次为:0.15 pmol/L、0.16 pmol/L、0.11 mU/L。放射方式的对照法FT3、FT4、TSH的最低检测限度依次为:1.13 pmol/L、1.88 pmol/L、0.26 mU/L。经数据比较可知研究法的灵敏度较高。
表1 不同检测方法的检验精密度比较[, n=200]
表1 不同检测方法的检验精密度比较[, n=200]
注:不同检测方法的检验精密度比较, P>0.05
检测方法检测指标批间批内浓度变异率(%)浓度变异率(%)研究法TSH(mU/L) 2.00±3.283.62 1.00±1.253.46 FT3(pmol/L) 6.00±0.134.04 6.00±0.053.31 FT4(pmol/L)23.00±1.044.8322.00±0.544.79对照法TSH(mU/L) 2.00±4.324.09 1.00±1.153.63 FT3(pmol/L) 6.00±0.023.59 5.00±1.293.38 FT4(pmol/L)22.00±2.085.0221.00±0.034.98
表2 两种检测方法组间检测结果比较
表2 两种检测方法组间检测结果比较
注:两种检测方法比较, P>0.05
方法组别例数TSH(mU/L)FT3(pmol/L)FT4(pmol/L)研究法研究组800.15±0.197.21±1.8821.03±3.84对照组4033.28±16.670.68±0.47 3.76±1.63健康组802.37±1.183.42±1.4612.52±3.72对照法研究组800.20±0.288.02±1.3820.13±4.76对照组4032.78±16.020.74±0.11 3.59±1.62健康组802.57±1.483.69±1.2811.57±4.28
2.4 两种检测方法抗干扰能力的比较 分别提取FT3、FT4、TSH中的血清成分, 将其分为4份依次加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 U/L、卵泡刺激素(FSH)25000 U/L、黄体生成素(LH)1000 U/L, 用研究法以及对照法进行抗干扰指标的分析, 得出的结果是:研究法的抗干扰能力明显优于对照法。
临床免疫检验中使用的荧光技术还有另一个医学名称叫做荧光素标记检验技术, 该技术通过荧光色素对机体中的抗原或者抗体予以标记, 并将其运用到免疫学的鉴定以及检测当中[2]。近几年临床免疫检验中的荧光技术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放射方式的免疫分析方法以及时间分辨方式的免疫荧光分析方法都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其中时间分辨方式的免疫荧光分析方法可以对酶以及同位素等物质进行标记, 并且不再受检测物中自然荧光的干扰[3]。本次研究免疫荧光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结果显示:研究法的灵敏度、抗干扰能力、检测精确性明显优于对照法,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免疫荧光分析方法的检测精密度高、检测结果精确性高、检测抗干扰能力强而且检测的灵敏度高, 与放射方式的免疫分析方法相比效果更佳,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1] 苏东梅.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析.中国医药科学, 2014, 6(3):187-189.
[2] 施丽娟, 张建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5(13):238.
[3] 刘爱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析.内蒙古中医药, 2013, 4(11):138-14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4.020
2015-04-01]
136200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