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叶瘿蚊防治技术要点

2015-05-05 07:49臧占稳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10期
关键词:历期刺槐物候

臧占稳

(北京市房山区复兴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北京 房山 102488)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属蝶形花科刺槐属(Robinia) 植物。刺槐叶瘿蚊 Obolodiplosis robiniae(Haldemann)属双翅目瘿蚊科,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外来入侵林业有害生物,主要以幼虫取食危害刺槐叶片。2005年该虫悄然登陆我国,已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辽宁省和北京市发生并造成严重危害[1]。该虫在中国的最宜适生区为华北、华中、华南及云南大部分地区,预测其在中国的风险值为2.26,属于高度危险生物[2]。

北京市刺槐面积约1.84万hm2。2006年首次发现刺槐叶瘿蚊传入[3]。丰台、海淀、房山等区县均发现刺槐叶瘿蚊危害。为更好地控制其为害,从2010年起,连续3年对北京地区刺槐叶瘿蚊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归纳出防治技术要点,以期为科学防治该虫提供依据。

1 形态特征

成虫:身体色泽、大小和形态特征与蚊子成虫相似。

雌成虫:体长3.2~3.8mm;触角丝状,14节,复眼大,几乎占据头顶大部分区域;胸部背面有3个纵长形大黑斑,前翅发达,有黑色绒毛,后翅特化成平衡棒。腹部桔红色,腹末稍尖。足细长,均显著长于体。

雄成虫:与雌相似,但体较小,体长2.7~3.0mm,触角26节。腹部背面黑褐色,具有浅色而较密的细毛,外生殖器露于腹末:生殖刺突长而显著,长于其基部的生殖突基节。

卵:长卵圆形,淡褐红色,半透明,长0.27mm,宽0.07mm。产于叶片背面,散产。

幼虫:体长2.8~3.6mm,纺锤形至长椭圆形,乳白色至淡黄色;生有9对气门,分别着生于前胸、腹部1~8节背面两侧。

蛹:体长2.6~2.8mm,淡橘黄色,翅、足等附肢粘连,腹部2~8节背面有1褐色刺突;头顶两侧各生有1褐色的长刺伸出头顶。

2 危害特点

经作者在房山区调查发现,刺槐叶瘿蚊的寄主为刺槐、香花槐和四倍体刺槐,主要危害当年生嫩叶。该虫刺激刺槐小叶沿叶缘向叶背纵卷,随着小叶生长和幼虫龄期的增大,被害叶片卷缩加重,为害轻时新叶不能伸展,重则使小叶枯黄脱落[4]。

3 发生规律

刺槐叶瘿蚊在北京地区1年发生5代。4月中旬成虫羽化。4月下旬初第1代幼虫开始孵化,5月下旬为幼虫发生盛期,蛹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虫出现在5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期为5月下旬至7月中旬,蛹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成虫出现在6月中旬;第3代幼虫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蛹期7月上中旬,成虫出现在7月中旬;第4代幼虫期为7月中旬至8月初,蛹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出现在7月下旬。1~4代老熟幼虫在虫瘿内化蛹,越冬代老熟幼虫9月下旬开始下树,约历时4~5天,做茧在表土越冬。

表1 刺槐叶瘿蚊发生和物候期的关系

4 发生期预测预报

4.1 经验历期

据2010~2012年观察研究,刺槐叶瘿蚊以老熟幼虫做茧在表土越冬。幼虫历期7~9天,蛹历期4~5天,成虫历期2~3天,卵历期3~4天。因此查得某一虫态出现时期,加上各虫期历期,即可得到下一个虫态的高峰期。其垂直方向分布在表土,水平方向多分布在落叶下的低洼地段,少部分老熟幼虫残留在落叶的虫瘿内。

4.2 物候期预测

在发生期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对各虫态的发生和相应的物候进行观察研究(表1)。根据刺槐叶瘿蚊各虫态发生时期、进度、历期和物候特征的关系,可进行发生期预报,确定最佳防治时期。

刺槐叶瘿蚊羽化高峰恰好是刺槐展叶盛期。在叶缘未卷曲时施药,因此充分利用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进行化学防治,有效控制幼虫的发生总量,降低害虫虫口密度及发生基数。根据防治效果,还可在5月中下旬第1代成虫高峰期再次进行防治。

5防治

在成虫羽化高峰或幼虫初龄期进行防治效果明显。用混合药剂防治效果高于单一药剂。氧化乐果、吡虫啉防效较高于溴氰菊酯。氧化乐果、吡虫啉防治效果相近。7月中旬,刺槐叶瘿蚊第3代幼虫被寄生现象更为明显,寄生率高达93.4%。经鉴定天敌为瘿蚊长腹细蜂Platygster sp.。

6讨论

刺槐叶瘿蚊在北京1年发生5代,王润珍等[5]报道在辽宁南部营口地区1年发生5代研究结果一致。但与赵春明等[4]报道在昌黎地区1年发生6代,邵希奎等[6]报道的辽宁沈阳地区1年发生4代情况不同。分析原因:不同地区刺槐叶瘿蚊发生代数不同,与各地气候、温湿度不同有关;年份、各地气候状况也会影响刺槐叶瘿蚊的发生代数。

刺槐叶瘿蚊世代发生极不整齐,必须抓住关键期,即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施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进行及时防治。可在刺槐展叶盛期、叶缘未卷曲时施药,重点着药部位刺槐小枝尖端。保护刺槐叶瘿蚊幼虫期天敌昆虫瘿蚊长腹细蜂。

[1]杨忠歧,乔秀荣,卜文俊,等.我国新发现一种重要外来入侵害虫—刺槐叶瘿蚊.昆虫学报,2006,49(6):1050~1053

[2]张东风,路常宽,王晓勤,等.刺槐叶瘿蚊在中国的危险性评估.生态学报,2009,29(4):2155~2156

[3]穆希凤,孙静双,卢文锋,等.北京地区刺槐叶瘿蚊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中国森林病虫,2010,29(5):15~17

[4]赵春明,高素红,薛海平,等.刺槐叶瘿蚊成虫的生物学特性.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25(2):61~64

[5]王润珍,王丽君,王世文,等.刺槐属新害虫——刺槐瘿蚊的初步观察.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4):24~25

[6]邵希奎,马晓光,邵奎福,等.刺槐叶瘿蚊发生期、危害程度和防治试验.辽宁林业科科技,2010,29(5):15~17

猜你喜欢
历期刺槐物候
GEE平台下利用物候特征进行面向对象的水稻种植分布提取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基于植被物候特征的互花米草提取方法研究——以长三角湿地为例
13个新选水稻不育系播始历期配合力分析
刺槐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究
食物因素对暗黑鳃金龟一、二龄幼虫历期及成活率的影响
日本松干蚧生物学观察与防治
气候变化对民和杏发育期影响分析
刺槐树
刺槐造林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