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网环境下企业信息化资源集成研究

2015-05-04 13:01刘平杨周锋
上海企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供需资源信息化

刘平+杨周锋

当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企业信息化的内涵,提升了企业信息化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如企业信息化对企业财务、人力资源和物流等领域的创新变革,产生了财务信息化、人力资源信息化和物流信息化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在信息化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标准和系统的规划,将导致各类资源分别信息化,结果产生“资源信息化孤岛”,无法实现企业信息化中的资源集成。由此,导致企业信息化中的资源集成度不高,产生了资源冗余与不足并存的现象。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主体逐渐由传统的人、财、物转化为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文化等信息资源,其本质是资源的整合与优势互补,以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为导向,实现企业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因此信息资源集度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国外学者麦金西在80年代初较早提出了7-s管理法集成管理含义的研究,经过弗利曼、多西等学者对技术、组织、文化、管理的综合性研究,哈灵顿博士首次提出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理念,为集成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但其只局限于制造业。随着中国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经济的全球化,需要新的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理念与之相适应。

一、我国企业信息化资源基本情况及其集成现状

企业信息化资源有广狭义之分,广义:掌握信息技术及知识的科技人才,包括硬件和软件的信息基础设施,分析处理信息的管理系统、组织及文化。狭义:企业生产运营及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数据、报表及文件,并经过加工、处理的经济信息及商业情报。

企业信息化是基于业务流程重组及优化,运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综合管理企业内外部生产销售运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帮助企业管理层决策,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技术、市场信息、商品销售信息、财务管理信息、生产、组织及营销管理信息等都属于企业的信息化资源。

1. 信息化资源分类

对信息化资源进行分类,是进行企业信息化资源集成研究的基础。在了解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的划分,提升了企业信息化资源集成的有效性。

国外学者信息管理专家霍顿认为单数的信息资源指的是信息内容,复数时指包括服务、设施、环境和人在内的支持平台。马尔香与霍顿合著的《信息趋势:从你的信息资源中获利》一书中提出信息资源由拥有信息技能的个人、信息技术及其硬件和软件、信息中心等平台构成。

国内学者符福垣在《信息资源学》中对信息化资源作了详尽的分类。他提出,广义的信息化资源按其组成与内在联系分为元信息资源、本信息资源、表信息资源;按所处的空间分为世界信息资源、国家信息资源、部门或企业信息资源。狭义的信息化资源按处理程度分为一次信息资源、二次信息资源、三次信息资源;按其表现形态可分为实物信息资源和虚拟信息资源等等。楼策群、桂学文在《信息经济学通论》中对狭义的信息化资源作了分类研究,按反映面可分为宏观信息资源和微观信息资源;按作用层次可分为战略信息资源和战术信息资源等等。孟广均等在《信息资源管理》中根据开发程度将其分为潜在的和现实的信息资源。

综上所述的企业信息化资源的定义、国内外关于信息资源构成及分类研究,本文按照定义与构成及类型相一致的原则将企业信息化资源其分为四类:信息基础设施(各种应用程序、软件和硬件资源、各类网络标准和传输编码等)、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网络设计技术、电子商务等)、信息科技人才(具备高信息化素质或经验的专门信息化人才)、信息管理组织及文化(科学的信息管理思想、方法、体系)。

2. 信息化资源管理现状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从70年代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在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门以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等部门积极推动下,企业信息化水平已经有显著提高,总体看来各企业在信息化资源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对300家国家重点企业做了问卷调查(如图1所示),其中约70%企业认为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投资不足,62%的企业认为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信息科技人才,被调查企业对于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累计投资仅占总资产的0.3%,而发达国家大中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占总资产的8%-10%(如图2)。30%的企业未接通互联网,没有充分利用和共享网络资源,并开展商业活动,而美国已有半数以上的小型企业、八成以上中型企业以及九成以上大型企业都已借助网络进行生产运营活动。经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调查,目前我国企业台式机、打印机的拥有率几近100%,服务器拥有量已超过50%;被调查的企业中33.8%拥有自己的网站和独立域名;有10%实施了ERP和CRM方案,6%实施了SCM方案,绝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文字及财务处理等办公自动化阶段(详见表1)。

二、企业信息化资源集成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分析

根据上述统计数据可知,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正处于西诺特(Synnott)模型的第三阶段,即“信息资源”阶段,该阶段即经过类似诺兰所说的“技术性断点”,完成整体数据的集成统一,能把企业各种资源进行信息化为其服务。尽管信息化水平有很大改观,但信息化资源管理存在更深层次、更具体的问题:(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效益小,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水平较低,信息设备折旧率大,各类传输编码及网络标准不统一,造成企业信息化资源冗余与不足并存,产生“资源信息化孤岛”;(2)虽然信息技术不断升级,普及率高,信息网络发展迅速,但是没有与企业生产运营活动相融合,导致企业电子商务活动发展缓慢;(3)缺乏具备高素质的专门信息化人才及熟悉相关信息化资源管理业务的人才;(4)企业信息化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经验管理思想严重、管理方法传统,缺乏科学的信息管理规划,导致信息化资源不能共享为管理层决策服务,在各生产营销部门分布不合理。

三、企业信息化资源集成框架设计及其对策

1. 供需网理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用户需求多样化,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受到以生产和产品为核心、线性链式结构、静态稳定性等因素的制约,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企业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更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因此,徐福缘(2002)提出了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理论。SDN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以全球资源获取、全球制造、全球销售为目标,相关企业之间由于“供需流”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开放式的供需动态层次网状拓扑结构。供需网有以下特性:

(1)多功能性

SDN多功能性体现在供需流和满足市场各种需求两个层面。在供给需求方面,它既能实现传统供应链的物流功能,还能实现诸如信息技术、资金、管理思想文化等供需流功能,各供需流相互交流、共享信息,使得整个供需流的渗透性加强。详细来说,每个SDN结点企业除了共享生产及销售服务的供求信息外还能交换国际上最新的人才、管理思想文化、信息技术等供需信息,使全球资源合理分配。在满足市场各种需求方面,各个企业的SDN管理模式、经营方式、组织结构都是与市场经济环境匹配的。

(2)高集成性

SDN高集成性体现在两方面:①组织层面。各节点企业以合作子网、价值链、供应链等模式形成联盟,组织成员有“高内聚、低耦合”的特点,前者使企业成员保持并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后者使成员间依赖程度减少,一种合作消失,其他合作不受影响。②技术层面。SDN内企业结点成员通过国际统一的网络标准和传输编码使各自拥有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全球化的技术集成,实现供需流中各类资源的高度共享。

(3)完全开放性

SDN完全开放性体现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在广度上,它不受传统供应链、企业联盟内部合作的限制,企业边界相互交叉,加强国际合作,使获取资源、生产技术、销售市场向全球化发展。在深度上,节点各企业技术、信息、文化的交互,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合作共赢”的目标。合作企业间生产作业层、经营销售层信息资源管理实现统一标准化,实现管理决策层的透明化,加强合作并加深互信度。

(4)动态稳定性

供需网的动态层次网络拓扑结构相比传统供应链的线性串联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即使某个节点企业或传递路径出现问题,也不会使整个供需网的供需流受到较大影响,SDN节点企业可在全球范围内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无缝对接,也可以借助于自身的多功能性及完全开放性迅速实现自我修复的效果。

2. 企业信息化资源集成框架及其对策

我国企业信息化范围和层次不断扩张和加深,针对企业信息化各类资源及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别在微观上,从供需网的多功能性、高集成性角度来研究企业信息化中的资源集成;宏观上,从供需网的完全开放性和动态稳定性等特征角度来设计企业信息化资源集成框架。(如图3)

(1)SDN多功能性角度

SDN多功能性在供给需求方面体现为信息技术、人才、管理思想文化等资源全球化集成共享。若合作子网某企业信息技术商务应用率不高、缺乏专门信息化人才或者信息化管理体制不健全,短期内不能通过招聘、培训等其他手段解决,而SDN环境下的企业可以借住其多功能性充分利用或交换网络内其他企业的商务信息技术理念、最新的信息人才以及信息管理文化思想,可降低成本并增强企业的同行竞争力。在市场需求方面,借鉴SDN合作子网企业的信息管理模式,找到与自身所处经济环境相匹配的经营方式,形成一个“取其精华”的信息化资源集成模式,提升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能力。

(2)SDN高集成性角度

传统的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效益小,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水平较低,各类传输编码及网络标准不统一,造成企业信息化资源冗余与不足并存,产生“资源信息化孤岛”。SDN企业一方面利用其在组织层面的“高内聚、低耦合”的特点使网络内部企业保持并增强核心竞争力,应对政治剧变、经济、环境的发展所带来的冲击的,另一方面利用“多边”关系的信息化伙伴相互共同统一网络标准和传输编码,使供需流中各类信息化资源实现规范化集成,在生产、运营、管理决策活动中合理分配使用,解决信息化资源冗余与不足并存问题,消除“资源信息化孤岛”。

(3)SDN完全开放性角度

传统供应链中信息技术、人才、物质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只局限于部门或企业内部之间,而SDN环境下企业凭借其完全开放性理念以“合作共赢”为最终目标,企业边界相互交叉,实现先进信息技术、高科技信息人才、科学的信息管理理念及文化的全球化,拓展企业信息化资源管理的眼界,为结点企业信息化资源管理的高度集成提供良好的环境。

(4)SDN动态稳定性角度

SDN动态层次网络拓扑结构的高度稳定性使SDN企业联盟内部的各类信息化资源集成机制得以健康运行,不会因某一合作子企业出现问题而使集成网络难以维持,在开放式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能够提升SDN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的集成稳定性。

我国当前大部分企业已经产生了信息化资源集成问题,无法实现信息化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并且不愿意再投资重新规划和构建信息化中的资源,从而为资源集成带来了管理理念的障碍。本文在对企业信息化资源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当前国内企业信息化中的资源集成现状进行了调研,对调研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寻找企业信息化资源集成瓶颈,运用全球化环境下的企业供需网理念,实现信息化中的资源重组,坚持“供其所需,得其所余”的思想,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借助供需网理念的多功能性、高集成性、完全开放性和动态稳定性等特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来研究产生的信息化中资源管理问题,体现SDN环境下企业信息化的资源集成优势,从而为我国企业提高信息化资源集成度做出贡献。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资助项目“用供需网(SDN)理念推进企业信息化中的资源集成研究”(项目编号:2224105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刘平系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杨周锋系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供需资源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2020年4月28日28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需情况
2020年3月 27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需情况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资源回收
2018年1月29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