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训练研究

2015-05-05 23:36彭凤佳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3期

彭凤佳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核心稳定性训练不仅能预防、恢复各种腰椎、骨骼-肌肉运动损伤,且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核心稳定性训练被广泛运用于技巧啦啦操运动中。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技巧啦啦操核心稳定训练原理进行阐述;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核心稳定性训练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 技巧啦啦操 核心稳定性 训练原则

一、前言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核心力量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表明,核心稳定性训练不仅在预防、恢复各种腰椎、骨骼-肌肉运动损伤方面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技巧啦啦操对运动员的技术能力要求很高,运动员的训练也应该更全面。核心稳定性作为控制肢体基本动作的轴心,对于技巧啦啦操运动员在高速的动作变化中充分、稳定、准确的完成技术动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本文具体通过百度搜索、图书馆CNKI系列数据库等途径,查阅有关核心稳定性理论、技巧啦啦操 、训练理论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三、结果与分析

(一)技巧啦啦操核心稳定训练原理

核心稳定性是指在一个完整的动力链中,为保证力量和运动能够最适宜地产生、传递、控制至四肢末端,而具有的控制躯干位置和运动的能力。技巧啦啦操需要联合近端和远端肢体、控制力量的产生和传递,使动作既有力度感又完成的干净利落。而核心稳定性训练是提高动作效率,提高肌肉平衡协调能力,增强动作控制能力,增强核心部位的柔韧性和刚性,节约能耗,提高经济性,增加力量释放和传递的基础,能为技术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在技巧啦啦操训练中加入核心稳定性训练毋庸置疑。

(二)技巧啦啦操运动员核心稳定性训练内容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为第一至第四周,是最基础的核心稳定性练习阶段,此阶段主要是不借助任何器械的练习,采取仰卧挺髋、俯卧控腹等以稳定状态下的静力和动力练习为主。中级阶段:为第五至第八周,这是核心稳定性训练的适应性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在瑞士球上进行的练习,其目的是使受试者加强躯干深层肌肉的练习,在动作过程中控制躯干的身体姿态。高级阶段:为第九至第十二周,是强化性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在中级阶段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练习的难度,进一步强化在不稳定状态下的训练,其目的是加强运动员在运动中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三)核心稳定性训练队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作用

1.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

身体姿态贯穿于整个技巧啦啦操运动中,正确的身体姿态可以使运动员机体的各部位高效运转,耗能少的同时也使肌肉、肌腱、韧带以及关节处于放松状态.核心稳定性的训练可以使技巧啦啦操运动员完成操化动作中达到速度快、控制有力、动作清晰以及路线明确的效果。

2.提高肌肉协调及平衡能力

技巧啦啦操包括翻腾、托举两种难度动作,翻腾类(CT)难度动作对腰腹肌力量和柔韧协调性要求很高,需要身体控制收紧在一条直线,用手用力撑地,靠腰腹肌的力量迅速腾空翻转,以直腿落地站立结束;完成托举难度动作需要尖子和底座的用力协调配合,尖子身体要高度紧张,以便底座帮助其保持平衡。强大的核心肌群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在完成难度动作过程中的身体姿势和技术动作起到稳定和支持作用。

3.预防运动损伤

从技巧啦啦操运动技术的特征来看,翻腾动作中的手翻和空翻等动作主要施力都集中在腕关节、踝关节和腰部,集中的压力大大增加了肌肉、关节、韧带受伤的可能性。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提高核心肌群的平衡稳定能力以及各关节的稳固性,核心肌肉的稳定性收缩为主动肌的发力建立良好的支点,可以提高不同肌肉之间的协作,以及动员全身不同环节的力量有序地参与运动,除了可以提高运动中的力量水平外,还能够减小关节的负荷,达到预防损伤的目的。

四、结论

核心稳定性训练主要作用在于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提高肌肉协调及平衡能力;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时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技巧啦啦操核心稳定性训练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进一步通过实证性研究检验核心稳定性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竞技运动水平的影响;进一步加强核心稳定性训练与技巧啦啦操专项竞技运动的实证性研究;注重传统体能训练与核心稳定性训练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D.Leetun,M. Ireland,J.Willson,et al.Core stability measures as risk factors for lower extremity injury in athletes.Med Sci Sports Exerc.2004.36:926-934.

[2] E.M Cressey,C.A West,D.P Tiberio,et al.The effects of ten weeks of lower-body unstable surface training on markers of athletic performance[J].J Strength Cond Res.2007.21(2):561-567.

[3] 黎涌明,于洪軍,资薇等.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28(4):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