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倒逼下的盈利模式转型与服务功能提升———基于中国商业银行盈利结构差异的国际比较

2015-05-06 03:03成力为张东辉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功能

成力为,张东辉,魏 来

(大连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辽宁 大连116024)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面临两个倒逼:第一,经济结构调整倒逼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提升,要求其盈利模式由动员储蓄高度有效的基础功能发挥主导作用,拓展到配置资金核心功能发挥主导作用,并为进一步拓展资源再配置、财富再分配、信息生产与分配、分散风险等派生或衍生性功能、延伸服务链条、实现功能升级奠定基础;第二,利率市场化导致利差收窄,倒逼商业银行通过提升表外业务收入和进行综合化经营两个途径来探索新的盈利结构。在经济增长换挡、结构调整阵痛与前期刺激性政策消化在同一时间重合叠加的条件下,过去积累的风险陆续爆发,一些企业和担保公司资金链断裂,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受到极大挑战。而金融结构单一、资本市场发育迟缓、利率市场化倒逼商业银行盈利结构调整并不必然导致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提升,可能进一步加剧资金脱离实体经济空转。这又会加大实体经济资本配置低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需要更多的净利差补偿。如何把商业银行盈利结构调整与其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提升有机结合,避免利率市场化中“脱实向虚”的倾向,是中国商业银行提升自身竞争力并确保盈利模式可持续的关键,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保障。

一、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层次对盈利模式的内生决定机制

金融体系创造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贡献实体经济产出;二是作为现代经济配置资源的核心,其高效运转可以改善实体经济的投融资效率,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1]。在商业银行的微观运营层面,利率市场化导致利差收窄,会倒逼商业银行通过提升表外业务收入和进行综合化经营转型两个途径来探索新的盈利增长模式;在宏观经济运行层面,实体经济结构转型企业面临越来越难的经营困境,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难以保障,许多企业都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中国,商业银行无论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现代经济配置资源的核心,其盈利模式的转型在多大程度上成功,能不能处理好提高效率与控制风险之间的平衡,最终取决于其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主导功能能不能提升和拓展。

金融发展理论关注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经过了“金融规模观—金融结构观—金融功能观”的演变过程。金融功能观认为,相对于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形式而言,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具有相对稳定性,它很少随时间和地域范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2]。

Levine(2002)强调金融服务的职能,进一步将金融系统功能划分为五个子功能:(1)动员储蓄;(2)配置资源;(3)监督管理者,改善公司治理;(4)交换、规避、分散和聚集风险;(5)便利商品、服务和金融合约的交换。认为,从金融功能视角强调金融发展可以将分析焦点放到怎样去创造一个具有良好功能的银行和市场上[3]。国内林毅夫等(2003)将金融功能高度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资金动员,二是资金配置,三是分散风险[4]。白钦先(2005)从货币的促进价值运动降低交易成本及风险规避功能角度,进而扩展到金融的功能,将金融功能划分为服务与中介的基础功能,经济调节和风险规避的资源配置主导功能,资产重组、公司治理、资源再配置、财富再分配、信息生产与分配、风险分散等派生或衍生性功能[5]。现有金融发展理论强调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关注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在对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鼓励创新和甄别与管理创新项目的风险,对信息处理和风险分摊机制方面存在功能上的差别,对其形成的法律渊源[6]、社会规范[7]、文化和宗教[8]进行了深入分析。但忽略了实体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征和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的位置对金融功能的需求和对金融发展的根本推动作用,而前述法律渊源、社会规范、文化和宗教只是这种推动作用能否实施的外在条件。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金融规模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这时金融部门动员储蓄的基础功能在经济增长中发挥关键作用,银行在这一功能上有明显优势,在金融体系中占优;但经济发展具备一定规模,人均收入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十分重要时,强调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结构匹配,即银行信贷资产在不同规模银行间的分布与产业内不同规模企业的分布匹配,金融资产在银行和股票市场之间的分布与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间的结构匹配就十分重要。金融部门配置资本的核心功能在经济增长中发挥关键作用,倒逼商业银行由动员储蓄的基础功能发挥主导作用到配置资本核心功能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功能升级。随着经济增长中新兴产业出现或者传统产业的部分核心技术处于世界技术前沿面,实体经济规避和分散风险的需求增加,资本市场开始发展、金融体系规避与分散风险的功能逐步加强;当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业并居世界领先地位时,在经济增长中起主要支撑作用的新兴产业崛起或传统产业核心技术掌控增加,在世界技术前沿面上进行突破性创新面临的巨大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要求金融部门拓展资产重组、公司治理、资源再配置、财富再分配、信息生产与分配、风险分散等派生或衍生性功能,在这些功能上有明显优势资本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凸显,地位日趋重要。

利率市场化改革倒逼商业银行提升表外业务收入和进行综合化经营转型两个途径来探索新的盈利增长模式时,不能够违背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特征,也不能够脱离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层次。

为了反映不同国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特点及背后金融功能层次的差异,本文计算了2006—2012年中国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俄罗斯、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匈牙利等转轨国家的资产规模排名前20名商业银行的平均盈利结构(表1)。可见,至今为止发达国家与一些转轨国家都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但盈利模式还是存在差别:第一,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服务功能相对齐备,服务链条较长,除一些传统的利息业务、表外业务外,交易与衍生品业务、其他收入占营业收入比较高。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核心技术均处于世界技术前沿面上,开拓型技术创新所面临的巨大技术风险、市场风险需要相应的金融工具规避和分散,完善的资本市场帮助商业银行提升了规避与分散风险的功能、延长了服务链条。第二,转轨国家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较高。2006-2012年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各国前20家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为55.76%,俄罗斯、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利亚、捷克、匈牙利各国前20家商业银行的平均占比为64.98%;净费用及佣金占营业收入比例,4个发达国家各国前20家商业银行平均为24.52%,6个转轨国家平均为19.22%;交易与衍生品净损益占营业收入比例4个发达国家平均为10.29%,6个转轨国家平均为8.91%。第三,比盈利结构差距更大的是两种不同类型国家商业银行的净利差与净息差,2006-2012年等4个发达国家各国前20家商业银行净利差、净息差的平均水平为1.28%和1.47%的水平,但6个转轨国家商业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为4.49%和4.38%。转轨国家中商业银行改革较有成效的波兰、捷克,2006-2012年商业银行净利差、净息差分别为2.8346%和2.9680%,2.4334%和2.5884%,但俄罗斯、保加利亚、罗马利亚、匈牙利则保持着较高的净利差、净息差(见表2)。

表1 2006年—2012年各国前20家商业银行收入结构

发达国家与转轨国家、转轨国家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盈利结构、净利差和净息差的差异反映了其银行效率及配置资源核心功能的差异,这种差异与这些国家的金融结构与市场机制的健全程度密切相关。发达国家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功的转轨国家,其金融结构比较合理。商业银行与证券市场的结构、银行体系内部结构与实体经济对金融发展的需求结构匹配,健全而有效的市场机制减少了不同市场间、本外币之间的套利机会,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盈利结构转型提升了表外业务收入和综合化经营能力,银行配置资金的深度和广度有所拓展,降低了融资成本。但俄罗斯利率市场化改革并不成功,利率未能有效调节社会资金和资源的有效配置,金融秩序比较混乱,企业(包括大量的优质企业)得不到银行贷款。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大量资金涌向证券市场和外汇市场,投机活动猖獗。利率的形成与变化并不是由货币市场借贷双方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市场化没有促进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提升。

表2 2006年—2012年各国前20家商业银行盈利指标均值及标准差系数

二、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特征与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层次

(一)生息资产规模扩张快、净利息收入占比高,动员储蓄的基础功能极为有效

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规模不同、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不同,各国前20家银行的总规模并不具备可比性,但各国前20家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则相对可比,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商业银行发挥主要作用的功能与其他国家不同。

中国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高,其盈利模式高度依赖动员储蓄的基础功能。表3给出了2006—2012年各国排名前20家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由该表可以看出:发达国家银行业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一般在50%~60%左右,转轨国家该比例比发达国家略高,大多集中在60%—70%之间,而中国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各年均值达到86.10%。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转轨国家相比,这一数值均处于较高水平。中国监管部门为了约束单体银行过度依赖一般存款之外的非稳定资金来源的不审慎行为和过度放款行为,主要采用贷款额度与存贷比指标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控制。这意味着中国的商业银行要贷款,必须先吸收存款。这促成了商业银行经营战略上“存款立行”导向和规模竞争策略,把商业银行动员储蓄的基础功能发挥到极致,支撑着以净利息收入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盈利模式。因为,净利息收入取决于净息差与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与其他国家商业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与净利差并不特别高。2006年—2012年中国前20家商业银行净息差平均值为2.64%,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1.47%)而远低于转轨国家平均水平(4.38%)(见表2)。在净息差不特别高的条件下,净利息收入增长主要来源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在存贷比约束下又主要取决于存款规模。为了吸收更多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在经营目标上主要关注经营规模和市场占比,吸收存款不计成本,发放贷款不注重风险;在机构布局上,拼命设网点、铺摊子,招兵买马、盲目追求分支机构扩张;在内部资源配置和绩效考评上也普遍向存款倾斜,揽存多的员工奖励就多,规模大的支行行长升迁就快。有的银行甚至把能够带来多少存款作为任命干部的标准;在贷款投放上也倾向于把信贷资源投向有利于派生存款的领域,通过各种方式带动结算资金留存,甚至催生了一系列资金掮客“买存款”揽储文化现象[9]。这些现象在其他国家是极为罕见的,依靠上述一系列揽储竞争战略和揽储文化中国商业银行把动员储蓄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表3 2006年—2012年各国前20家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单位:(%)

即使面临美国金融危机,中国商业银行生息资产规模仍然稳定增长,动员储蓄基础功能十分稳定。2006—2012年各国排名前20家商业银行总生息资产及增长率为:美国3.08%,英国4.20%,法 国5.22%,日 本10.81%,俄 罗 斯23.45%,波兰8.02%,保加利亚14.24%,罗马利亚12.95%,捷 克9.06%,匈 牙 利3,34%,中 国15.03%。发达国家除日本外生息资产规模的扩张速度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转轨国家除匈牙利外生息资产规模的扩张速度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中国生息资产规模的扩张速度仅次于俄罗斯居第二位。但与俄罗斯和其他转轨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同,这些银行生息资产规模的扩张除2010年增长速度放慢外,各年都稳定增长,没有大起大落,更没有出现负增长,这是其他10国家所没有的特征。

(二)高收益率、但净息差与净利差比发达国家大,资本配置核心功能较低

根据本文前面计算了2006—2012年各国排名前20家商业银行的盈利指标均值及标准差系数(见表2)可见:

与其他转轨国家一样,中国存在较高的股东权益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但并不代表较高的资本配置功能和效率。危机前转轨国家的商业银行股东权益收益率与发达国家差别不大,但危机后转轨国家商业银行股东权益收益率普遍高于发达国家,这表明发达国家与转轨国家的经济周期并不完全同步。在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随经济结构变化进行深度调整时,大多数转轨国家商业银行的深度调整滞后。宽松的美元政策、充足的国内货币供给,给这一时期转轨国家高股东权益收益率和高资产收益率提供了客观条件。另外,转轨国家共同存在:第一,资本市场不发达、商业银行的门槛较高,更容易创造来自市场准入壁垒、利率上限和竞争限制的垄断租金;第二,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提供的“无形资本”及其所承担的风险因素的补偿。中国前30多年经济改革包括商业银行的改革一直都是渐进并“自上而下”推动的,为了确保商品市场改革的顺利进行,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占绝对垄断地位的条件下,国家通过风险承担承诺、隐性担保换取国有银行为经济稳定增长、改革稳步推行提供巨额的金融支持。由于隐性担保下的资产规模扩张极少关注资金在跨时配置中存在的风险,而且这些风险在当期会计收益中也无法显示。因此,较高的股东权益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并不代表较高的资本配置功能和配置效率,而可能成为未来的潜在风险。Sapsford(1997)对东南亚危机的研究显示:就信贷与GDP之比指标看,1995年日本是美国的3倍、马来西亚和泰国是美国的2倍。这种过渡依赖信贷扩张所导致的资本配置低效既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它也扩大了危机本身的损失和危害程度。2001-2005年低利率导致了美国的信贷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也成为引致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2012年中国广义货币占GDP的比例为187%,是美国的2.13倍,2014年中国金融信贷总额占GDP的比重已达到251%。信贷规模高速扩张在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也产生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在2013年调查的39个产品中,有21个产能利用率低于75%,这些都会增加商业银行未来的风险,是资本配置功能低的表现。

中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净利差低于发达国家一般水平,反映了二者配置资本、规避风险等核心功能的差异。净利差反映了金融中介在资源配置中的交易成本、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管理能力以及效率损失。转轨国家净利差与净息差普遍高于发达国家,说明二者贷款质量、流动性及资产管理、抵押资本充足率、利率波动和市场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一差异背后又折射出商业银行规避风险、配置资本等核心功能的差异(见表2)。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功能内生于节约交易费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市场需要,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净利差与净息差缩小的过程,也是商业银行降低经营费用来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的过程,这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提高运行效率和资本配置功能。转轨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了利率市场化、银行私有化进程,虽然银行体系发生了很大变革,但并没有完全改变低效率和市场的竞争条件,规避和管理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的能力仍然比较低,需要靠较大的净利差与净息差维持收益水平。2006-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的净利差与净息差比其他转轨国家低,但仍然高于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反映了二者背后配置资本、规避风险等核心功能的差异。长期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功能并不内生于市场自发性需求,而主要是最大限度地服务国家偏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租金效用的最大化。因此,较大的净利差与净息差下国家对银行隐形担保,商业银行偏好大项目、国有企业和政府项目时不计风险,减弱了商业银行节约交易费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激励,银行配置资本的核心功能没有得到相应的拓展。

表4 2006年—2012年各国前20家商业银行股东权益收益率、权益占总资产的比表

(三)非利息收入占比低,风险分散等派生或衍生性功能缺乏

由前面计算了各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占比均值及其标准差系数(表1)可以看出:

一是中国商业银行净费用及佣金在营业收入占比低,其风险分散的功能较弱。对于传统贷款业务的银行,利用广泛分布的网点网络、支付结算系统和电子渠道,提供各类机构和个人汇兑、结算和资金托管等服务,或面向证券、保险等机构开展代销业务,延长了商业银行的服务实体经济的链条,是商业银行服务功能提升的表现。通过增加不同环节产品的交叉需求和同一环节多渠道的协同服务分散风险,拓展了银行风险管理的功能。中国前20家商业银行都是传统贷款业务为主的银行,只有11.62%的营业收入来自于净费用及佣金,大大低于发达国家24.52%的平均水平和转轨国家19.22%的平均水平,这11个国家中排倒数第一(见表1)。目前世界银行业开发出来的中间业务有3000多种,中国中间业务品种仅有260多种。这些中间业务产品中实际经常运用的还不多,且主要经营的业务大都还停留在筹资功能强、操作简单的劳务型、低收益业务上,服务质量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投资银行业务、自营投资、资产管理、保险业务以及资产证券化等高附加值业务缺乏。这有制度方面的规定的限制,但商业银行服务实体配置资金、分散风险的功能较弱时,盲目拓展这些业务可能会导致更大的风险。虽然最近几年商业银行净费用和佣金在营业收入占比有所增加,但这主要是信托及托管业务较快增长。如果依靠利息收入转向依靠金融创新和中间业务,不是立足于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服务链条延伸,而只是为了逃避贷款额度及存贷比指标约束,拉长资金投放链条、以短套长获取期限套利的目的,结果是大量资金流向非实体经济“空转”,会进一步加大金融资产的泡沫化并加剧银行风险。

二是衍生品净损益占营业收入比例过低,派生或衍生性功能缺乏。中国前20家商业银行交易与衍生品净损益占营业收入比例更是只有0.40%,这一指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均值10.29%,也落后于转轨国家均值8.91%(见表1)。而且,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产品结构复杂多样、场外交易占绝对优势不同,中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除了衍生品业务规模较小外,结构单一(利率合约与外汇合约占衍生品业务的95%),以银行间市场为主、境外投资占比高(70%投资于境外衍生品),主要集中于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衍生品名义金额占比达70%以上)。这有中国金融市场发育迟缓、衍生品市场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差距较大的原因,也有银行经营环境和监管制度的影响。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主要是混业经营的全能型银行,而中国目前还没有实施混业经营。但衍生品净损益占营业收入比例过低的背后,也反映了中国商业银行自主定价和估值能力、资源再配置、信息生产与分配、风险分散等派生或衍生性功能缺乏和人才匮乏。

三、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调整与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提升的途径

一是强化商业银行战略决策的科学化和资金配置方向的前瞻性判断力,提高盈利质量。首先,应该加强产业(地区)未来发展动态的研究,了解行业周期规律、增加产业链融资管理的知识与技能,掌握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梯度转移的发展规律。根据现代产业发展两大轨迹:一是突变性的重大技术革命带来新产业的出现;二是渐进性的技术进步带来产业细分和再细分。对于前者虽然商业银行难以预测,但对可能出现的领域要有所了解;而对于后者,应该研究产业细分和再细分后将产生哪些不同层次客户个性化需求,根据这些需求提供服务。其次,通过对国家政策分析和产业(地区)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动态把握商业银行介入和退出某个行业(地区)的时机,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二是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拓展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促进盈利结构转换。包括:加强数据库建设,为提供完善的客户信息,实施差异化战略提供平台;借助于一定的数据挖掘工具的运营,深度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并细分市场,把适用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客户区别开来,为其提供产品开发、内部控制、风险监督等生产和管理环节的差异化服务,增加不同环节产品的交叉需求和同一环节多渠道的协同服务、分散风险,提高银行风险管理的功能、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调整“以块为主”的传统盈利结构,强化产品线的细分和产品部门与营销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在完善零售银行业务线和批发银行业务线条件下,逐步拓展资产管理和托管、品牌类投行、证券交易服务等核心金融资产服务业务的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力度。加快发展债券承销、资产证券化等融资中介类业务发展,拓展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促进由相对单一的利差收入结构向涵盖手续费和佣金收入等多种收入的收入结构转换。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素质是商业银行服务功能升级、盈利模式转型的关键。可以通过引进创新人才、国内专业化培训和国外交流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代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理论的研修研讨与具体实务性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实现盈利模式升级。当然,双重倒逼下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转型与服务功能提升还需要政府和监管者构建良好的金融服务平台与体系,合理的金融结构、金融机构的进取精神与合规合法性创新能力和较高的实体企业运营水平。

[1]张晓朴,朱太辉.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J].国际金融研究,2014,(3):43-54.

[2]应寅锋.金融结构对金融稳定的作用机理:功能观的分析视角[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8):44-50.

[3]LEVINE R.Bank-Based or Market-Based Financial Systems:Which Is Better?[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02,(11):398-428.

[4]林毅夫,章奇,刘明兴.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以制造业为例[J].世界经济,2003,(1):3-21,80.

[5]白钦先.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历程[J].经济评论,2005,(3):39-45.

[6]PORTA L,et al.Law and Financ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8,(106):1113-1155.

[7]COFFEE,JOHN.Do Norms Matter?A Cross-country Examination of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Z].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2001:2151-2177.

[8]STULZ,WILLIAMSON.Culture,Openness and Fina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3:313-349.

[9]吴晓灵.金融市场化改革中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J].金融研究,2013,(12):1-15.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金融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P2P金融解读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