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朝霞
(黑龙江省蚕蜂技术指导总站,哈尔滨 150090)
大豆是黑龙江省仅次于玉米、水稻的第三大作物,是粮油兼用作物,是动物饲料的主要蛋白质原料。试验通过利用蜜蜂对大豆进行授粉,初步研究授粉对其产量、籽粒品质的影响,授粉花期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找到大豆蜜蜂授粉的最佳配置,为农民在花期利用蜜蜂授粉提供依据。
试验用大豆面积640m2,供试种植品种为垦丰17号大豆品种。
搭建蜜蜂加强授粉网室,用圆木和白色尼龙网在试验田选定区上方搭建网室,罩住加强授粉区大豆,以保证蜜蜂限制其中,使外界授粉昆虫无法进入,网室规格空间为8m×4m×2.5m。隔离对照区使用网室规格空间为2m×1m×2m。自然授粉组昆虫单独调查,大豆地块附近有西瓜大田,花期与大豆有重合期,摆有蜂群,蜜蜂自然对大豆授粉,自然授粉区未专门放置蜂群。
在大豆开花前2~3天将蜜蜂蜂箱置于网室中,8脾蜜蜂授粉蜂群配置,常规管理蜂群。
从开花开始到花期结束,所有试验同时进行,每天从天亮开始,到天黑结束,阴天下雨视情况做出调整。
授粉蜂群群势控制在8脾蜂,在大豆开花前5天搬离原处3m以外,过两天后将蜂箱搬入试验网棚内,打开巢门,让蜜蜂试飞、排泄,适应环境。开花前1天,关闭巢门。
1.4.1 蜜蜂授粉技术
(1)蜜蜂品种。东北黑蜂、意大利蜜蜂
(2)蜂需求量。按1箱/0.33hm2,蜂群势 8脾以上,授粉蜂群以10~20群为1组。
(3)入场时间。开花10%前入场。
(4)蜂群摆放。巢门背风向阳均匀摆放,蜂场与授粉田间距离小于100m,蜂群摆放可位于中央或田地一边,蜂巢门面向农田。
(5)蜂群管理。加盖保温物,调整巢脾,强群补弱群,保持蜂多于脾,维持箱内温度稳定,保证蜂群能够正常繁殖;初花期适当用瓜花糖浆奖励饲喂提高蜜蜂授粉的积极性。
(6)蜜粉采收。适时检查蜂群的蜜粉情况,应及时采收蜂蜜和花粉,防止蜜粉压子脾,提高蜜蜂访花的积极性,消除分蜂热。
(7)提供清洁水源。授粉期间保证蜂群具有干净充足的水源。
1.4.2 绿色植保技术
(1)物理防治。在大田悬挂黄板诱杀大豆蚜虫,性诱剂诱杀大豆食心虫。
(2)生物防治。选用对蜜蜂无毒的生物药剂防治病虫害。如,苦参碱防治大豆蚜虫,淡紫拟青霉防治大豆包囊线虫。
(3)化学防治。蜜蜂入场前10天至蜂场撤离期间禁止喷施对蜜蜂高度的化学农药;蜜蜂授粉时,蜂场半径3km其他作物均禁止施药。防治病虫害如需使用化学农药,应选用对蜜蜂无毒或低毒药剂,并尽量减少使用量和次数,达到绿色防控要求,保障蜜蜂安全授粉。
1.4.3 大豆测产方法
取样方法。根据品种、地力、作物长势将万亩示范田分成5个自然片,每片选取有代表性的1~3块地,每块地按对角线法,间隔一定距离取3个样点。每一测产点采取对角线3~5点取样法,每个样点离地头5m以上,随机选点。采取等行或宽窄行播种的,在样点中连续测量11行的距离,分别除以10,计算出平均行距 (m)。依据平均行距,计算临近2行的2m2的行长与平方米株数,连续测定10株的株粒数,相加除以10计算出平均株粒数。
计算产量。以该品种常年百粒重计算理论产量,90%折后为测产产量。以5点的平均产量为该代表面积的平均产量。产量计算方法:大豆测产产量 (kg/667m2)=株数/667m2×株粒数×百粒重×10-5×0.9 其中: 株数/667m2/(平均行距×平均株距)平均行距和平均株距指取样点的平均数。
自然授粉区内,大豆平均株粒数21.7,株树40/m2,百粒种21.3g,单产110.9kg/667m2;隔离对照组内,大豆平均株粒数 19.4,株树 39/m2,百粒种 20.9g,单产94.9kg/667m2;单产增产 16kg/667m2,增产率为 16.8%。自然授粉组内,大豆平均株粒数27.7,株树39/m2,百粒种21g,单产136.1kg/667m2,比隔离实验组增产20.6kg/667m2。
从试验结果看,蜜蜂授粉提高大豆结籽产量,百粒重有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