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语
箴言·读书(四)
编者按:读一本好书,如同与智者对话;而倾听一个人的言论,便如同体验他的人生之旅。本期《箴言·读书》,让我们跟随思想者的步伐,感悟生命,感受文字的力量。
做一名好医生,要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医术的服务。三者缺一不可,三者都是无止境的。
——吴阶平院士
一生努力,两袖清风,三餐饱暖,四邻宽容。
——张金哲院士
智慧照亮知识。怀特海说:一个仅仅见多识广的人是世上最无用而讨厌的人。这也正是我的感觉。有一种人,无论在私人聚会,还是在公共场合,对任何话题都能涛涛不绝,仿佛无所不知,可是你听了会这么想:他虽然见多识广,但毫无见识。唯有智慧才能赋予知识以生命,使之成为见识。换句话说,智慧是光源,而知识是被照亮的东西。没有智慧,知识只是散落在黑暗中的碎片,散落了一地也白搭。
同情好不好?亚当·斯密和叔本华说好,视为最主要的道德,尼采说不好,认为会损害被同情者的尊严和痛苦的价值。我的看法是,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不妨结合起来。一方面,作为个人,在遭遇痛苦的时候,要尽量自己忍受和解决,不向人诉说,不博取同情,这是自尊,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另一方面,作为社会,在帮助弱者的时候,不可伤害受助者的自尊自强。总之,尊重第一,同情第二,同情要以尊重为前提,才是好东西。
——周国平
人生没有真正的绝望。树,在秋天放下了落叶,心很疼,可是整个冬天,它让心在平静中积蓄力量。春天一到,芳华依然。只要生命还握在手心,人生就没有绝望。一时的成败得失对于一生来说,不过来了一场小感冒。心若累了,让它休息,灵魂的修复是人生永不干枯的希望。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选择。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硕果和繁花。你不可能所有的好处都是你的。你要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放弃一些什么,然后才可能得到些什么。你要学会接受命的残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气和。因为,这就是人生。
——星云大师
——星云大师
【退休心态】 到了60岁,退休是必然的,但如何在这人生极容易受伤害的关头减少伤害?有智慧的朋友告诉我:一、也许你在某单位工作很久甚至“一辈子”,千万不要以为原单位欠你的,尽管你可能有不少不如意。按月领了薪水,没有欠你的。二、你总会培养徒弟或接班人,不仅不要期望接班人赞美你,他们批评你甚至骂你也是正常的,因为你不是完人,总有错误留下后遗症,毛泽东还三七开,我们的毛病就更多。有了这两种思想准备,会有较好的心理进入新人生!
看见上海华山医院青年医生陈勤奋的微信“我们去藏区巡回医疗,看起来我们付出,其实是让我们感受到美好纯净的医患关系。我们都不知道有多久没有这样感到值得了。”心情欣慰和沉重,欣慰的是怀有纯洁心灵的青年医生向往“美好纯净的医患关系”,沉重的是他们却只在藏区巡回医疗能感受到。不知道这种职业幸福将来是否在大医院还能感受到?想起香港有医生每年去内陆西部或东南亚贫困地区做义工,感受纯洁,升华心灵,难道我们的青年医生将来也要这样去感受纯洁的医患关系?
——袁 钟
当冰冷的医学与暖心的人文相遇,便有了仁者,仁术。当理性的医生与感性的文学相伴,便有了仁心,仁师。对患者,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对生命,有时去敬畏,常常去尊重,总是去守护。
——郑 灿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推荐人:王锦帆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
“当你正在思考做某件事情时,你要问:如果你确实做这件事,你会遵循什么样的规范?这就是你行动的准则。然后,你要问:你是否愿意你的准则成为普遍法则?换句话说,你是否允许你的规范被所有的人在所有的时刻所遵循?如果是这样,你的规则是有道理的,并且这个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不是这样,你的行为就是被禁止的。”
——袁 钟 摘自《道德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