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影响的探析

2015-05-08 10:59王红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探析常规情绪

王红玲

施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影响的探析

王红玲

目的 探讨对不孕不育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干预后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方法 78例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 各39例。常规组采取单一专科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再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两组的抑郁评分, 对比两组的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组的HAMD总评分及各因子得分降低幅度比常规组明显要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抑郁率46.2%明显低于常规组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患者的病情, 采取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 临床意义重大。

心理护理;不孕不育;抑郁情绪

不孕不育, 是两个概念的合称。不孕就是育龄夫妇性生活正常, 且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在2年以上女方却未受孕的病变, 该病的发生率大约在10%~15%。不育则是女方妊娠过,但因流产、死胎等因素造成未获得活婴儿的病变(男方原因造成女方不受孕的称为男性不育)。研究表明, 不孕不育患者往往会产生抑郁、不安、焦虑等负性情绪, 为探寻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的方法[1,2], 本文通过对2012年6月~2013年9月78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6月~2013年9月78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 各3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不孕不育的诊断标准, 且均不存在严重的心脑血管、肺、肝及肾功能的不全、精神性疾病和依从性不佳者。年龄22~41岁, 平均年龄(28.6±4.1)岁, 结婚年限2~15年, 平均年限(3.8±2.9)年。其中, 原发性和继发性不孕分别为21例和57例;53例进行过人工受精, 25例进行过试管婴儿。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采取单一专科护理, 包括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和方式等方面的护理和指导。

干预组: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 施行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做好:①和谐的护患关系。医护人员要积极、有效的和患者交流和沟通, 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 包括有无流产史、生活方式、家庭情况等, 并认真倾听患者的内心想法, 消除患者的顾虑, 语言上要委婉, 语气要和善;②不孕不育健康教育。在开导患者的基础之上, 进行不孕不育相关知识的教育,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积极生活方式, 消除其顾虑, 树立治疗信心;③亲人朋友的支持。要鼓励患者的亲人朋友多理解和开导患者, 消除患者的家庭压力和精神负担。

1.3 观察指标 应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所有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情绪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抑郁评测情况 通过护理干预后, 干预组和常规组的HAMD评分比干预前均有降低, 但干预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比较分)

注:同组与干预前对比,aP<0.05;与常规组对比,bP<0.05

组别例数精神性抑郁躯体性抑郁HAMD总分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组3912.7±7.2 5.8±4.2ab12.9±6.5 7.5±5.3ab26.2±12.3 11.2±6.4ab常规组3913.5±6.710.2±4.8a13.2±6.310.5±5.4a26.4±11.921.3±7.8a

2.2 抑郁程度改善情况 通过护理干预后, 干预组:轻度抑郁、中度抑郁及重度抑郁分别是:13例、4例、1例, 抑郁率为46.2%;常规组分别是15例、7例、4例, 抑郁率为66.7%, 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不孕不育是当前临床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 会给患者及其配偶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压力。尤其是在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治疗而未取得预期效果, 更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伤害,进而产生抑郁、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3], 而这些情绪又会影响到机体的内分泌和精神紊乱, 加重不孕不育的病情。所以, 要对不孕不育患者采取积极、系统、针对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比常规组的评分要低, 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干预组的抑郁率(46.2%)也明显低于常规组(66.7%), 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可以看出, 对于不孕不育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①心药还需心药医, 所以首先要消除患者的顾虑、担心, 医护人员要积极和患者沟通, 缓解的忧虑, 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②要让患者充分认识到不孕不育相关知识, 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③还需要有家庭的支持,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同时, 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定期进行检查和治疗,并向患者详细讲解相关的治疗方案和具体的措施, 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 采取针对性、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良好的改善不孕不育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改善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最终提高受孕成功率, 临床意义深远。

[1] 葛琪.施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影响的探析.求医问药, 2013, 23(6):144-146.

[2] 罗菊周, 李国芸.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12, 11(7):201-202.

[3] 杜蕾.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11):169-17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177

2014-12-02]

466000 周口市川汇区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探析常规情绪
常规之外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月山八极拳传承探析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VR阅读探析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