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疗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2015-05-08 07:30吴雪娇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5期
关键词:牛磺酸苦参心肌炎

吴雪娇

三联疗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吴雪娇

目的 研究并分析黄芪+苦参+牛磺酸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80例接受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患者, 按所采用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黄芪+苦参+牛磺酸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的A组与常规西药治疗的B组, 各40例。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 ST-T心电图改变情况和房室传导阻滞情况均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单纯西药治疗相比, 采用黄芪+苦参+牛磺酸三种中药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不仅临床效果显著, 而且不良反应少, 安全可靠, 值得重视。

黄芪;苦参;牛磺酸;病毒性心肌炎;西药治疗;不良反应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多以西药注射或口服治疗为主, 但随着病毒耐药性的增强以及长期使用西药进行治疗不仅临床效果一般, 而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较多。黄芪+苦参+牛磺酸三联药物治疗手段的出现不仅克服了常规西药治疗不良反应多的问题, 而且临床研究表明, 其治疗效果也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1]。本院就两种不同治疗手段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具体探究, 同样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80例病毒性心肌炎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心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其中男50例、女30例。依据给予每例患者治疗药物的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A、B两组, 各40例。其中, A组男24例、女16例, 年龄40~66岁, 平均年龄(49.8±5.4)岁;B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1~67岁, 平均年龄(51.1±5.2)岁。两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病情、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对患者行1次/d的静脉注射。一般采用10%的氯化钾注射液(10~12 ml), 并在注射液中掺以6 U的胰岛素,将二者均注入500 ml葡萄糖溶液中(5%浓度)一并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同时, 令患者口服泛奎利酮(18~20 mg)以及维生素C(200 mg/次), 分早中晚3次口服[2]。

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黄芪+苦参+牛磺酸三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一般是在上述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40~45 g的黄芪注射液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 连续滴注14 d。同时令患者口服中药制剂的黄芪(12~15 g)、苦参(4.5~9.0 g)冲剂, 以及0.2 g/次的牛磺酸片, 均早中晚3次,口服药物连续用药不得少于3个月。

观察并分析A、B两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后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心电图ST-T改善情况均得到改善, 但A组改善程度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

表 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n)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A组40例患者出现恶心、干呕等胃肠不良反应的例数共有3例, 另有1例患者出现泛奎利酮过敏症状, 而B组共计6例患者出现肠胃不适症状, 另有5例患者出现泛奎利酮过敏症状,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和27.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单纯的西医药物治疗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手段, 尽管对初次住院治疗的患者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对于病程长且病情严重的患者单纯西医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而且疗程长、费用高、恢复慢, 这主要是由现阶段未发现针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特效抗病毒药物所致。近年来,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点, 且取得了较佳的疗效[3]。

此次本院采用黄芪+苦参+牛磺酸三种药物辅以常规西医药物治疗, 对A组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了三联法综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并对比单纯西医药物治疗的B组二者无论从总有效率方面(A组90.0%、B组72.5%), 还是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A组10.0%、B组27.5%)或是心电图ST-T、房室传导阻滞改善情况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因病毒感染而引发人体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 在中医上该病症归于因外邪入侵心悸而引发的“胸痹”、“温病”等症。中医治疗主要以驱邪固本、清热解毒以及祛湿排毒、益气养阴为主。黄芪作为最为常见的中药之一不仅具有保肝利尿功能, 而且具有驱邪固本、补气降压的功效, 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具有很好的抑制感染和抗心力衰竭功效。而苦参则以其清热燥湿、利尿排毒的功效能够促进心律失常, 并对患者心血管系统起到良好的保护功效。牛磺酸片不仅具有清热、镇痛的功效, 而且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 并且该药物能够促进脂溶性维生素、激素的吸收, 能够有效抑制患者血小板的凝聚, 保护患者的心肌细胞[4]。

总之, 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三联法药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不仅临床效果显著, 而且不良反应率低, 值得重视。

[1] 刘胜贤.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00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302-1303.

[2] 席忠新, 乔树人.长程黄芪口服液治疗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6):629-630.

[3] 高玉婷.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16):5-6.

[4] 郝军生, 周璐璐.用黄芪、苦参联合牛磺酸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研究.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8):162-16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5.092

2015-07-01]

459000 济源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

猜你喜欢
牛磺酸苦参心肌炎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牛磺酸真有用吗?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牛磺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牛磺酸, 猫和人都需要的营养素
大剂苦参治不寐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牛磺酸联合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