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美德香远益清

2015-05-06 01:54卢勇军
中国西部 2015年22期
关键词:爱莲江头周氏

文/卢勇军

爱莲美德香远益清

文/卢勇军

北宋的理学创始人周敦颐一篇《爱莲说》,让世人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花之君子莲花增添了无穷的遐想。没有谁去考究有多少人因此而爱莲成痴,可谁也不曾想到,在南国一个只有700多人的村落,却将这爱莲遗风发挥到了极致,这就是周敦颐的后裔之村——被誉为“中南第一村”的广西灵川青狮潭江头洲村。

从广西桂林市往北,过灵川县城,沿一条二级公路往西北方向行走20公里,低矮的丘陵间,一座掩映在竹林后的村庄若隐若现,它就是江头洲村。一进村,几株硕大的百年老树,就展示出此村的历史悠久。在历史上,它曾是广西乃至中国赫赫有名的“百年清官村”,村子仅百来户人家,在清代有多达168人出仕为官,且无一人因为贪腐受惩处,堪称非凡。

爱莲家族

江头洲村是崇文尚武、勤于治事、敢于进取、文化昌盛的古村落。民国十八年的《灵川县志》中记载,“周氏系出濂溪德盛者,泽弥长宜发之伟乎”,赞叹周氏家族承袭濂溪爱莲文化,道德高尚,作为颇显,声誉卓著。该村在周敦颐爱莲文化的熏陶下,周氏家族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真性纯净、清高廉洁”的高尚品德为榜样,继承弘扬“刚正无私,洗冤泽物”和“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不可亵玩”的作风,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真诚、和谐、积德、行善、奉献”的“江头洲爱莲文化”。

根据《周氏家谱》载,江头洲周氏始迁祖周秀旺公,在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宦游粤西,而定居此地。由于子孙的繁衍,科第生辉,周氏家族逐步成为名门望族。从明代中期至清代末叶,“设私塾,办义学,重教化”,对文化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出一大批科举英才。据历史资料的初步统计,全村儒士312人,县学生90人,府学生54人,贡生50人,国子监生(明清时期国家开办的最高学府)41人,举人31人,会试贡士10名,进士8人,庶吉士12人。全村出仕200余人,其中一品官4人,二品官5人,三品官2人,四品官8人,五品官18人,六品官14人,七品官36人,其中任过知县或县长的28人。所以,江头洲有“四代翰林”“五代知县”之声誉。清代分掌中央政务的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在京城任职的16人,除工部还未发现任职官员外,其他五部都有江头洲人。有显赫政绩的就达40余人,具有鸿篇论著的20余人,有著述24部,共32卷。

史上赫赫有名的前贤志士30余人,有“神君”“循良第一”的周启运,饮水茹檗的“廉官”周履谦,“桂林十大才子”之一、又称“救命大夫”的周冠,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清官周启稷,“百里之才”“爱民之仕”的周履泰,毁家纾困、“弃堂利民”的周允斋,苦节贞操、教子成名的“诰命夫人”秦淑贤,远见卓识、乐育人材的举人周永,五四运动学生首领、精忠报国的周瑞琦,创办义学、乐善好施的周廷绶,出口成章的神童周绍刘,医德高尚、妙手回春的“神医”周星伯,“德高望重”“慈善可风”的周泽润,见义勇为、成仁取义的周春云等。在周氏家族中,还出现了有名的字画家,如周冠和他的儿子周瑞瑺、周瑞钰,还有著名的书法家周启京、周廷普和周永等。他们书写出来的字体遒劲洒脱,隽秀多姿,富有文人士大夫书卷的气息,给后人留下了一笔极为宝贵的书法艺术珍品。

山青水秀是灵川

爱莲文化的由来

江头洲爱莲文化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周敦颐的爱莲理学。周敦颐,北宋嘉祐八年任虔州通判,这年的五月,他写出了《爱莲说》这一名篇。他通过“爱莲”这一主题,与菊花、莲花、牡丹三种花的比较,说明自己为什么独爱莲花。正如他在文中盛赞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文中体现出周敦颐“真性纯净、清高廉洁”的高尚品德。因此,他在任职时,清廉爱民、功绩卓著、备受老百姓的称颂。他所赞美的莲花品格,正是他为官之道和做人的原则。他以“出淤泥而不染”为人的道德信念,他不愿隐逸,不贪慕富贵,志在保持自己的操守。“出淤泥而不染”,象征他高洁自好,不为世俗所合污的崇高品德;“濯清涟而不妖”,象征他不媚世之作,不慕荣利的高风亮节;“中通外直”,象征他为人耿直,胸怀坦荡;“不蔓不枝”,象征他处世简易,正直无私,决不拘泥于世俗的繁文缛节;“亭亭净植”,象征他光明正大,庄矜自重,决不趋炎附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他自尊自爱,方正庄重的高贵气质。他的“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不可亵玩”,高度地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情操、优良的人格。全文119个字,文字极其精练,具有清新的意境,深长的意味,周敦颐的《爱莲说》这一篇著述,哲理丰富,可谓千古绝唱。

江头洲村的古建筑

由于受《爱莲说》的影响,自南宋以后,各地出现了许多爱莲堂与爱莲书院。受周敦颐的影响,江头洲在清朝时期也建立了爱莲堂,兴建了爱莲读书院。现存江头洲《爱莲家祠》的“爱莲堂”“文渊楼”“爱莲书院”和“字厨塔”,是弘扬爱莲文化的证据。

爱莲文化是周敦颐创立的,爱莲精神使周氏后裔一代又一代受到教诲和激励,懂得了待人接物、人情世故的道理,做到清清白白办事,堂堂正正做人。

周敦颐的理学文化也同“爱莲”文化一样,他的精髓是继承和发扬了儒家和道家思想,提出了“无极而太极”和“人极”,即“诚”,“诚”为“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本,百行之源”的理论。“诚”指人的本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原则。

周敦颐创立的爱莲理学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他提出的儒家思想的道德规范,对人们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起了积极垂范作用。

古建筑前的石碑

爱莲文化的历史传承

俗话说,兴乡必须先兴人,兴人必须先兴德。北宋文学家苏轼称周敦颐具有“全德”,也就是指他有完美的道德。北宋诗人黄庭坚说,“茂叔人品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雾月”。光风雾月,指的是雨过天晴的明净世界。黄庭坚用这个比喻,赞扬了周敦颐志清行纯、“圣人气象”的高尚品格。由于周敦颐的“全德品格”,给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所以,江头洲周氏族人求学心盛,精业好钻,读书识礼,成名圣贤者也多。他们矢志不渝,行远自迩,创立了震古烁今的功绩,因而造就出远近闻名的“科举仕宦村”“才子村”“清官村”“历史名人周敦颐爱莲文化名村”“广西历史文化名村”。

江头洲的爱莲文化的精髓是“真诚、谐和、积德、行善、奉献”,这是周氏族人做人的标准,根据做人的标准又提出了怎么做人的要求。“真诚”就是指周氏族人要有真实诚恳的态度,对人要有真心诚意的心意,处事要有真切诚实的作风,行为要有真情诚笃的感情,做人要有温和敦厚的品格。“和谐”就是处事待人要有温和敦厚的品格,敬贤举能,仁者爱人,恭俭礼让,对人热情仁厚,平心静气,推诚相见,不亲近疏远,不拉帮结派,不损人利己,要有悯难济贫的精神。“积德”就是为人要讲德行,要有优良的德风,德泽深厚,恩德及人,德性文明,德操端正,爱人以德,要做“积德之家”。“行善”,就是做善事,做好事,要与人为善,要有善良之心,善举之情,施行善意之事,一辈子做慈善之人。“奉献”,就是指人悉心竭力对事业、对社会或对国家应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做出成绩,做出贡献,还要有无私无畏、一尘不染、廉洁奉公的品质和以身殉职的精神。

江头洲是一个有千年春秋的古村落,有着生机勃勃的文化气息。周氏爱莲理学文化,不仅积淀丰厚,文风昌盛,而且包涵的内容极为广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其概括起来具有十二个方面的内容:风水文化;文明村史;尊师重教;科第生辉;儒家文化;人才文化;宗族文化;民俗风情;宗教文化;红色新生;睦邻关系;建筑文化等。特别是在家族中提倡“六行六德”和“三教九流”的道德情操,倡导“君子不争”,文明礼节的作风,发扬谦让精神,注意伦理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民风。江头洲爱莲文化,既沿袭了旧的制度,又有创新的精神;不但丰富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内容,又增加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内涵。

该村的爱莲文化遗产,不但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还具有民俗的研究价值,也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可以给后人提供借鉴。因此,江头洲的爱莲文化已受到国内外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建筑学、工艺美术、影视和摄影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的关注。如今,该村成为青少年道德品质教育基地,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教育好场所,值得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发掘出它的内在潜力,为丰富中国的民族文化作出贡献。

周敦颐画像

爱莲家祠

魅力古村落

漫步江头洲村中,幽深的巷道,平整的鹅卵石路面,历经风雨而坚固的砖墙,一座连着一座的深宅大院,让人感觉穿越到了明清时代。

600多年来,周氏家族独特的爱莲文化和众多的官宦人家,给江头洲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据文博专家考察,江头洲现存明清时期建筑138座,分布规整有序,规模宏大,种类齐全,为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在村中和村旁,还保存着丰富的古桥、古道、古石板、古碑、古井、古牌坊、古树、古墓、牌匾、楹联、雕花、镌刻。2006年,江头洲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保护单位。

不仅村落在整体上古色古香,就是细微之处,也处处体现出江头洲人的文化旨趣和历史韵味。

村头的护龙河上,有一座小石拱桥,它跨度不过5米,别看桥普通,却有500多年历史了。让人费解的是,桥的两端台阶级数不一样,一端为四级,另一端却有七级,这不是跟一般的造桥原理不一致呢?原来,桥是周氏家族第三代的周奉于明万历十二年捐资修建的。因为他是周氏家族第一个七品官,所以特意将上桥的台阶设置为四级,寓意“出仕”,下桥台阶为七级,寓意“七品”。

村中的一口古井,地面上的井沿砌成方形,而井内壁却是圆形的,方形井口倒映在圆形水面,如一枚铜钱。不要以为这是江头洲古人崇尚“拜金主义”,恰恰相反,它表达的是“反金主义”,喻示为人勿贪,否则“掉到钱眼里就捞不上来了”。

爱莲家祠中的楹联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宗传姬旦家声远,学绍濂溪道脉长”;“学以精微通广大,家缘清俭促平安”……爱莲家祠的门楹、柱梁上,悬挂着一副副寓意深刻的楹联,体现出周氏子家族对后人做人处事的殷殷劝诫。由于江头洲外出做官的人多,因而受邀来访的达官贵人也多,每来一客,周氏家族的长老必请他们赠写对联,久而久之,爱莲家祠就挂满了楹联。

爱莲文化使江头洲村享有广西古村“历史文化古迹第一、名人数量第一、清官数量第一”等美誉,它留给今人的,还有更多的沉思。(责任编辑/卢麟 设计/王静)

江头洲村及爱莲文化

走进桂林清官村——江头洲村

猜你喜欢
爱莲江头周氏
麦苗青青又一春
江头河社区的巨变
一首诗
蔡元培母亲教子慎言
让你不来电
让你不来电
麦苗青青
江头街道:产业转型升级新商圈加速崛起
天 麻
虎毒不食子,净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