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新思考

2015-05-05 12:21王世发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13期
关键词:孔乙己新课程语文

王世发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就存在的问题而言,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四个比较普遍。

一是“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比较普遍。所谓“穿新鞋”,是指教材的内容更新了,使用的是人教版新课程教材;所谓“走老路”,是指采用的仍然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新教材中仍然保留着一些老篇目,有的老师仍然采用老的方法在教。如《荷塘月色》 《故都的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方法跟过去一样,有的老师甚至就是使用过去的教案。教材中有些新篇目,如《小狗包弟》 《囚绿记》 《桥边的老人》 《老人与海》等,也是采用过去的那一套教法。实施新课程,应该遵循新的理念,体现新的教学方式,如对话式教学、活动型学习、探究性学习等,但不少老师的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上。

二是“重必修,轻选修”的现象比较普遍。语文新课程的“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类型上的创新,新课程将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二是教材体例上的创新,必修课程教材编写体例在过去教材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其中“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是对过去教材的继承,是“守正”,而“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是新编的内容,是“创新”。实施新课程以来,老师们比较重视必修课的教学,而忽视了选修课的教学。主要表现是,对选修课教学思想上重视不够,教学不够落实,教学时间不够充分,导致选修课教学处于一种比较松散的状态。

三是“讲形式,走过场”的现象比较普遍。新课程标准强调诵读。有一位老师教《沁园春长沙》这样设计诵读:老师读课题“沁园春 长沙”,男生领读“独立寒秋”,女生领读“湘江北去”,全班合读“橘子洲头”,男生又领读“看万山红遍”,女生领读“层林尽染”,男生领读“漫江碧透”,女生领读“百舸争流”,全班合读“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朗读,能这样读吗?现在一触及朗读,音乐就响起来。试问,走近文本一定要有音乐吗?有一位老师教《荷塘月色》,展示了一幅又一幅的荷花图,看是好看,好像是在进行荷花展览。这样的教学环节对帮助理解作者感情有多大作用呢?

四是“搬资料,缺创造”的现象比较普遍。现在网络比较发达,备课资料、教学方案网上很多,正因为如此,许多老师教学图简便,工作缺乏创造性。不少老师使用的教案是网上下载的教案。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个性化思维的成果,如果照搬和使用网上现成的资料,就失去了教学讨论与研究的价值。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究竟怎么教,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要确立好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应包括三个要点,即狠抓一个根本,突出一个主体,落实一个目标。

狠抓一个根本——语言教学。语文的本质是语言。语文教学应该以语言教学为核心。一篇课文的教学,如果没有很好地落实语言教学,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优质语文课。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我们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读文本的凭借。离开了语言教学,语文教学便是空中楼阁了。武汉六中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叶圣陶先生对语文课程的特征有过明确的论述。他说:“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语言运用本领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

突出一个主体——语文学习活动。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学习活动课。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由一个个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组成的。但事实上,现在有的老师的教学设计不是设计的语文学习活动,而是学习内容的堆积、教学问答的罗列和学习结论的传递,甚至就是由一个个题目和一个个答案组成的课。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看,语文课堂必须由语文活动组成。课堂变成了一个一个语文学习的活动,新课程的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合作探究等理念就会在课堂上开出绚丽的花朵。

落实一个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最核心的一个词是“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北大教授温儒敏《就语文新课标的学习谈九个问题》载《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3期)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上述框架的统帅与支配下,如何具体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呢?下面,笔者提出新课程语文教学四种教学思路。

一、以问题为纽带设计教学,即问题教学思路。“问题教学”也叫“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布鲁纳说:“学生的学习就是一种发现。”“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领域里自己去发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程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问题教学的意义在于:

第一,问题是开启学生思维的源泉。学生学习中最核心的活动是思维。马克思说:“思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课堂上如果没有积极的思维就不可能发现问题。学生会思维,他就进入了独立学习的状态。学生会独立学习,他就会思考问题。问题是思维的源泉。

第二,问题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桥梁。问题教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始终围绕着“问题”而展开,问题成为教与学的纽带,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接受式”向“发现式”转变。学生一旦真正运用“发现式”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就一定会变得主动。

第三,问题是激发学生创造学习的基石。创造始于问题。学生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方法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所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问题是创造学习的基石。

怎样进行问题教学呢?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比如《荷塘月色》教学,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难点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围绕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可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文章开篇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2.“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句话表露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他是如何摆脱“不宁静”的心情的?3.在对荷塘月色的描写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5.是什么让作者“到底惦着江南了”?作者推开家门时怀着怎样的感情?设置这些问题,意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深入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新课程教学要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就要把提问的权力分一点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提问。我在教学《孔乙己》时,把课型设计成“质疑课”,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有的同学问:孔乙己的悲剧是封建科举制度造成的,那么在同样的制度下,为什么有的读书人不像孔乙己那样?孔乙己的悲剧到底是社会造成的还是个人造成的?有的同学问: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但《孔乙己》里小伙计、掌柜、短衣帮和小孩们都取笑孔乙己,孔乙己成为人们的一个笑料,作品充满喜剧色彩,那么《孔乙己》究竟是悲剧作品还是喜剧作品?有的同学问:孔乙己与丁举人都是读书人,为什么丁举人要置孔乙己于绝境?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还有的同学问:如今的中考、高考是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中考与高考与过去科举考试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态度以及对权威观点的挑战精神,闪烁着个性化阅读与创造思维的光芒。

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教学《天上的街市》,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的能力。洪老师围绕文本先示范提出两个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其中有一位学生这样问:“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作者为什么要说是那“朵”流星,而不说成那“颗”流星?流星明明很快,为什么说它是“提着灯笼在走”?学生不仅提出了问题,经过讨论也解决了问题。“流星”一般用“颗”作单位,为什么要用“朵”呢?学生说,我是这么想的:“朵”一般是形容花,花是非常漂亮的,鲜艳的,在这里形容流星,说明了流星是非常漂亮的,像一朵花一样美丽,作者这样写,是说天上人的生活是非常美好的。天上的流星明明很快,为什么说它在“走”呢?学生说:作者写的这颗流星不是天上实实在在的那颗流星,而是作者的一种想象,说他们“提着灯笼”在天上走着,这样想象就表现了牛郎织女在天上悠闲自在的生活场景。课堂让学生提问,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以比较为纽带设计教学,即比较教学思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既有区别,同时又有联系。学习过程中会发现许多知识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果加以比较,就会促进学生发现学习的规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通过比较,也能够拓宽学生学习的思路,强化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因此,平常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设计教学,也是新课程教学一种很好的思路。

有的课文,本身就蕴含着很多可比较的因素,因此用比较的手法来教学,符合课文自身的特点。如《祝福》 《林黛玉进贾府》 《师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范进中举》 《雷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烈日和暴雨下》 《孔乙己》 《岳阳楼记》等,都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教学。

钱梦龙老师教学《愚公移山》,抓住文中表达的意思差不多的两段文字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何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这两段文字有三个方面不同:

第一,称呼不同。愚公妻称愚公为“君”,她对愚公是尊敬的;智叟称愚公为“汝”,他对愚公不是很客气的。

第二,语气不同。愚公妻:“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又怎么样呢?)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连山上的一根草都毁不掉!(太夸张了)愚公妻:“且焉置土石?”(关心和担心的语气)智叟:“其如土石何?”——把土石又怎么样呢?(讽刺的语气)

第三,态度不同。愚公妻“其妻献疑曰”(提出疑问)。智叟“笑而止之曰”(讥笑、阻止)。

这两段文字看起来相似,但不同的对象表达的情感和态度完全不一样。面对妻子的关心、担心和智叟的讥笑、讽刺和阻止,愚公坚定信念,挖山不止,表现了愚公移山的决心和勇气,体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

又如,《沁园春·长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独立寒秋”与《沁园春·雪》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北国风光”可进行比较教学。

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首词,从景物描写、气势表达、语言结构、写作方法、主题思想等方面作些赏析,看看它们之间有哪些异同。

同学们讨论交流。

相同点:

1.两首词都非常有气势。《雪》描写北国风光,气魄宏大,画卷壮美;《长沙》描写江南秋景,寥廓万里,大气磅礴,绚丽多彩,两首词都是古典诗词中前所未有的雄奇壮丽的全景式风景画,都表现为壮美和崇高之美。

2.两首词都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写景,景中寓情;抒情,情景交融,表现出宏大的志向和宏伟的抱负。

3.两首词都有景物描写,在手法上都是动静结合。《雪》描写的画面是纵横千万里的北中国雪景,它雄伟瑰丽,豪迈壮阔,想象丰富奇特。《长沙》描写的是南中国的湘江秋色,它自由开阔,色彩绚烂,联想丰富深沉。在手法上都采用了动静结合。

不同点:

1.从气势上看,虽然两首词都极有气势。但《雪》的境界更开阔,气势更宏大。《长沙》写的是少年同学的革命活动,《雪》却把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代表人物都作了评判。《长沙》提出的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雪》宣告的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从语言结构上看,两首词由于使用了相同的词牌而格式一致。《长沙》在写了时间、地点之后,因一个“看”字领起,下阕主要内容由一个“忆”字领起;《雪》在总写北国风光之后,由一个“望”字领起,下阕主要内容由一个“引”字领起。两首词朗诵的音节也基本一致。

3.从写作方法上看,《长沙》上阕写景,下阕记事,《雪》上阕写景,下阕议论。两首词都有抒情。

4.从主题思想看,《长沙》写于1925年,作者抒发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心,表达了对国家光明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雪》写于1936年,作者赞美了祖国的壮丽山河,歌颂了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

教学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杜甫诗《登岳阳楼》时,可以把杜甫另外写岳阳楼的几首诗,如《泊岳阳楼下》《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加以比较,也可以把杜甫写岳阳楼的诗和李白写岳阳楼的诗加以比较(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还可以把杜甫诗《登岳阳楼》与初中学过的课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加以比较,看各自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各自的表达方式有什么区别,各自的写作技巧有什么特色。

三、以选点为纽带设计教学,即选点教学思路。所谓选点,即教学设计时选择一个突破口来带动整体教学。一篇课文,通过深入解读之后,选择一个“点”进行突破。这个“点”一定是“有嚼头”的,或是课文的一个关键处,或是表达主题的一个深刻处,或是行文的一个精美处。这个“点”一定要起到带动整体阅读的作用,即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如,教学《孔乙己》,有一位老师把“聚焦点”放在孔乙己的“脸”上,多方面捕捉孔乙己脸上微妙的变化,从而提示孔乙己的命运悲剧,并透视这种悲剧的根源。在《孔乙己》一文中,作者一共描写了孔乙己的“四张脸谱”,每一次描写都有它特殊的意义。

第一张脸谱:“青白脸色,皱纹间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青白脸色”是因为他四体不勤导致贫困后带来的饥饿所致,孔乙己因为懒惰而变得贫穷,因为贫穷而忍饥挨饿,因此而未老先衰。这就使同学们认识到一个被封建社会抛弃在仕途中的老童生的形象。孔乙己心中的悲凉不言而喻。

第二张脸谱:孔乙己“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孔乙己因偷东西而羞愧,因凌辱而苦不堪言的心情通过“涨红”两字表现出来。

第三张脸谱:“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灰色的脸”是令人可怕的,这里把孔乙己的失落与内心的痛苦刻画得入木三分。

第四张脸谱:“人们很久没见孔乙己了”,这年秋天,“一天的下半天”,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盘着两腿,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从孔乙己“黑色”的脸上,可以想象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境?已经气息奄奄,行将就木。“黑色”既预示孔乙己生命的终点,也预示他悲凉的一生,又预示着黑暗的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

孔乙己的脸色由“青”到“涨红”,再到“灰”,最后到“黑色”,这本身就暗示了孔乙己逐步走向死亡的悲惨命运。作者在描写孔乙己每张脸谱的背后,都夹杂着“笑”声,有短衣帮麻木不仁的笑,有老板自私冷酷的笑,有小伙计自我解脱的笑,还有孩子们天真的逗笑。在描写孔乙己“脸谱”的同时,又描写各种不同的笑声,这对封建制度的揭露就更加深刻。

孔乙己的每一张脸谱都是他苦难挣扎的誓言,都是他灵魂扭曲的标签,都是他生与死的挣扎。在那极端冷酷的社会里,他的每一张痛苦的脸谱,都在人们的笑声里露出了鄙弃与轻蔑,这各种不同的笑声将孔乙己的生命慢慢的淹没,最后将他送至生命的尽头……孔乙己在别人的笑声中一步一步走完了他悲凉而潦倒的一生。他的生只是笑料,他的死却毫无意义,这就是封建科举制度把人变成鬼的十分惨痛的悲剧。

四、从整体出发再回归到整体来设计教学,即整体教学思路。所谓整体教学,就是要从整体入手,然后进入局部微观研习,展开充分的学习活动,最后回归整体。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现在课堂教学前两个环节一般都做得不错,但是“回归整体”普遍做得不够好。“回归整体”是对教学的升华,让学生形成整体印象。这一环节对语文课来讲,显得特别重要。比如有两位老师同教《春江花月夜》这篇课文,导入时两位老师都是从《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在唐诗中的地位说起的,都引用了闻一多先生对这首诗的评价语言:闻一多先生说《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是“孤篇横绝全唐”。两节课教完了,可学生对这句话理解并不清楚。为什么说《春江花月夜》是“孤篇盖唐”呢?其实,唐诗里写景状物的诗并不少,充满哲理的诗也很多,写游子思妇的诗更多,为什么说就这首诗是“孤篇横绝全唐”呢?如果老师对这首诗分析之后,引导学生探究这个问题,就会起到深化教学的作用,就会回归到课堂导入时老师提出的问题上来。怎样引导学生探究这个问题呢?有一位有经验的老师教这一课,在课的末尾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她引导学生这样探究,认为前人之所以这样评价,是两个原因:一是格局,诗人把写景、说理、抒情融合在这一首诗里面,形成一个宏大的格局;二是格调,很多写离别相思的诗,都写得苦闷,悲伤,格调比较低沉,而这首诗是“哀而不伤”,表现了诗人豁达的一面。如果两位老师这样来引导学生学习,就会给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这就是整体教学。

猜你喜欢
孔乙己新课程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孔乙己(下)
孔乙己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