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平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以身体动能的认知方面来看中西方武术体育的差异性,这对世界武术体育精神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中、西方文化发展上来看,不同的文化差异产生了不同的武术体育精神,文中针对中西方武术体育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以身体动能为基础,分析文化对武术体育的影响。
关键词 身体动能 武术精神 竞技
近年来,在世界文化大融合的推动下,中、西方学术思想对身体动能的研究逐渐深入。在中、西方对武术体育精神的不同认知方面,基于身体动能来研究武术体育的思想与文化,也是为了推动武术精神的发展做贡献。
一、中西方对身体动能的认知
(一)中国对身体动能的认知
从古至今,人们对身体动能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由于古代时期的文化限制,当时的人们对身体动能的解读仅限于人类的生命延续及生产力的保证。而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动能也有了全新的认识,身体动能发展到自然、社会、文化的领域,其属性更是十分复杂。人们对身体动能的解读由社会环境、历史变革、地域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产生了变化。我国《礼记》中提到“敬身为大”,这是对人类身体的一种尊敬与崇拜,而多数的武术对身体也有了更深层的见解,所谓“身心一体”就是证明人的身体与“心”不可分割。特别在我国古代文明中,身体才是一个生命的完整体,有了身体才有了周边所有事物。因此我国一直以来对身体动能的认知均属于是身体与外界的交融中存在的价值和作用。我国人们信奉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在儒家思想中对身体的重视、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身体动能的一种认知。而老子的《道德经》中“以身贵于天下”、“以身观身”也是讲究对身体的照顾。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我国武术中呈现的身体观也形成了我国独有的特点[1]。
(二)西方对身体动能的认知
西方学者对身体动能的研究也更多的在于对身体的崇拜,在西方传统思想中,特别是古希腊人对身体有无尽的崇拜,身体是获取知识和创造知识的主体。但柏拉图认为,仅凭借身体无法创造知识,还需要有心灵的引领。西方学者对身体动能的研究基本呈现两方面,一是认为身体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如果没有身体,则周边的一切事物都不会存在。这种观点与我国古代观点很相似。而另一种说法认为,身体是阻碍人类寻求知识、创造知识的障碍。这种说法虽然十分片面,但是如果站在身体的不可信因素上,该说法便可以成立。笛卡尔将身体看作是部机器,以解释机器原理的方法解释身体动能,这也是西方资本主义、物质主义下产生的思想。
二、基于身体动能下的中西方武术体育的差异性对比分析
第一,中国武术体育讲求身心一致,由内而外,西方武术体育追求外在力道与美学。我国以农耕文化为主,在农耕文化中养成了我国人们不喜欢张扬的个性,并且具有土地情节。在武术体育的训练中,我国文化认为武术是一门“内外兼修”的身体文化,其主要作用在于修身养性[2]。而西方文化认为武术是一门单纯的身体技击术,可以用来搏斗、攻击。在两种观点下,武术的练习过程出现了不同的规则,我国认为习武是“未习武先习德”,这种武术精神产生了“点到为止”的说法。而西方认为的武术是能够为人类带来荣誉与权力的手段,这源于西方古代文化的流传,城邦之间的争斗和西方人敢于竞争、敢于冒险的精神。因此,现代运动会上,西方人武术体育的展示更多倾向于“竞技”和张扬自身魅力。两种武术体育最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想观念,但是在世界文化大融合的今天,我国武术体育文化受到了西方体育精神的影响,也逐渐发展为“竞技”与“张扬”的个性,西方武术体育在我国的影响下更加看重“身心合一”和“力、美结合”的体育精神。
第二,中国武术精神强调强身健体,西方武术精神强调训练与整合,不同的历史文化形成了对武术的不同认知。中国认为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用武术来提精炼气,对武术训练者要求有柔韧度、灵敏度、协调能力和力道等身体素质,这样才会达到“精气神”的锻炼。西方武术精神认为身体是机械装置,从而在武术练习上更应该体现出身体的主体地位,强调“机械”的特点,也就是更快、更强、更高,这种思想的促使,形成了西方武术体育中的竞技精神[3]。
第三,中国武术精神注重“写意性”,西方武术精神注重“写实性”。中国武术更倾向于意识主导,用“力量”转换为“心揆”,取其意、用其形,从而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武术套路的特殊形式的节奏处理。西方武术精神倾向于力量,认为身体机能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而不断得到提升,再改进武术技术,促使接近武术训练指标。
三、结论
综上所述,从身体动能观点来看,中西方对武术体育的认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国的武术精神也是我国文化的象征,西方文化下的武术精神更注重“外化”,两种文化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体育精神。在现代文化中,两种武术体育精神的差异性也会随之融合,两者之间会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这也是武术体育日后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郏孙勇.中西方武技比较视域下的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05(06):37-42.
[2] 安汝杰,胡玉玺.中西方武技比较与互鉴——以中国武术和西方拳击为例[J].中华武术(研究).2012.05(Z1):121-127.
[3] 李储涛.身体德性论: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的德育使命[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