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205线改造示范工程兴宁段预防性养护方案研究

2015-05-04 22:14高欢能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13期
关键词:设计研究

高欢能

摘 要:国道205线改造示范工程兴宁市佛坳岗至洋里段其他养护工程,起点桩号K2645+452,途径径南、径心,终点位于洋里,终点桩号K2671+870,总体呈东西走向,全长26.4公里。文章从公路预防性养护、加强公路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示范路;设计;研究

1 工程概况

2011年1月召开的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和全省公路管理工作会议中,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全省开展以“10条国道、10条重要省道”为重点的“文明示范路”建设,要求以构建“畅、安、舒、美”的公路交通环境为中心,提高公路通行能力、路况水平、安全水平、出行服务水平和公路文明水平。为引领今后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发展方向,使公路交通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G205国道线是兴宁与福建、惠州、珠三角等地区之间交通运输的主要通道,也是兴宁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对整个兴宁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兴宁的经济命脉,承担着繁重的运输任务。本次施工图路面设计以换板、压浆、更换填缝料、灌缝等为主,对沿线桥梁进行维修加固。该路段路基路面排水情况基本良好,个别城镇居民路段缺乏排水设施。全线共有平面平交大部分被交道路为机耕道或村道的等外路,平交路口由于标志标线设置不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现有的安保设施基本齐全,但标志标线基本是按1999年版国标布设。沿线大部分路段路域环境处于中等水平,城镇路段路容较差。大部分路段绿化规模较高,品种丰富,仅局部存在部分绿化缺口。

2 路段现状出现的问题

2.1 路况水平问题

国道205线兴宁市佛坳岗至洋里段目前为二级公路,水泥砼路面。本段最近一次路面大修是在2001,2010年为迎国检曾经进行过路面中修。经过多年的运营,2010年4月路面技术状况指数平均PCI=86.2,RQI=85.4,路况评价为“良”,需要进行路面中修。

2.2 公路自身安全问题

公路自身安全问题包括沿线桥梁、涵洞的安全性、边坡的完整、稳定性、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路侧边沟会否过深、过宽等。

(1)本项目沿线共有10座小桥,技术评定等级均为二、三类桥梁,对抗灾能力不足,易因洪水等自然灾害对交通产生重大影响,需要进行维修加固。(2)有4处边坡遭受暴雨冲刷产生不稳定因素,有发生坍塌的危险,需要进行边坡加固。(3)沿线大部分出现淤堵现象,部分边沟遭受损坏,或出现过深、过宽的情况,可能给车辆造成二次伤害。(4)沿线大部分高填方、危险路段都设置有安全护栏,但是由于设置年月已久,部分护栏遭受损坏,并且护栏端头设置不合理,容易造成伤害。部分路段只用示警桩的形式进行防护,防护等级达不到要求。

2.3 公路交叉问题

沿线交叉口主要以加铺转角或接顺的方式处理,由于设置不合理,主要存在视距、线形、交叉区域内交通混乱、交通拥堵等问题。另外,交叉口缺少安全设施问题,经调查沿线大部分交叉口缺少道口标柱、减速设施、道口标志牌等安全设施,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2.4 公路便民和出行服务水平问题

本路段经过多年运营,原路原有的交通标志已经缺失、或遭受损坏,路面标线部分污秽、磨损严重或脱落,已经不能发挥其正常的服务功能。标志、标线设置仍然是按照1999旧版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沿线没有一处便民服务设施。

2.5 公路路容路貌、景观问题

本路段经过乡镇众多,商铺林立,沿线广告牌、电线杆凌乱;居民生活垃圾乱丢乱放,路旁“脏、乱、差”现象严重。

3 整改措施

3.1 提高公路路况水平方案

对于PCI小于70的路段实施大修;对于PCI大于等于70且小于80的路段实施大修或中修;对于单位评定路段内车撤深度超过15毫米、抗滑指数(SRI)低于80、平整度(RQI)低于80的路段实施中修。重点对路面PCI在85以上,实施大修或改建超过4年的路段实施路面养护。要在示范工程中,积极采用经济、适用的养护技术,并注重将经验上升为规范和技术指南,推进养护的技术进步。

本路段路面采用换板、压浆、更换填缝料、灌缝等措施进行路面修复,使路面水平重新达到优等级。

3.2 提升公路自身安全水平

按照现行规范,对沿线低荷载等级桥梁、涵洞,要按照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加固维修,使全线构造物承载能力总体一致。对受水毁及地质灾害影响,存在塌方等安全隐患的边坡,及时进行处理,通过浆砌骨架护坡或挂网喷播植草等形式,消除边坡塌方的隐患。在对全线行车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行车安全隐患路段,全面完成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增设或改善行车安全防护设施,对新设或重设的护栏的端头作统一处理,将其埋入地下或外展。对交通量大的平交道口进行渠化,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道口及易造成交通堵塞的瓶颈路口进行改造。同时,通过自动发光标志和轮廓标的设置,提高夜间行车的可视性。对过深、过大的边沟,鼓励改造为浅碟式或暗埋边沟。

完善指路标志体系及其他标志标线,按照《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和相关技术规范设置公路标志,做到位置适当、准确、完整、醒目、美观。要以与群众出行密切相关的指路标志、地点距离标志、警告标志和路名标志等为重点,通过对沿线缺少、位置不合理及损坏的交通标志进行补充完善,并按示范路要求增设沿线附属设施,为群众创造更加清晰、科学的指路标志体系。

3.3 加强路域综合治理

从国内有关省份的经验看,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成败的关键是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各有关部门的联动。公路改造工程宜与沿线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村镇段,进行路基横断面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设置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实现路宅分离。同时优先考虑采用绿化带方式进行不同功能道的分隔。由于沿线居民区集中,厂矿企业密集,各种标志乱设现象突出,应进行集中清理,结合交通工程设施布设重新规划。依靠地方政府,联合公安等部门,形成综合整治合力,多管齐下、齐抓共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路域综合整治。穿越村镇路段,应尽量采取半封闭等措施,消灭脏乱差现象,保障安全畅通。通过路域综合整治,使公路环境达到“八个无”。

3.4 完善出行服务设施

在不征地、少征地的情况下,利用公路裁弯取直、废弃闲置的空地,沿线路侧补充和增设港湾式停车区,提供停车、休息等服务。加强路网运行监测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公路运行信息监测和服务网络。根据治理超限超载工作需要,适当完善或增加治超站点。加强道班建设,公路沿线道班的设置应以专业化、机械化养护大道班形式为主。

3.5 加强公路绿化美化

对现有公路绿化水平进行分析评估,明确哪些绿化设施是可用的,哪些是需要更新完善的。公路行道树等植物应优先采用乡土植物,速生抗风性差的树种宜逐步更新替换,不同路段可以选择不同树种,体现地方特色。山区路段绿化的重点是边坡生态恢复,行道树式的栽植方式不可取。同时注意绿化不能影响交通安全,如遮挡标志、视线等。

4 结束语

公路文化与景观相结合,是一种动态的展示。可以与停车区、观景台、服务站点的建设结合起来,既要体现地域文化,更应突出公路文化。终点的标志物受条件限制可以简化,但内涵方面可以丰富,可参考国家公路零点标志的做法。同时为扩大影响及宣传公路文化,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征集设计方案。城镇路段的公里桩及百米桩功能可以弱化,文化性可以加强,宜与路缘石、隔离栅等设施结合,形式可以自由灵活。便民服务设施的软件和硬件建设都很重要,尤其要重视软件建设。主要包括信息提供,标志标识等。宜全线做统一规划设计,形成具有公路文化特色的信息服务系统。

猜你喜欢
设计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