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昌平 李金林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数字环境下信息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拓展
胡昌平 李金林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数字环境下,信息管理类专业教学必须面向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进行专业实践教学的深层次改革。本文探讨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教学的拓展定位,提出根据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全程改革的目标,开展基于课程链拓展的教学体系重构。研究对于学科教学改革具有普遍意义。
数字环境 信息管理类专业 实践教学
数字环境下信息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正处于新的变革之中。随着信息管理类专业教育从基于行业的教学组织向科学教育的转变,在完善理论教学的同时,专业实践教学需要进行新的定位。从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上看,数字环境下的信息管理类专业教育应适应社会各行业、系统的专业人才需求,在深化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应强化专业实践教学,以实现创新型专业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1]。由此可见,专业实践教学的拓展是重要的。其中,专业实践教学拓展定位、平台建设和基于课程链拓展的实践教学的全程互动处于关键位置。
信息管理类专业包括图书馆学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资源管理和档案管理专业等,其专业教学的共同特点是,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和专业人才需求面的扩展,正处于面向行业的教学组织向以学科专业理论、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教育发展。这就要求在强化课程教学的科学性、理论性的同时,注重技术课程的学习和面向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的提升[2]。
长期以来,信息管理类中的图书馆学专业,基本上面向图书馆培养专业人才,其课程围绕图书馆管理理论、信息组织、分类管理、标引、存储、检索和利用环节设立,从而形成了基本的专业课程链关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科技情报、信息系统等专业基础上整合,专业课程除面向信息组织与服务设置外,同时着重于信息系统、网络和计算机应用等课程的安排,从而形成了基于技术应用环节和面向信息链、信息系统管理的课程结构[3];传统的档案学专业,基本上面向各类档案馆培养专业人才,按档案管理流程和档案馆工作需要设置相应的课程,其核心专业课程按档案管理与服务环节进行安排[4];与信息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相对应的实践教学,一是按各门课程的专业技能要求来组织,二是在相应的图书馆、档案馆和信息机构组织综合实习。
面对专业人才培养环境要求和从业结构的变化,信息管理类专业教学不仅需要适应行业部门的人才需要,而且需要在更广范围内培养掌握核心知识和能力的信息管理专门人才,以适应信息化和数字网络环境下的企业知识管理、数字网络构建 、政府信息化、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管理、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显然,从专业发展角度看,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需相应作出重大调整,其要求,一是强化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二是以数字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为核心,构建新的技术课程体系。这两方面的结合,从根本上对封闭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要求在深化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实践教学的开放和拓展。表1归纳了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的变革与拓展内容。
表1 信息管理类专业部分课程实践教学组织
表1显示出,按课程大纲和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实践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除突出网络环境下的数字信息管理技术为核心的实验外,更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技术应用。值得指出的是,各门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充实和实验手段的完善是重要的,然而这种充实和完善需要从整体上进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在避免课程实践内容简单重复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衔接和面向社会实际问题的拓展。从实践教学内容拓展上看,各门课程实践呈交叉融合趋势,这是由于面对现实问题需要综合利用各门课程所学的理论与技术去解决。另外,当前课堂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面对专业实践教学问题,需要进行基于专业实践拓展的实践教学体系重构。
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以各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展开。在实践教学中难以避免简单重复,同时对于面向现实问题的实践难以深入。因此,实践教学中,需要在深化和拓展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建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按课程链拓展关系进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重构,一是强调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二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实现全程教学互动。
如图1所示,重构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教学实践、专业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研究三大部分所构成[5]。其中,课程教学实践在原有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基础上,强调课程实践内容的融合组织和按课程链关系安排实验、实习和社会化研究。专业教学实践融合体系,一是避免实验、实习重复,二是强调专业实验、实习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联。如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课程的实践内容,由于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在安排课程实验时,需要明确二者的关系,在课程链基础上进行专业实践内容安排,以便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对于专业教学实践的安排,需要在原有课程设计和综合实践基础上进行,按基础和专业两大模块组织[6]。从课程链关系上看,一是突出以信息资源的组织、检索、利用、服务为中心的课程实践教学整合与应用实践的组织,二是以体现信息管理和网络技能为核心的技能实践综合。社会实践研究在专业教学实践基础上展开,结合社会实践和课外调研,面向社会问题进行选题,如我们所组织的区域农业信息集成与推送、大学数字图书馆社区服务、湘鄂土家文化信息可视化展示等社会实践,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实现的。
图1 信息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架构
在专业实践教学的拓展中,课程教学实验、课外开放性研究和面向社会的专业实践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联性。这就要求在拓展专业实践教学的同时进行全方位互动。从总体上看:信息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全程互动可以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实验、实习等)互动、专业实践教学与课外研究互动、专业课程实践之间的互动和校内外互动等环节进行。
(1)课程实践教学中的互动。课程实践通过对课堂讲授知识的应用和技能训练来实现。课程实践教学的互动不同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互学习,需要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围绕实践内容进行全程沟通,而不是实践教学教师对学生的直接指导和实践操作的反馈。课程实践教学,对于信息管理类专业而言以课程实验为主,其实验开设与课堂讲授内容存在着对应关系,一般而言是某一方法的运用和某一具体操作等,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寻求面向具体某一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基于这一目的的课程实践教学互动,在于使教师更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完成实验或实习。然而,课程实践教学中的互动不仅在于课程实践教学本身,而且在于通过实验、实习过程互动,发现新的问题,以此充实专业课程教学内容[7]。同时,课程实践教学互动,需要在课程实验、实习内容选择、环境构建、以及环节安排上,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结合、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的结合和基于课堂实践的学生交互。在实践教学的全程改革中,我们在部分课程中进行了尝试,取得了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效果。
(2)课程实践教学与课外研究互动。在信息管理类专业教学中,掌握课程内容,仅依赖于相应的课程实验和实习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课外研究的辅助。这一情况,类似于理论课程的学习,课外需要查阅相关文献,以便进一步掌握和深化课堂学习内容。即使相对简单的课程实践或实习,也需要在课外进行进一步的实践深化。如跨库文献检索,课程实验按规范进行安排,在实验中针对特定的环境和对象,实现跨库检索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围绕特点主题的检索。然而,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需要学生通过实例进行检索操作,选择特定的数据库,在复杂异构环境下进行检索。因此,需要进行课程实践的课外扩展,在扩展中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信息服务与用户”教学中,在课程实践“定制服务设计”基础上,进行了课外研究拓展内容的安排,以实现定制服务中面向用户的信息过滤与内容集成。在实践教学改革中,课外研究在内容上是课程教学的深化,在应用上是实践的拓展,这一安排取得了提升人才培养效率的效果。
(3)课程实践的交互与校内外实践的结合。专业课程链的结构从客观上体现了学生的专业素质链结构,专业实践素质作为核心专业素质的构成要素,在人才培养中因而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专业教育的社会性,专业素质培养显然需要校外实践的支持,而不可能通过单一的课程实践与课外研究互动来实现。因此,课程实践必须与校外实践结合,以校外实践问题为起点,进行围绕社会发展问题的专业实践。同时,校外实践的开展对于专业教学内容的深化和课程实践水准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这两方面的交互正在改变专业教学与专业实践的关系,从素质链上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任何单一课程教学均需要按专业课程链关系,在校外社会实践中进行相关课程实践教学的交互和结合,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围绕社会问题的专业实践中,应实现面向问题的课程实践的改革,使之协同成为一体。在现有的教学体制下,拟进行面向社会问题的专业课程实践的一体化组织,以问题为主线进行实践内容的拓展。
信息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专业教育的发展教学体系和方法处于不断变革之中。面向专业教学全程改革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本文所进行的探索在于,从教学理念上提出实践教学体系重构问题,从专业课程链关系上进行课程实践教学的融合和组织,从面向社会人才的培养上构建开放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基于全程互动的实践教学改革。本文针对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研究具有较普遍的意义。
[1] 胡昌平等.创新型国家的知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7-33
[2] Mammo Y. Rebirth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 in Ethiopia: Retrospectives and prospectives[J].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Review,2011(2)
[3] 刁晓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7):212-214
[4] 周毅,张衍. iSchool运动背景下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特色与分野探析[J].图书馆杂志,2012,31(8):72-78
[5] 杨善林,刘业政,李兴国.信息管理类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6,20(1):1-5
[6] 钱进,叶飞跃.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 现代情报,2009,29(8):199-202
[7] 胡昌平,赵雪芹. 信息管理类专业课程互动式教学的实现[J].情报科学,2008,26(8):1121-1124
The Expanding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iscipline in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Hu Changping Li Jinlin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In digital environment, the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iscipline professionals must fac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onduct the in-depth reform of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sition expanding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and propos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the widening of curriculum chain with the goal of reform on teaching link and process.The research is of universal significance to reform of subject teaching.
Digital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iscipline Practice teaching
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信息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研究”(JG2012003)的成果之一。
胡昌平,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Email:hcpwhu@163.com;李金林,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G642;G2
A
2095-2171(2015)02-0104-04
10.13365/j.jirm.2015.02.104
201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