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成军 姚能伟
(1.武汉大学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武汉,430072; 2.武汉邻盛在线科技有限公司,武汉, 430050)
智能时代中小微企业信息化(一)
——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回顾
丰成军1姚能伟2
(1.武汉大学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武汉,430072; 2.武汉邻盛在线科技有限公司,武汉, 430050)
本文提出我国信息化分为政府、企业及家庭信息化三大支柱,依靠技术和政策两大力量推动。本文根据历届党代会的报告、历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信息化领导机构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设置,对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历史做了简要分析。
信息化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 政府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 家庭信息化
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进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技术为特征的智能时代,并将改变我们在传统工业信息化时代的居民生活、企业生产管理以及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模式,对资源及能源利用、企业的生产服务、工人的工作和生活平衡、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个人的关系、居家生活方式等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我国信息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迄今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史。由于早期我国的消费能力有限,我国的信息化主要靠政府的政策推动,企业生产需求及个人消费拉动的能力很弱。而信息技术是我国政府市场干预较少,市场化程度较高,与国际接轨最充分的领域。30年来,我国的信息化在技术自身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推动下,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并在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家庭信息化三个方向全面展开,目前三个方面都已进入智能化时代,如智慧城市与智慧政府、智能工厂与智慧企业、智能穿戴与智慧家居等,并且出现三大领域相互渗透、互相依存的新趋势。
为了更好地研究企业信息化,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信息化,针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实际提出企业信息化的最优解决方案,有必要对我国的信息化历程进行简要回顾。
信息技术发展是我国信息化的原动力。根据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信息技术包括了信息采集(传感技术)、信息传输(通信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等领域。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到智能时代,也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时代,其核心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与移动终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以及智能设备。
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泛在联系,将社会带入到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开始全面进入政府、企业与民生领域,智慧城市、智慧企业、智慧民生开始全面普及(参见图1)。
图1 智慧时代信息技术对我国智慧城市、
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可以分为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家庭信息化三个方面。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路径,各应用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下:
(1)电子政务和智慧城市建设
电子政务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由中南海牵头开始的中南海办公自动化工程,又称“海内工程”,后逐步扩展到各级政府的自动化办公。其后是20世纪90年代的电子化,如早期的三金工程——金桥、金关、金卡工程,后来扩展为金盾、金保、金质、金水、金农、金税、金宏、金财、金审等工程[1]。
1999年在电子化工程之后,正是互联网开始进入中国并全面发展的时期。1998年4月,青岛市政府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府网站——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办)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发起“政府上网工程”,当年实现60%的部委及各级政府部门上网,2000年实现80%的部委及各级政府部门上网[1]。
政府上网应用之后,开始真正的电子政务工程。2000年经科技部提议,为推动政府信息化,特别成立“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并于2001年1月列为国家“十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并通过专家评审,2002年正式全面启动[1]。
随着IT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政府电子政务的内涵得到扩展,并依托于城市建设与管理,逐步拓展到政府管理与服务、企业管理与服务、居民、家庭及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城市建设。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希望为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随后我国开始推动智慧城市建设。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2月底,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总数量已经达到了154个,计划投资规模超过1.1万亿元[2]。2013年1月29日,经过地方城市申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初审、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3]。
(2)企业为中心的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
企业在信息化方面,最原始的应用是电话传真信函。我国开始电子数据处理(EDP)后,受惠于国家金桥、金关、金卡工程,企业进入普及计算机阶段,主要用于文件处理、简单计算、数据存储、电脑打印等。后期开始与政府的信息系统对接,进入电子数据处理阶段。同时企业 MIS及决策支持阶段(DSS)逐步发展和升级。
当政府上网工程启动的同时,我国企业也开始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成为现实,部分企业因此而成为世界级的电商企业,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功不可没。
目前正步入智慧企业时期,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企业从传统的信息化企业转入到智慧企业时代。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用户之间,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各类智能化技术在企业中大展宏图。智能管理、智能营销、智能产业链、智能创新、智能外设、智慧金融等专业应用逐渐完善。尤其是《德国工业4.0攻略及建议》[4]以及我国的《工业与信息化两化融合(2013-2018)专项行动方案》将企业信息化推进到智能化应用的水平。2015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2025”更是将我国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推向高潮。
(3)以个人及家庭为中心的信息化
家庭及个人信息化主要是分为家用电脑、宽带接入、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智慧家居。
家用电脑及其互联网的应用于2001年进入普及阶段。《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计划》中提到,要在2005年实现电脑家庭普及率4%以上,而实际普及率在2002年达到15.5%[5]。2013年,城镇家庭拥有电脑的比例在98.9%,拥有两台及以上电脑的家庭占75%[6]。
家庭宽带的普及也发展迅速。2002年底,中国家庭的宽带互联网用户从2001年的50万户增长到290万户,2003年达到840万户[7]。截至2011年6月底,家庭电脑宽带上网网民 规模达到3.90亿人,占家庭电脑上网网民的98.8%,较2010年底增加840万人[8]。
手机应用主要体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是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网络时期。2007年苹果IPHONE投入使用,推动了智能手机的普及。2009年我国手机用户达到4.57亿户[9]。据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披露的数据,2014年,移动公司的4G用户已经突破1亿,2015年预计达到2.3亿。
智能穿戴及智慧家居阶段则兴起于2012年。与智慧城市同步,智慧家居、智能穿戴等个人及家庭信息化概念开始兴起,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而产生的基于个人智能化及家庭智能化的应用开始进入普通大众生活。智能穿戴、智慧家居将伴随智能手机的发展而成为智慧时代的重要行业,彻底改变我们的工作与生活。
政府、企业及个人/家庭三大板块的信息化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我国信息化的三大支柱。
我国信息化的另一个推动力就是国家政策。我国的信息化政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的制定,主要是历届党代会的报告以及历次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二是政策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信息化的领导机构与政府职能部门设置。
2.1 历届党代会对信息化的关注
我国政策对信息化的关注,最明显的表现是在历代党代会的报告之中。自党的十五大开始,信息化一直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其重要性程度日益提升。根据对关键词“信息”的统计,历届党代会报告中出现“信息”的频次如表1所示。历届党代会对信息的提及次数越来越多,涉及的范围也日益广泛。从十五大的单一的经济主题,到十八大的经济、军事、社会管理、国际合作,涉及主题越来越多(见表2)。历届党代会报告中涉及“信息”的主题及详细内容见表3。
表1 我国历届党代会报告中“信息”关键词的出现频次
表2 我国历届党代会报告中“信息”关键词所涉及的主题领域
2.2 历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与信息化
五年规划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我国一定时期内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根据过去三十年历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可以看出信息化的大致历程(见表4)。
历次五年规划中与信息化相关的主题演变情况如表5(主题列表中未包括与信息化有关但不含“信息”关键词的主题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计算机等)[3,14-18]。
2.3 政府信息化职能部门设置
党和国家一方面制定信息化的国策,一方面全力推动信息化政策的落实。根据我国的传统,对于具有重大影响的技术或政策,为了慎重起见,通常会先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由具有一定级别或权威的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一方面协调所涉及到的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减少矛盾纠纷,一方面是通过试验,不断总结经验,然后逐步推广。信息技术在政府、企业、家庭三大领域全面覆盖,横跨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因此,在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必须要有权威的国家级别的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同时需要特别设置相关的信息化职能部门负责执行相关政策,管理相关业务,行使相关职能。
表3 我国历届党代会报告中信息化的主题及内容比较
表4 历次五年规划中“信息”关键词的词频
表5 历次五年规划中“信息”关键词所涉及的主题
历届信息化有关的领导小组及国家职能部门的设置历程[19]包括如下阶段:
(1)在邓小平、宋平等中央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1982年10月4日,国务院成立了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开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相关研究。
(2)1984年,国务院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改为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重点支持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组长为李鹏。
(3)1986年2月组建“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同时成立 “国家经济信息管理领导小组”,国家计委主任宋平任组长。1988年6月14日,国家经济信息中心更名为国家信息中心。
(4)1993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政府经济领域信息化建设工作。联席会议主席为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
(5)1996年4月,中央决定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全国信息化工作,邹家华副总理任组长。
(6)1999年12月,国务院成立“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吴邦国副总理任组长。同时设立国家信息产业部。2001年8月,中央重新组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朱镕基总理。
(7)2003年国务院换届后,新一届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由温家宝总理担任。2008年4月,国家工信部成立。2008年7月,根据国务院大部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划归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
(8)2014年2月27日,中央设立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共中央总书记、军委主席、国家主席习近平担任组长。
从国家信息化的历届领导小组组长的级别趋势看,领导小组的规格日渐提升、职能部门的权限日渐扩展。从政府职能部门设置来看,也逐步趋于集中和稳定。显然,信息化作为国家的战略,越来越被重视。
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在政府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及个人与家庭信息化方面全力推进,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智慧城市建设、两化融合、电子商务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实现中国“两个一百年”的伟大梦想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在电子商务领域、智慧家居领域、互联网金融领域成就斐然。目前针对“德国工业4.0”,我国又在积极推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进一步促进我国产业信息化的升级,以此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由于我国信息技术长期受欧美发达国家的制约,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相对落后,需要作出更多的探索,使中国由信息大国成为信息强国。后续我们将从企业信息化方面继续探讨如何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跨越国际信息技术壁垒,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智能化新模式,推动我国产业信息化,从而夯实我国的产业竞争优势。
[1] 百度文库.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2015-01-18].http://wenku.baidu.com/view/5605903743323968011c92fc.html
[2] 搜狗百科.智慧城市[OL].[2015-02-18].http://baike.sogou.com/v8702913.htm
[3]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2005)》[OL].[2014-10-15].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54239/54243/3783806.html
[4] 德国联邦教育研究部工业4.0工作组.《德国工业4.0 战略计划实施建议》[J].机械工程导报,2013年7~9月:23-45
[5] 新浪网.彻底调查:国内家庭电脑升温 普及率15.5%[OL].[2014-10-18].http://tech.sina.com.cn/it/e/2002-09-17/1519139139.shtml
[6] 中商情报网.2013年中国家庭电脑使用状况调查分析[OL].[2014-05-07].http://www.askci.com/news/201305/07/0716452031445.shtml
[7] 中国网.2003年中国家庭宽带用户840万[OL].[2014-11-24].http://www.china.com.cn/chinese/kuaixun/222199.htm
[8] 搜狐新闻.中国家庭宽带网民规模为3.90亿 占比达98.8%[OL].[2014-10-01].http://news.sohu.com/20110719/n313872210.shtml
[9] 张晓崇.从4.57亿来看中国移动20年用户发展[OL].[2014-10-21].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8ffabd0100c09d.html
[10]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OL].[2014-09-12].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8/65445/4526285.html
[11]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OL].[2014-11-08].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9/65444/4429125.html
[12]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OL].[2014-10-15].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106155/106156/6430009.html
[13]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OL].[2014-11-08].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1118/c1001-19612670.html[14]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86-1990)》[OL].[2014-10-25].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66679/4493899.html
[15]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1991-2000)》[OL].[2014-10-25].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66684/4494178.html
[16]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一○年远景目标纲要(1996-2010)》[OL].[2015-03-17].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66686/4494253.html
[17]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OL].[2014-10-17].http://theory.people.com.cn/GB/41179/41232/4210880.html
[18]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OL].[2014-10-18].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3067740.html
[19] 汪玉凯.解读我国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由来及其影响[OL].[2014-10-05].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303/c40531-24510897.html
On Informatization of Middle and Small Enterprises(I)——The Review of 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History
Feng Chengjun1Yao Nengwei2
(1.Smart City Research Institute of 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 2.Wuhan Linksame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Wuhan 430050)
Our 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can be devided into 3 directions, eg. governments, enterprises and families, with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ational policy as the major promoting forces.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history of our 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Party Congress Reports, The Five-year Plans on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National Leading Groups on informatization and government informatization offices.
Informatization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fives years periods Governments informatization 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 Family informatization
丰成军,主任,博士,研究方向:企业信息化、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与信息资源规划;姚能伟,学士,研究方向:工业互联网与企业信息化,智能制造与智能管理。
F27;G202
A
2095-2171(2015)02-0085-05
10.13365/j.jirm.2015.02.085
201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