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的“人定胜天”论的现实社会批判与生命未来际遇的文学探索

2015-05-04 00:48周心驰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羔羊现实文学

自古以来,“人定胜天”似乎是人类的集群真理。然而,现实是否真的如此,这是值得人类不断追问与反思的。

《汗的羔羊》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社会批判,同时又是对一切地球生命未来走向的预见与担忧。作者开篇写道:“若干年后,汗的故事果然发生了。”这是较典型的科幻式文学笔调开头。“果然”一词,说明作者千夫长对目前的现实情状有着一种较为准确的判断与认知,藉由“汗”这一人物,衍生出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虽然是发生在未来维度的,但它却以目前现实社会的重大变迁为基础。因此,这个故事就具备了一定的预见性和合理性。如是说,“汗”的故事是作者对现实境况的一种文学延续,给予现实一种文学的生命。虽然故事的维度与现实不同,但却处处指归,能够较好地引发读者对当前社会发展是否合理的历史追问与现实反思。《楞严经》有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现实与未来并不是一种断层关系,而是一种因果联系。从这个层面来说,作者千夫长在《汗的羔羊》中是以文学的方式为读者呈现出“因果规律,真实不虚”的道理。小说的题目为“汗的羔羊”,可是作者并没有拘泥于“汗”这个第三人称叙述视角,而是采用了多重视角。小说里,经常可以看到作者由一个视角跳到另一个视角,这让小说的故事叙述有了多变的可能性。千夫长似乎有意识地要规避“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以一种自由的叙述方式引领读者了解故事中每一个人物的所思所想。“汗”是整篇小说的主人公,而“我”和“鸟儿”是绿叶。“汗”在开篇给笔者的第一感觉是“正”面形象——“D国归来的畜牧博士,属海归。......儒雅的人,笑容宽厚,有亲和力。”[1]“汗”这个看似完美的人,却有着一颗疯狂得近乎变态的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以说,科学家是一国之宝。然而,小说里的“汗”,这个畜牧博士却是一个外表儒雅,内心邪恶的人。“汗”有着对异化的人定胜天论的盲目崇信。譬如,小说中的最后部分写道:“汗说,不是毁灭,是改变,为地球上的生命找到一个新的制衡点。”乍一看,汗俨然是一个拯救全人类的救世主。然而,结合当前的现实状况,再仔细地体会千夫长整篇小说的价值定位,恍然大悟:原来“汗”就是一个恶魔,用所谓的科学来毁灭整个地球生命的恶魔!“汗”站在自身本位的立场,曲解了“人定胜天”的真实含义。

作者千夫长出生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是一个懂得“做生意”的作家。这一点,在《汗的羔羊》中有佐证。小说中写道:“我知道,这是很多知识型的人在没钱之前和有钱之后,都喜欢讲的虚伪话。我想,汗也不会例外。一到了钱的事情动真章的时候,比谁都在乎钱。现在的时代是命不值钱,钱大于天。地球坏了,世道坏了,人心也坏了,都修复不了啦,有钱就能及时行乐也。我现在的雄心就是赚大钱,受武士族的启示,我知道只要有钱,当然得是大钱,在灾难之后,也可以选择世界上临时安全的地方去过舒适的日子。”[2]从这段话看出,“我”对现实的境况的“坏”似乎没有批判,反倒是一种“现实就是如此”的无所谓姿态。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千夫长本人在小说中以看似随意的笔调,隐性地表达出自己对当今现实社会中这种唯大钱马首是瞻,有大钱便能人定胜天之境况的无奈与担忧。文中有一段笔者认为很有意味的描述:“我说,我从来都不缺钱,都有钱花,我是想拥有那些花不玩的大钱。”[3]这段文字属于格言式的文字,直白入理,借“我”之口表达出在现实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真实心态——有了数不尽的钱,便可以为所欲为,甚至于征服整个世界。当今的现实社会被作者形容为“经济乱世”,小说里的“我”是很感激“汗”的,因为“汗”不仅跟我是老乡,也让“我”从是否要继续靠写小说来维持生计的彷徨中走了出来。在“汗”的科学魔法的帮助下,“我”卖起了羔羊肉,当上了营销老总。而与“我”交好的女汉子“鸟儿”则在小说里是另一个绿叶人物。作者描写“我”与“鸟儿”的关系时,诙谐幽默:“鸟儿管我叫老哥,我们的交情就像哥们儿,属于那种没有性别和年龄隔阂,双方特别信任和认可的情感,命名为混情。”作者这一段描写有何意图呢?笔者以为,作者千夫长也许是想通过一种纯真美好的人性感觉来与“坏”了的现实社会境况形成鲜明的反差,从而达到批判现实社会的目的。

文学是人学,更进一步来说,文学探索的是人生,由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对生命未来遭际的文学书写恰恰体现文学作为人学的人文性与批判主义精神,对人类的现在与未来一直都有的终极关怀。

注释:

[1]千夫长.《汗的羔羊》[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3年(第12期),第42页。

[2]千夫长.《汗的羔羊》[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3年(第12期),第44页。

[3]千夫长.《汗的羔羊》[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3年(第12期),第44页。

参考文献:

[1]千夫长.《汗的羔羊》[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3年(第12期)

[2]董学文,张学刚.《文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05月01日。

[3]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08月01日。

作者简介:周心驰(1989.7—),男,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endprint

猜你喜欢
羔羊现实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羔羊的试图(外三首)
致羔羊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孤独的羔羊
我与文学三十年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