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负起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担当

2015-05-05 15:40杜鸿林
道德与文明 2014年4期
关键词:道德观学界传统美德

杜鸿林

我们今天召开的“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是国内伦理学界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一系列重要论述积极响应的一个具体行动。中华传统美德是以怎样的状态发生发展的呢?这是一个必须首先解决的前提性问题。中华传统美德存在于中华传统道德之中并随之发展,而中华传统道德存在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并随之发展。中华传统道德和中华传统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而其精华与糟粕并非泾渭分明,时常混为一团,难以分辨,这种混沌性令一些人耐不下性子,索性连脏水带孩子一股脑泼了出去。传统是无法割裂的,从传统道德中提炼出传世的美德、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传世的优秀文化,这是我们伦理学工作者、是学界广大同仁必须承负的责任担当。

第一,提炼中华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恪守正确的立场,善用科学的认识工具。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从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根觅源,传承优质基因,汲取丰厚养分。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客观实在的,但其不是以独立的完整的形态存在的,其一是存在于历代中华儿女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为代代中华儿女口传身行,其二是存在于浩瀚的古籍文本之中,这些存在于文本中的道德文化一旦与皇权专制相结合,其面相和作用是十分复杂的,其诸多具有超时空有益价值的因素被层层厚重的幕幔所遮蔽,被浓浓的居主导地位的皇权思想所稀释。做好第二方面的提炼工作远比做好第一方面的工作艰难得多,但这恰恰是伦理学工作者和学界同仁应当而且能够完成好的重任。对中华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采取历史虚无主义是绝不可取的,唯有自觉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站稳人民主体性之立场,才可以做好批判清理、剥离提炼,做出符合历史真相的评判,进而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走极端、一阵风的贻害在当下并未根除,对此要抱有足够的警觉。要高度珍视以往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学界、政界和民众对中华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清理批判传承的有益成果,摒弃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偏向,警惕可能出现的复古苗头。

第二,要准确提炼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具有永不褪色时代价值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重要讲话中例举了近二十个中华文化所强凋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除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外,所引的观点几乎全部出自先秦诸子。先秦百家学说最为珍贵、影响弥久的是其自然哲学、文化哲学、社会哲学、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其中饱含有益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我们要下工夫把这些超越时空的、解释力极为宏阔的、影响极为深远的哲学层面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清理提炼出来,继而构建或还原我们中华文明特殊的价值体系。要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与时俱进地保持并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和民族主体性,挖掘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第三,要以对历史负责的认真态度,严肃指出中华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内外部的局限性。要从文本和作用形式、作用程度两大维度考察中华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的内外部局限性。先秦诸子的学说各具特色,亦各存不足。秦以降,历朝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将先秦道德观、价值观与政治实践相结合,从中汲取了政治智慧,也使先秦原本是哲学层面的道德观、价值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和扭曲。如“民为邦本”观,在秦以后,总是受着“君为政本”观的统摄,民本总是受制于君本,以民为本的实现程度极低,实现场域极窄。又如“天人合一”观,这一观念可归属自然宇宙哲学观,亦可归为政治哲学观,用以强调天意、民意、君意相一致的要求和关系。汉代董仲舒从“天人合一”观引发出“天人感应”观,继而提出“君权神授”观,旨在论证秦亡于失天意民心,西汉王朝则合天意民心,具有完全的正当性和合法性。还如“以德治国”观,到了秦朝之后,毫不费力地滑向了以人治国,在皇权专制的社会,德治与人治几乎就是同义语。为此,我们既要探明我国古代文化哲学、自然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人生哲学层面有益的道德观、价值观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指明其与皇权专制结合后发生的变形扭曲。

第四,学人、学界要做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者和先行者。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五四运动讲话中就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四点要求,即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这同样适用于我们伦理学工作者和广大学界同仁。发生在学界的学术不端、行为不端、思想不端、言语不端等不良现象,对社会,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十分恶劣的。我们学人、学界的优长大概在于知道,而知道不等于明白,明白不等于善行、善言、善心。明知故犯,对于学人、学界有着无以复加的讽刺意味,教育人的人,如果道德观、价值观出错,就会殃及一大片、一大批他的教育对象。我们搞理论的、搞教育的,更要把握住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把总钥匙和总开关,在做好中华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者的同时,争做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者和先行者,努力达到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用而不觉”的境界。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明与政治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道德观学界传统美德
身边的传统美德
《魔鬼的门徒》的宗教伦理与道德观照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学界亮点
“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女性道德观的近代命运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研究
《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
从传统学术道德观反思当今学术道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