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高效教学的实现途径浅述

2015-05-05 17:27周孝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1期
关键词:建构驱动笔者

周孝玲

高效教学是当前初中语文的必然话题,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而学校教学从时间段上来分析的话,很显然可以分为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阶段;而从学习内容的角度来看的话,这三个时间段又对应着学生的预习、学习和复习三个阶段。因此从这三个阶段来研究有效教学,是比较贴近初中语文教学实际的。事实上,也有不少初中语文同行正是这么做的,只是笔者的切入角度与同行们略有差异,因此可能也就具有一定的讨论价值。以下是笔者详细的思路:

一、课前设计问题,驱动学生且读且思

预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也都很重视预习,只是由于相当一部分教师都认为,预习只是将课堂上的一些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内容交由学生课前完成,因此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固然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简单的预习任务,但这并不能给整体的语文学习带来明明的效能提升。笔者这里所思考的高效途径在于,通过问题的提出,使得学生在课前能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高效阅读,高效思考。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课前的阅读如果没有了问题的驱动,那学生的阅读就只可能是一种自然且漫无目的的阅读,因此笔者以为需要问题来进行驱动,以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高效思考,以为高效的课堂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对于《诗经》二首中《关雎》一文的学习,作为一首古老的恋歌,作为一首初中学生可能较为熟悉(尤其是开始几句)的恋歌,如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文意,这在课前必须进行一定的思考。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去引导学生的预习:作者选择以雎鸠写男子思慕女子的心情,你猜想是什么原因?作者又选择了荇菜(左右流之、左右采之等),这又是描述什么?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实吗?如何能够判断出来?这些问题的提出,会驱动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去阅读文本,而这三个问题又某种程度上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因而能够驱动学生在阅读中去对全文有所感知。这种宏观认识的建立,将会为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发挥很大的作用。

事实证明,在学生的学习之前精心设计具有驱动学生且读且思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很好地进入语文学习的状态,又由于时间比较充裕,因而学生也就有了一个自然的慢慢咀嚼的过程,而这正是高效学习的基础。

二、课上提出问题,驱动学生且建且构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这是语文教师耳熟能详的教育观点,但这个主阵地如何才能发挥主作用呢?笔者以为还是需要通过问题的设计,来驱动学生完成对文本含义理解的建构。

这里仍然以《关雎》一文的课堂教学为例,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怎样引导学生建构出正确的认知呢?因为作为情窦初开的初中学生,如果对此文没有一种纯洁的理解的话,还是容易只将此文理解为一种单纯的异性追求的故事的。这显然不利于文章主旨的建构。笔者设计的问题是:同学们写过情书吗?(这只是一个暖场的问题,不必多讨论,只求活跃一下气氛,也为学生建立一种将课文与生活进行比较的意识。)本文中,男子初见女子是什么感觉?请用一词描述(一见钟情);产生情愫之后又是什么感觉?请用一词描述(日夜思念);求之不得后男子又怎么样了?请用一词描述(幻想结合)。在对这三个问题思考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同学们的生活感知,你觉得课文中的男子对女子的感情用什么词来形容比较恰当?(纯真;纯洁)在实际教学中,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提出、思考与回答,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建立起男子“乐而不淫”的正确形象,从而也可以在学生的心中无意识地投下一颗滋养感情的养分。

很多情况下,语文教师都追求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形成积极向上的认识,这就是语文所追求的人文性内容之一。但很多情况下,这种认识又能往往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来完成的,学生可能会认同这些认识,但却寻找不到这些认识的源头,因而只能说是接受到了一个“鱼”而非“渔”。笔者以为,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这些认识建构的过程中来,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之下开展建构活动,才有可能让学生的学习走向高效。

三、课后追问问题,驱动学生且写且述

由于初中三个年级的学习内容越来越多,因而许多教师也将课堂是主阵地这一教学理念,理解为所有的任务都要集中在课上完成。这里固然体现了所谓素质教育的思想,但却不完全符合学习规律,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是需要巩固的,学习内容是需要拓展的,学习视角是需要延伸的。而这些学习任务的完成,离不开课后。

笔者试图以写与述作为形式,通过问题的驱动去让学生以写与述的形式完成巩固已有学习内容,延伸学习视角等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里仍以《关雎》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做法。笔者让学生课后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写作,这个问题就是:若让你评价诗中的男子,你会如何描述?要求是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尽量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且独到的想法。事实上这一做法很受学生欢迎,由于不限字数且要求真实独到,因而学生都尝试努力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种想法很多在课堂上没有完全呈现,因此既延伸了课堂,又让学生深化了对课文主旨的认识,可谓两全其美。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实现的途径并非唯一,笔者以上所述来自自身的实践,望能对初中有效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袁桥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建构驱动笔者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老师,别走……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建构游戏玩不够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