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的全程指导

2015-05-06 22:32张肖芹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5年3期
关键词:吸铁石小脚丫经验

张肖芹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既强调幼儿自身探索、操作的主体地位,又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科学探索活动是较常见的活动形式,教师如何在各环节中做好有效的指导?通过实践与研究,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做法:

一、初始阶段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幼儿探索的动机,以任务的形式向幼儿提出问题,让幼儿明确任务,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兴趣是探索和学习的原动力,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是开展科学探索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它不仅能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而且能使学习成为快乐之事。

如小班探索活动“有趣的吸铁石”,教师用变魔术的手法吸引幼儿:“这些小动物要去森林里玩,我有一个好办法能让他们动起来。”随之将吸铁石放在“森林”背景后面,用吸铁石吸住小动物,使小动物动了起来,并提出问题:“小动物为什么会走路呢?”“原来小动物后面有回形针,吸铁石吸住回形针,使小动物动了起来,所以吸铁石和回形针是好朋友。”幼儿获得了这样的经验以后,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操作材料:吸管、水彩笔、固体胶、夹子、发夹、剪刀等,让幼儿去尝试吸铁石和哪些材料是好朋友,能够把这些材料吸起来。

又如中班科学活动“水不见了”,教师出示一个有盖的杯子和水,并把水倒进杯子了,把杯子口朝下倒放,同时向幼儿提出问题:“刚才的一杯水到哪里去了?毛巾把水变到哪里去了?是不是水被毛巾吸掉了?”引发幼儿进行讨论,同时提出挑战任务:“棉花、纸、水果泡沫网、纸巾等材料,是不是也能把水吸收掉?”带着老师的问题,幼儿自主地去选择这些材料进行尝试。

可见,在科学探索活动初始阶段,教师通过变魔术、情景表演、问题导入等形式,对幼儿提出了探索挑战的新任务,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从而引发他们进行尝试和探索。

二、实施阶段

通过自身的活动进行学习,这是3-6岁幼儿学习的特点,幼儿科学教育重视幼儿的自主建构,无论是集体的正规性科学活动,还是幼儿自由选择的非正规性科学活动,都离不开物质材料的提供,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幼儿学会了探索的思路和方法,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直接感受体验

英国自然学家、教育家赫胥黎曾经说过:“所有真正的科学都是从经验开始的。”科学探索活动中为幼儿感知、操作、学习提供丰富的材料,合理的空间,充足的时间,便是为幼儿的感知、操作活动创造了条件,使幼儿在自由的气氛中,做自己想做的事,看见什么去试一试,操作一下,并获得一些直接经验。

例如:在小班“可爱的小脚丫”探索活动中,教师请幼儿看看、摸摸、说说自己的小脚丫,幼儿不仅用眼睛看自己的小脚丫是什么样的,还揉揉摸摸小脚丫有什么感觉。此外,教师又让幼儿在教室的地板上、室外的水泥地和海绵垫上走走、跳跳、跑跑,使幼儿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获得了有关脚的感性经验,感受到在不同质地的材料上活动的柔软感、疼痛感、舒服感,最后获得对自己小脚丫较全面的认识。

又如在大班活动“水变干净了”中,教师通过小实验激发起幼儿把水变干净的愿望,并出示了小毛巾、沙子、棉花、脏水、漏斗等材料,同时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中,哪些材料可以把水变干净?”有的幼儿选择了沙子进行过滤,但他们很快发现,在漏斗中加入沙子后过滤脏水是不可能的,沙子会随着水的流入而从漏斗中流出。这时幼儿会去思考:怎样让沙子既能过滤水,又不至于被水冲走?于是就引发出了多层过滤。这个能改变“结构”的沙子为孩子新的发现提供了基本条件,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帮助他们积累了“多层过滤能使脏水变得更干净”的科学经验。

由此可见,在探索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运动觉等去接触、感知周围物质世界,同时提供反复多次感受的机会,培养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客观事物,感知各种事物属性的能力,从而积累科学经验。

(二)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探究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观察幼儿的探究行为,在必要的时候提出发散性问题,间接引导幼儿,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索,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探索,从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在中班探索活动“奇妙的管子”中,教师带领幼儿发现了光能够穿越直管的现象,紧接着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手电筒的光想去弯管里旅行,它们能不能成功地穿越弯管呢?细细的线能成功地穿越弯管吗?为什么系有螺帽的丝线、嘴巴中哈出的气能穿越弯管,而铅笔和手电筒的光不能呢?”一系列问题为幼儿的挑战和探索提供了支撑,他们两人一组进行了尝试,终于得出了“系了螺丝帽的线能很方便地穿越弯管,嘴巴中哈出的气能穿越弯管,而铅笔和手电筒照出来的光都不能穿越弯管”的结论。

在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们发现教师只有真正了解幼儿的想法才能提出有效的问题,我们也深感教师提问技术的重要性,不同问题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通过提问可以使幼儿发表不同的见解,加强沟通与交流;通过提问也能让幼儿深入思考问题,从而引导幼儿思考的方向,使幼儿的探究深入持久下去。

(三)鼓励幼儿在操作中交流——支持幼儿共同学习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不取决于客体,也不取决于主体,而取决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在探索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开拓思路,启发联想,将自己个体的经验转化为集体的经验,共同学习,这样幼儿的学习潜能才能被发掘。

如中班活动“有趣的转动”中,孩子们一边尝试着将身边各种物品(如笔、小风车、书本、光盘等)进行转动,一边就得出了相关的经验——转动和力有关,可以用拧、搓、甩等方法使物体转动起来;同样的物体还有不同的方法可以转动它,风车还能用嘴吹,人带着风车跑动以及用手拨动的方法。这些零星的经验在彼此的交流中分享着,最后又回归到生活中常见的转动现象,从而使幼儿获得了更辩证和科学的关于转动的相关经验。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支持幼儿间的交流与表达,以足够的耐心和积极的态度倾听幼儿的发言,理解幼儿表达的想法,发现幼儿表达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支持。同时运用简洁明了的记录、多媒体设备等,帮助幼儿通过表达交流引起共鸣,再现操作过程,提高幼儿表达的丰富性。

三、交流分享阶段

在幼儿的探索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幼儿总结活动中的做法,思考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成果,从别人的做法中得到启示。采用集体或小组的形式交流自己的做法,引导幼儿自我评价;可以采用过程演示法,说明探索过程,与大家分享经验;也可以采取作品展示法,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绘画作品、照片等,帮助幼儿梳理科学经验。

例如中班活动“蛋宝宝站立起来”中,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用各种方法让蛋宝宝站立起来,如可以靠在旁边的物体上;可以为蛋宝宝搭建一个站立起来的支撑架;还可以用柔软的材料为蛋宝宝做一个“窝”使它站起来。在分享交流环节,每个幼儿都介绍了让蛋宝宝站立起来的方法,而其他幼儿认真倾听,提疑问、意见,在这样的互动式交流中,不仅发现了别人的好方法,同时也能对自己的方法进行了反思,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间形成了思维的碰撞,产生出新的思维火花。在此过程中,教师也不断丰富幼儿的描述性词语:如倚靠、柔软、支撑等,发展幼儿的评议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指导幼儿分享同伴经验,了解同伴看问题的角度和与自己不同的想法、做法,促进幼儿概念和思维水平由低到高不断发展。

科学探索活动中,幼儿成为了主动的探索者和学习者,他们发现着身边的科学,探索着科学的奥秘,对科学充满了好奇。而教师正确的指导和引领,将会让更多的幼儿都成为科学的朋友。只有教师采取适时、正确的指导,才能促进幼儿主动地学习,才能使幼儿获得科学经验,从而为将来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吸铁石小脚丫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两个愿望
好玩的吸铁石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会破案的吸铁石
我最喜欢吸铁石
小脚丫斑马线
吸铁石
奔跑吧,小脚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