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兰英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家庭教育抓起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百姓行为息息相关,而家风家教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缩影和基础教育。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流价值观,是社会美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指调整家庭各成员之间利益关系与情感关系的道德行为规范,是通过家家户户流传下来的道德风尚和家教传统。家教是通过长辈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把正确的家庭道德要求、规范、原则灌输到家庭成员的思想中,引导家庭成员的行为合乎家庭道德的要求,是社会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家教是主观过程,家风是客观存在。家风家教是家庭生活的规范,社会上待人接物的道德标准以及国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风尚,家庭美德教育的水平影响和决定着社会道德风尚的构成。
习近平主席提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六条为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对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泉源;同时还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转化中得到发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意识和理论创新的与时俱进。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在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的基础上,抓好友善、孝敬、诚信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处理好几对辩证关系
第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主导性与各种异质思潮多样性共存的关系。我们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地位,又要充分尊重人们思想活动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差别性和选择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一元主导性与多样性共存的关系。
第二,先进性和层次性的关系。切实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众生活的各个层面,使之耳熟能详,逐渐成为人民大众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要求我门既要注重“培育践行”现状的考量,兼顾高度统一性和个性化,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民众认同的沃土之上,成为人民群众的“大众话语”。
第三,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民族性,就难以落地生根,枝繁叶茂;没有世界性,就难以应对全球化时代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锋和交融。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幅油画的话,这幅油画的底色是中国的,但景物则是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积淀的优秀价值准则的吸收和借鉴。
第四,文化传承和文化走出去的关系。首先,要有力地向世人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和谐世界”理念。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经验”的文化因素,是新世纪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致力于改革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的有效文化力量。再次,对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如保障人权、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政治价值,公共服务、终身教育、生活质量、生态文明等社会价值,要积极吸收借鉴。
(作者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冯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