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和康复护理

2015-05-08 07:30冯坡颜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5期
关键词:痛风性血尿酸关节炎

冯坡颜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和康复护理

冯坡颜

目的 观察冷疗、自拟中药方外敷的中医疗法、西药口服配合康复护理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4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尼美舒利胶囊、别嘌醇片、碳酸氢钠片口服)配合常规一般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冷疗、自拟中药方外敷的中医疗法配合康复护理,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尿酸治疗后均比治疗前下降,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观察组血尿酸下降更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康复护理能提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 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康复护理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指尿酸钠盐在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以结晶形式沉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 主要表现为起病急、多夜间发作、关节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等。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群饮食结构改变, 痛风患病率明显上升, 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科采用冷疗、自拟中药方外敷的中医疗法及西药配合康复护理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21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 均长期进食高热量、高脂肪及辛辣食品, 病变部位第1跖趾关节28例, 踝关节8例, 其他关节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1例。对照组中男18例, 女3例;年龄38~63岁, 平均年龄(44.72±6.09)岁;病程0.2~6.0年, 平均病程(1.88±3.31)年。观察组中男19例,女2例;年龄40~66岁, 平均年龄(45.11±6.96)岁;病程0.8~8.0年, 平均病程(2.15±3.29)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采用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标准[2]:①急性关节炎发作>1年并在24 h内达到高潮;②急性炎症局限于个别关节;③整个关节呈暗红色;④第1跖趾关节肿痛;⑤单侧跖关节急性发炎;⑥有可疑证实的痛风结节;⑦高尿酸血症;⑧非对称性关节肿胀;⑨发作可自行终止。至少具备以上选项中4项, 并排除继发性痛风性关节炎, 可以确诊为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西医治疗(尼美舒利胶囊、别嘌醇片、碳酸氢钠片口服), 具体如下:给予患者口服尼美舒利胶囊、别嘌醇片各0.1 g/次.2次/d;碳酸氢钠片0.5 g/次.2次/d。配合常规一般护理。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冷疗、自拟中药方外敷的中医疗法配合康复护理, 具体如下。

1.3.2.1 冷疗 用大毛巾包裹化学冰袋持续冷敷患处6 h/次.2次/d, 使用冷疗时随时观察患者局部皮肤的血循环情况, 并询问患者有无麻木感, 防止用冷过度, 夏天2~3 h、冬天3~4 h更换冰袋1次, 以达到有效冷敷目的。

1.3.2.2 中药外敷 本院自拟中药方:生大黄、姜黄、白芷、三桠苦各15 g, 黄柏、天花粉各30 g,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天南星各6 g;打成细粉末, 加入凡士林、蜂蜜、开水调和成膏状, 平铺于胶布上, 厚约0.5 cm, 宽约15 cm, 长约20 cm, 冷敷于患处(皮损处慎用), 每贴药敷6 h后取下, 用凉水擦拭干净.2次/d。敷药期间随时询问患者感受, 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局部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及药物固定情况,如有不适及时拆除。冷疗与中药外敷交替进行。两组均治疗7 d后比较疗效。

1.3.2.3 康复护理

1.3.2.3.1 体位护理 急性期患者疼痛剧烈, 嘱患者卧床休息, 患肢抬高制动, 盖被予支起勿压患处, 以减轻疼痛.72 h关节疼痛缓解后方可下床活动, 注意防跌倒。

1.3.2.3.2 服药护理 指导患者饭后正确服用药物, 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如有无恶心、腹痛、大便秘结等,用药后症状是否好转, 及时向医生反馈。

1.3.2.3.3 饮食调护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饮食调护尤为重要, 饮食控制不好, 疾病难以治愈。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时,患者多为实证, 应劝导患者饮食宜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低脂、低蛋白、低嘌呤食品, 如冬瓜薏米瘦肉汤、葛根汤、丝瓜、萝卜、土豆等, 忌老火汤、火锅、动物内脏、海鲜、酒及辛辣刺激之品。因为辣椒、胡椒、花椒、生姜等均能兴奋植物神经, 诱发痛风;酒精可使体内乳酸和酮体堆积, 抑制尿酸排泄, 易诱发痛风, 特别是啤酒含有大量的嘌呤, 可使血中尿酸增高, 建议不要饮用;脂肪可阻止尿酸盐的正常排泄, 急性期时尤应控制摄入。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 每天饮水量2000~3000 ml, 可多饮苏打水、栀子水、芦根水、丝瓜络玉米须水或西瓜汁等, 以促进尿酸排除、碱化尿液。

1.3.2.3.4 运动疗法 疼痛缓解后指导患者进行四肢关节的主动屈伸运动及各种有氧运动, 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以保持肌肉的强度, 减轻或控制体重, 预防关节痛风石的形成。

1.3.2.3.5 生活起居 患者因疼痛行动不便, 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 在生活上给予帮助, 如送饭、水、药、便器等,把患者的日常用品放在便于取用之处;如不习惯床上解二便者, 可用轮椅推送患者, 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叮嘱患者鞋袜勿过紧、过小或过硬, 避免足部损伤。床单及衣被要保持整洁无皱褶。生活中注意避免受冷、过度劳累、进餐过饱等诱发因素。

1.4 疗效评定标准[3]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有关标准拟定。显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 关节功能基本恢复, 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有效:关节疼痛、肿胀减轻,关节功能及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无效:关节疼痛、肿胀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比较 两组血尿酸治疗后均比治疗前下降,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观察组血尿酸下降更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比较±s, μmol/L)

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比较±s, μ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21557.5±43..278.6±31.2a对照组21548.3±41.8345.3±46.5 t -0.623-7.986 P>0.05<0.05

3 讨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祖国医学的“痹症”之“风湿热痹”的范畴。是由于患者素体阳盛或阴虚有热, 感受外邪之后易从热化, 或因风寒湿痹日久不愈, 邪留经络关节, 郁而化热,以致出现关节红肿疼痛、发热等症, 而形成热痹。如《金匮翼·热痹》说“热痹者, 闭热于内也……, 脏腑经络, 先有蓄热,而复遇风寒湿气客之, 热为寒郁, 气不得通, 久之寒亦化热,则痹熻然而闷也”。治疗宜“清热解毒、祛湿泄浊、散瘀通络”。本院自拟中药方外敷, 方中黄柏、生大黄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散瘀软坚、消肿止痛之功效; 姜黄性温,味辛、苦, 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效;白芷性温、味辛, 具有散寒通窍、祛风止痛、消肿排脓、燥湿之效;苍术、厚朴、陈皮性温, 味辛、苦, 具有行气、燥湿祛风之效;天南星性温, 味苦、辛, 具有燥湿祛风、消肿散结之效;甘草性平、味甘, 具有清热解毒, 缓急止痛之效;天花粉性甘、微苦、微寒, 清热生津, 消肿排脓, 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4];三桠苦性凉、味苦, 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之效;诸药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大黄的泻下作用对清除摄入过多嘌呤食物的患者来说, 能起预防痛风发作的作用[5]。同时,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生大黄能使血管通透性降低;黄柏在体外对多种皮肤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6], 能增强血流量及促进血尿酸排泄[7]。诸药合用外敷, 不仅起到保护病变部位的作用, 而且能够使药物直达患处, 迅速缓解局部炎症反应, 提高疗效[8]。《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故中药宜冷敷。本科还配合化学冰袋冷敷局部, 利用冷使局部皮肤血管收缩, 血流减少、减慢, 降低细胞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活力, 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 明显减轻了局部组织水肿的程度;利用冷抑制细胞活动, 降低了神经末梢的敏感性, 从而明显减轻了患者局部疼痛, 使患者舒适度增加。故冷敷治疗可明显减轻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水肿程度, 缓解疼痛症状[9]。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作者为患者实施康复护理, 提供优质的护理, 使护患关系融洽, 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提高;研究中有95%的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中医亦云“三分治疗, 七分护理”。由此可见,康复护理在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本研究可知, 中西医结合配合康复护理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纯用西医治疗, 能迅速减轻患者的痛苦, 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总之, 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康复护理能提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 促进患者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贾友均.痛风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医临床研究.2014.6(8):86-87.

[2]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3.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1.

[4] 林松青, 彭力平, 姚志城.解毒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8):28-29.

[5] 赵用, 马宝东, 陈岩松.清碧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10):2275-2277.

[6] 绍霞.黑敷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观察与护理.常州实用医学.2011.27(5):333.

[7] 王文莉.90年代痛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中医药研究.1995.2(5):58-60.

[8] 王冰如.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重庆医学.2008.37(10):1043-1055.

[9] 陈蔚.金黄散加压冷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中国康复.2013.28(1):1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5.158

2015-06-23]

512026 广东省韶关市中医院骨伤科

猜你喜欢
痛风性血尿酸关节炎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彝药“我思”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