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优化利用外资的路径探析

2015-05-05 03:41陈雯静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利用外资长沙市外资

陈雯静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17)

长沙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优化利用外资的路径探析

陈雯静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17)

利用外资是长沙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长沙实际利用外资现状及问题,同时也探析作为中部内陆城市,在面对世界经济放缓,需求下降的局面,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创新利用外资方式等途径来优化和提升长沙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进而实现资金的较快增长,实现总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

经济发展新常态; 外资; 长沙

2014年12月5日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备会”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即我国经济处于从高速到中高速的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近日,中央又出台《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对各地各部门自行制定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行清理;同时,国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政策,传统的用地补贴和低地价政策作为廉价资源吸引外来投资的优势将不复存在。长沙作为内陆城市,近年来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外经外贸,也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止2014年底长沙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4亿美元,已经跨越30亿美元大关,新引进外商投资项目150个。外资的利用既弥补了建设资金的不足,又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有力地推动了长沙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沙市在中部六市中实际利用外资仍然位于武汉市之后,并且近几年长沙市利用外资在中部六市中的比重微幅下降,武汉市的比重则小幅上升。因此,应探索制定一个长期稳定的利用外资战略,根据外资的规模、来源地、进入方式、产业布局、地域布局等方面,通过新角度寻找新的出路,主动适应新常态,实现长沙市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和质量同步提升[1]。

一、长沙利用外资总体情况

(一)外资项目规模与质量

如图1所示,2003-2013年间,长沙实际到位外资金额稳步增长,无论是项目个数还是投资总额和合同外资所占比重都在不断上升。近十年来,长沙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由2003年的5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34亿美元;特别是自2009年长沙市实际利用外资突破20亿美元大关以来,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上述各项分析表明,长沙外资经济得到较大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各项指标已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利用外资已经进入新的阶段[2]。

图1 2003-2013年长沙市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图

(二)外资来源结构

从利用外资金额来看,中国香港地区是长沙的第一大投资来源地。2013年长沙市招商引资的主要来源仍以亚洲为主,实际利用外资248 822万美元,同比增长8.37%,占全市实际到位外资总量的73.17%。长期以来香港地区是长沙市最主要的投资来源地,2013年香港对长投入资金204 770万美元,占全市总量的60.22%,稳居第一位,同去年同期相比所占总量比例下降4个百分点。长沙市实际利用外资来源地第二位到第五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日本(29 455万美元)、英属维尔京群岛(20 401万美元)、毛里求斯(13 300万美元)、美国(11 143万美元),投资来源地逐渐丰富,利用外资结构趋于优化[3]。(如未特殊说明,以下数据均见长沙统计信息网)

图2 2009-2013年长沙外商投资三产业实际外资所占比趋势图

(三)外资产业分布

从图2可以看出,长沙外资在各产业间的分布并不均衡,第一产业投资额所占比重非常低。2009-2013年间,长沙第一产业实际利用外资总体呈现出一种下滑的趋势,从2009-2013年间出现了连续下滑,2012、2013年连续两年第一产业实际外资比重都低于5%,2011年第一产业实际外资虽比上年增长25%,但规模仍然偏小,仅占实际外资总额的4.3%。而第二产业方面,由于长沙雄厚的工业基础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于此,尤其是2009-2011年间,长沙第二产业实际外资所占比重占有绝对优势,占比在70%以上。尽管在2012-2013年间,长沙第二产业实际外资占比大幅下降,但是占比仍在50%左右。2013年第二产业实际引进外资总额仅为212 437万美元,是近年来第二产业引进外资最少的一年,占比也由2011年的70%下降到44%,首次低于第三产业实际外资所占比重。第三产业方面,总体来说利用外资取得了稳步的增长,从2009年的24 710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86 83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则增长了4倍。从图2看,2011-2013年间第三产业实际外资所占比重呈现出非常显著的上升趋势,并在2013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占比由18.1%上升到53.3%,增幅非常明显。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加快,长沙市实际利用外资结构逐渐向“三二一”转变。2013年长沙市新型工业化项目利用外资18.45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54.29%;服务业也是实际利用外资的重要行业。2013年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14.54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42.78%。房地产业是服务业中吸收外资最多的行业,2013年房地产实际利用外资74 850万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21.93%;金融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显著,2013年实际利用外资14 005万美元,是服务业中同比增长最快的行业。

综上,FDI在长沙的分布在2009-2013年间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一、三产业占比较少,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特征,但自2011年来,第二、第三产业利用外资逐步实现均衡发展。

(四)外资区域分布

由于区位条件的不同,长沙利用外资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市区仍是外商投资的主要区域。2010年,全市利用外资前三位的区、县(市)是:开福区(32 536万美元)、芙蓉区(32 300万美元)、天心区(32 300万美元)。市区实际利用外资16.1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71.9%。其中,长沙县是四县(市)中外商投资的主要区域,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9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13.0%,占四县(市)总额的46.0%。从新批企业投资区位来看,开发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已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载体。2013年长沙市开发园区实际利用外资13.54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39.82%,同比增长17.23%,高于全市增速3个百分点。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两大国家级开发区充分发挥了园区载体作用,两园区实际利用外资总和达6.06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17.82%。

(五)外资投资方式

自2009-2013年间,外商独资是直接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随着长沙市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外商的投资信心不断增强,外商独资企业发展迅猛,独占鳌头。2013年,全市新批外商独资企业115家,合同利用外资21.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2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比重分别为76.7%、81.8%和71.3%,较2012年上升7.6、16.4、14.24个百分点。外商独资企业对长投入资金数额大,项目规模大,投资超过3 000万美元的企业有9个,投资总额2.8亿美元的湖南华表浩瀚化工有限公司、投资总额9 980万美元的湖南泰城实业有限公司、投资总额6 372万美元的长沙吉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新批企业中投资总额规模最大的3家企业。与独资经营企业相比,2009-2013年间,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在长沙的投资额及所占比重分别处于15%和1%。

二、长沙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与中部六市居首位的武汉市比较

2013年,长沙市实际利用外资与武汉市相比差额达到18.49亿美元。虽然长沙市在中部六市实际利用外资稳居第二位,但是比较优势欠明显。特别是在2010年,长沙市利用外资在中部六市中的比重微幅下降,武汉市的比重则小幅上升。且在这之后两城市实际利用外资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武汉市于2011年已经突破30亿美元大关,在2013年底武汉市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2.5亿美元;同年长沙市才刚突破30亿美元大关。可见,长沙市虽然近几年来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不断增加,但是与相邻的武汉市相比,无论是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外商投资项目个数都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还需要迎头赶上。

(二)外资来源地过于单一

长久以来,长沙市的外资来源基本上是以亚洲地区为主,结构相对单一。由上述分析可知,这些外资中,来自中国香港的投资稳居第一位,从实际利用外资来看,近三年来每年比重都在60%以上。而欧、美等国家的投资不足3%。这种外资来源结构单一化的格局会造成以下后果:一是来源地相对集中,会过分依赖这一单一的来源地,一旦来源地发生自然灾害或是政治经济等不可抗力事件,将会对投资地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高质量的外资相对缺乏,将会对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产生很大的影响,不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长沙市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外资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

长沙市近年来,第三产业利用外资逐年上升,并在2012-2013年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占比也由原来的18.1%上升到53.3%,增幅非常明显。第二产业的先发优势也是在不断减弱,第二产业的实际利用外资从71.8%下降到44.6%。第一产业长期以来实际利用外资水平整体仍然较低,实际外资仅为4%左右。此外,各个产业内部外资分布也不尽合理。第三产业中,生产服务型比重较低,计算机服务、软件、金融等相对较高端的服务业外资发展缓慢,还未形成规模。这对于长沙市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对外贸易,实行新型工业化项目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四)外资投资方式不均衡

长久以来,长沙的外资投资方式主要以独资为主。随着长沙市产业配套能力进一步增强,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外商的投资信息不断增强,外商独资企业发展迅猛,独占鳌头。2011年,全市新批外商独资企业136家,合同利用外资40.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9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比重分别为73.5%、82.9%和80.4%。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的比重更是少之又少,不足3%外资的独资化倾向大大降低了对长沙市的技术溢出效应,也对内资企业引进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带来障碍。

三、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优化长沙利用外资的路径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长沙市近几年在利用外资上得到较大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可以清晰地发现长沙在利用外资上存在着的问题。有必要探讨问题所存在的原因,以便更好地适应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优化利用外资的途径。产生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其一,长沙地处内陆城市,由于交通不便及历史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市在利用外资方面不够主动,并且吸引外资的优势不够明显,因而长期处于中部老二的位置。其二,长沙的外资来源绝大部分都是来源于中国香港地区,这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整体招商引资的来源结构有关,语言上的优势及地理位置的便利,决定了中国香港地区一直保持最大的外商投资地位。其三,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由于湖南省一直是农业大省,而长沙作为湖南省省会,近几年来一直是以工程机械优势吸引外资,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造势,对于外商的投资自然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投资制造业的多是劳动密集型和成熟技术型产业,投资先进制造业的外资少。其四,投资方式不均衡,主要是由于长沙市民营企业无论素质,还是活力,都很难与外资企业进行经济实体的竞争,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因而外资选择投资长沙市时,绝大部分都是采用独资的投资方式,能更好地方便管理,提高投资效益[4]。

(一)提升优化投资软环境,吸引大项目外商投资的流入

投资环境是吸引外资的基础,优越的投资环境对投资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过去地方政府吸引外资主要通过不同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资金补贴、地价土地等方式。随着中央对这些政策的逐步清理,继续以土地与补贴来吸引投资已经不太可能,现在影响外商投资的因素将是对地区软环境的考量。长沙市外商直接投资环境主要体现在制度建设、科教创新等方面[2]。

为此,一是积极调整利用外资战略,全市上下重新统一对外资的认识,改变利用外资的观念。改变现有的长沙利用外资重数量的战略为外商投资质量优化的战略。广泛宣传应当把长沙开放型经济发展放在全球视野的高度,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启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二是继续深化制度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为外资企业经营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制度是决定外资企业经营的交易费用最主要的因素。近年来,长沙市以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为抓手,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分别制定了《长沙市重大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调度服务机制》、《重点招商引资在谈项目调度机制》、《长沙市重点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项目调度服务机制》、《长沙市重点外经贸企业调度服务机制》,通过机制的制定,深化长沙经济、政治和外贸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服务观念,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办事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三是应当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水平,鼓励企业和社会培训、管理技能人才。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仍然是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重视理论轻技能,使得职业技术教育不能满足长沙技能人才的需求,长沙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这既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也影响了长沙企业对外商企业溢出效应的吸收、消化。因此,提高长沙职业教育水平、既能吸引高质量外商企业投资项目的流入、又能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外商利用质量[5]。

(二)调整拓宽招商区域,优化外资来源结构

长沙外资来源仍以亚洲地区为主,结构相对单一。这种外资来源结构单一化的格局,使长沙市外资来源狭窄,易受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对经济发展较为不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开放促改革”,其中包括三大举措、16条任务。“有关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的举措,为长沙市发展开放型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长沙应抓住有利时机,在巩固现有以亚洲为主等传统招商区域的同时,应继续锁定世界500强、瞄准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优化外资产业结构,应当重点围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向工业和服务业集中,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发挥主导产业优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工程机械等相关产业,以打破产业发展瓶颈,加快长沙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可以通过产业链招商新方法,围绕一个产业的主导产品,与之配套相关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形成供需“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关系,吸引投资谋求共同发展,形成倍增效应,以增强产品、企业、产业乃至整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一种招商模式。同时,从新批企业投资区位来看,开发园区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两大国家级开发区充分发挥了园区载体作用,两园区实际利用外资总和达6.06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17.82%。因此,长沙要发挥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聚效应,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利用外资的重要载体,通过集约开发、创新服务形成产业聚集[6]。

(三)突破以独资为主的外资投资方式,实现外资与本土企业融合发展

长期以来,长沙外商独资是直接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近两年来,外资企业在长沙市再投资、外资企业借用外债、有效利用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股权并购、筹备上市等方式不断涌现,深挖企业投资潜力成效显著。除此之外,应大力发展长沙民营企业,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创新生产环节的配套方式,提高配套能力,以便有机会与外资企业形成更亲密的利益共同体,从而扩大技术溢出效应。

[1]长沙市统计信息网[EB/OL].http://www.cstj.gov.cn/.

[2]徐丹.江阴开放型经济的现状分析[J].科技信息,2013(35).

[3]陈海宇,新常态下招商引资应有的“新思维”[EB/OL].http//www.qstheory.cn,2015-01-30.

[4]张迎宗,卜宪洁.山东省利用外资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4(7).

[5]卢少辉,蔡国栋.外向型经济[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1998.

[6]兰健,任锦群.构筑层次多样的开放型经济体系[J].实践与探索,2013(2).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Changsha’s Optimal Utiliza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to Adapt to the New Norm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HEN Wen-jing

(Changsha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Changsha,Hunan410217)

The 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angsha open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Changsha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dapt to the new normal economic development:adjusting and broadening the investment area,and expanding foreign investment area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angsha’s foreign capital utilization.

new norm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eign capital; Changsha

2015-11-03

陈雯静,1986年生,女,湖南常德人,助教,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教育经济管理。

F127

A

1671-9743(2015)12-0053-04

猜你喜欢
利用外资长沙市外资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做好利用外资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2018年中国利用外资创新高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利用外资概况
长沙市控编减编工作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