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福,岳丽霞
(1.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234; 2.石河子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环塔里木墓葬文化及对汉唐国家认同的趋势分析
张安福1,岳丽霞2
(1.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234; 2.石河子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环塔里木地区的古代墓葬遗存直接反映本地区古代居民的日常信仰、经济生活、价值追求,直至对族群、国家的认同。从出土的汉唐墓葬所体现的文化特征分析,汉晋时期对中原物质文化认同性较为明显,唐代时环塔里木墓葬文化不仅体现了对物质文化的认同,社会文化、制度文化、宗教信仰等也莫不如此。这种趋同性是由环塔里木地区绿洲社会的地理环境决定的,从历史的发展看,环塔里木绿洲社会或附属于中亚或附属于中原内地,几乎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文化圈。尽管这一认同趋势在环塔里木各地并非一致,部分地区绿洲国家还多有反复,但汉唐时期整体上体现出环塔里木地区对中原文化和国家认同趋势的逐步增强。
环塔里木地区;墓葬文化;汉唐时期;文化认同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 10.13951/j.cnki.issn1002-3194.2015.03.008
环塔里木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共存的地区,这些多元性特征不仅体现在传世文献和相关记载中,更为直观地体现在考古发掘尤其是墓葬文化中。环塔里木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少雨,很多墓葬遗址得以较好的保存,成为这一时期墓葬文化的直接载体。
史前时期环塔里木地区的墓葬遗存较为丰富,根据目前的考古发掘,保存较好且文化特征比较明显的墓葬有扎滚鲁克墓地、小河墓地、焉不拉克墓地、察吾乎墓地、群巴克墓地、苏贝希墓地、洋海墓群、阿斯塔纳古墓群、克孜尔水库墓地、下坂地墓地、和静哈布其罕Ⅰ号墓等,这些墓葬由于所反映的生活时代较早,墓葬文化虽然有一定的多元特色,但仍体现出同一地域的地域性和同一族群的个体性特色,在整体上呈现出原始性、游牧性的文化特色。
(一)墓葬文化反映出的族群认同
据考古学及体质人类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史前环塔里木地区存在塞人、车师人、羌人等族群,反映在墓葬文化上,同一族群的墓葬体现出文化的趋同性。这些趋同性体现在社会发展状况、经济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较有代表性的墓葬文化有小河文化、苏贝希文化等。
罗布泊地区为古代塞人的聚居地,现存青铜时代早期的墓葬,如小河墓地、古墓沟墓地即是古代塞人的墓葬群。*这两处墓地地处沙漠腹地的古河道尾闾地带,同属小河文化,根据两处墓葬出土的墓主人所佩戴的尖顶毡帽及服饰的特点,多数学者认为这一地区是以塞人为主的族群。塞人主要从事游牧,两处墓葬中均出土有牛角、羊角及毡帽、毛毯及牛皮鞋等,说明牛羊是当时塞人较为普遍的牲畜。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水资源匮乏,生存条件较差,民众渴求人丁兴旺、惧怕生病老死,因而出现了生殖崇拜、麻黄枝崇拜等现象。在墓葬群中的男棺前,大都竖立象征女性生殖器官的桨形立木,在女棺前竖立象征男性生殖器官的圆形立木等。同时,因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低下,人们企图通过原始的崇拜,来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在每个出土古尸的胸前部位,都有一个包着麻黄碎枝的小包,据部分学者推断,这应当是植物崇拜的反映。因麻黄是一种药用植物,治疗各种因伤寒引发的不适,人们将其放置于过世的人身边,期望能保佑过世之人在另一世界无病无灾。此外,部分墓葬形制与太阳形象极为相似。在塞人崇拜之神中,太阳处于最高的地位,著名的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说“塞人在诸神中只崇拜太阳”*希罗多德:《历史》,王嘉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274页。。人们用各种方式来展示对于太阳的崇拜,排列有序的墓葬组成光芒四射的太阳的图形,表达了古代罗布泊居民对至高无上太阳的崇拜。
吐鲁番地区为古代车师人的聚居地,现今发现的苏贝希墓群、洋海墓地、艾丁湖墓群及阿拉沟墓群等,均是古代车师人的墓地遗存。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山脉东南面的博格达山与库鲁克山之间,博格达峰冰雪融水向下渗透的过程中,被火焰山所截,在山间沟谷涌出,形成径流,并在山麓前沿的倾斜地带形成绿洲。绿洲地带水源丰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适宜牧草生长,成为天然草场,这为车师人的畜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自然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苏贝希文化的内涵。墓地分布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向西延伸,这一线是古代民族迁徙途经之地,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下,欧罗巴人种和蒙古利亚人种汇聚在此,逐渐形成了以姑师(车师)人为主的民族结构,这里墓葬中出土的武器、马具及牛羊骨等体现了车师人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此外,萨满教作为环塔里木地区出现最早的宗教,最早也是从该地的原始宗教发展而来。在洋海墓地出土的萨满巫师曾轰动了考古学界。萨满巫师头戴羊皮帽,额头上系有彩色毛绦带,左耳戴铜耳环,右耳戴金耳环,颈部戴一玛瑙、绿松石的项链,衣服色彩绚丽,脚穿皮靴,并系有铜铛。他左手拿木马鞭,右手握青铜斧。华贵的服饰及随葬品,不仅显示出其地位之高,也充分肯定了当时人们对萨满巫师的敬仰。
塔里木盆地南缘发现了许多羌人墓地。和田地区发现的流水墓地及其干勒克墓地,是典型的古代羌人墓地。这些墓葬中出土了铜马、铜斧、铜刀、金耳饰等随葬品,还随葬了山羊、马的头骨或四蹄,具有典型的游牧文化特征。此外,其干勒克墓地出土了陶器及叶形的金耳饰,与羌人的文化也极为相似,有学者认为,“于阗的土著居民本为羌人或月氏”,*薛宗正:《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9页。由此推断出这两处青铜时期的墓地可能为早期羌人重要的文化遗存。环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姑墨、温宿、龟兹等地,最初也有大量羌人生活,其墓葬文化也大体如此。
(二)墓葬文化反映出的区域认同
史前时期的环塔里木地区,由于族群迁徙频繁,因此历史时期相同的地域墓葬遗存更多,因此留下的墓葬文化更为丰富。察吾乎古墓群位于和静县哈尔莫墩乡北部、天山南麓山前地带的察吾乎沟口至觉伦吐尔根村北面的洪积台地上,在方圆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五片较大的墓地,共约两千余座墓葬。察吾乎沟古墓群是新疆目前发现的最大一处氏族公共墓地。察吾乎文化是环塔里木地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重要文化类型,其代表性墓葬遗址有察吾乎沟口墓群、哈布其罕一号墓地、拜勒其尔墓地、察汗乌苏墓群等。这些墓地多分布在天山南麓的山间谷地及山口地带,这些地带是古代游牧民族转场的必经之地。根据墓葬中出土的马具、羊骨及马头坑等,可看出是明显的游牧文化内涵。游牧生产的流动性虽大,但流动却有其一定的社会规范及流动边界,形成了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察吾乎文化。
墓葬文化特征与区域位置及地理环境有着重要的联系。下坂地墓地与香宝宝墓地位于帕米尔高原的绿洲地带,出土的随葬品有陶器、铜器、木器及银器等。其中下坂地墓地出土的侈口束颈罐、钵、碗等与香宝宝墓地出土的Ⅱ式罐、钵、杯等同类器物较为相似,*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帕米尔高原古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1年第2期。因此可以认为香宝宝文化是下坂地文化的延续,体现了同一地域下墓葬文化的趋同性。此外,地处古且末国境内的扎滚鲁克文化,其墓葬中出现了彩色绘面、蒙面和面糊封口、羊毛塞鼻等现象,这些墓葬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是区域文化趋同的体现。
察吾乎文化横亘中部天山的南麓,分布在山间盆地及山地沟谷中,这一地区水草肥美、地域辽阔,是古代重要的游牧地之一,各历史时期都为游牧民族必争之地,乌孙、突厥等势力曾抵达,后有西突厥建庭于“龟兹北三弥山”。*《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四下《突厥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第5181页。这里曾因生活着大量的游牧民族,由此形成了具有区域特征的察吾乎文化。
综上可知,史前时期墓葬文化主要是以游牧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形态,体现出同族群下墓葬文化的趋同性,但是更体现了相同区域下墓葬文化的趋同性。总体上看,虽然史前环塔里木地区墓葬文化在随葬品、葬俗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但在人种上欧罗巴人种占有主要地位,在生活方式上呈现出重视游牧、重视生殖崇拜等,并成为普遍的文化现象。
日本学者羽田亨认为,在天山南路的环塔里木地区,在地理上分别被高大的昆仑山、葱岭和天山包围,南、西、北三面环山,只有东方是连通中国内地及蒙古草原的盆地,因此在文化交流上,与中原内地的文化交流成为地理环境下的必然选择。*羽田亨:《西域文明史概论》(外一种),耿世民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5页。从历史的长时段看,羽田亨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环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邦确实是很少有自己的文化基因。在史前时期,这一地区受西亚南亚文化影响较大,在汉唐时期附属于中原内地农业文明的时间更长,这一观点近期也有学者进行过深入探讨。*黄达远:《多维视野下的西域》,《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6期。当然,环塔里木地区受中原文化影响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东西交流的畅通。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以来,经过魏晋、隋唐时期,环塔里木地区先后受到中原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影响,直至最后出现对中原制度和国家认同。从环塔里木地区的墓葬文化中,也可清晰看出上述文化认同的趋势。
(一)对中原物质文化的认同
对中原物质文化认同,首先体现在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来自中原的生产工具。在吐鲁番盆地的苏贝希墓群中,考古人员曾发掘出多件形状同于中原汉代墓葬普遍存在的环首铁刀。在环塔里木南端古于阗国的山普拉墓地中出土了铁刀、木柄铁镰等随葬品,墓葬中这些随葬品与中原农耕生产中使用的工具极为相似。
除生产工具外,还出土了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如帛、铜镜、漆木器等。在地处丝绸之路重要孔道的营盘墓地中,不仅出土了汉文字样的“登高”锦、“寿”锦,还出土了刺绣护膊。在护膊的织物上,使用的是土黄、姜黄、棕、深绿等色丝线,采用中国传统的锁绣法绣出,呈现出“连续的蔓草纹样”*新疆文物考古工作研究所:《尉犁县营盘15号墓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8年第2期。,是典型的汉代中原织物。楼兰是中原最初进入西域的重要通道,墓葬文化体现出鲜明的汉晋时期的风格,在楼兰城郊的孤台墓地出土了“长乐明光”的隶书文字的织锦,还有西汉晚期较为常见的“长宜子孙”、“家常富贵”、星云纹等汉式风格的铜镜。在古于阗国境内的山普拉墓地中,同样出土了很多汉代的锁针绣品。在古且末国境内的扎滚鲁克墓地中出土了漆木案,木案上的枝花和鸟纹的主题与魏晋时期中原漆器的图案属于同一类型。此外,在尼雅墓葬中还出土了四神纹的龙虎镜、汉式纹样蒂纹、乳钉纹的铜镜及镌有篆体“君宜高官”四字的铜镜,漆器制作手法也与中原相同,“木胎内外壁均粘糊一层平纹麻布,其制作方法同汉漆器夹胎紵”*周金玲:《营盘墓地出土文物反映的中外交流》,《文博》1999年第5期。。以上这些都是典型的汉晋时期中原物质文化的体现,反映了中原物质文化对环塔里木地区的影响深度。
随着两汉屯田在环塔里木地区的扩展及丝绸之路畅通,楼兰、营盘等地的墓葬形制、葬具及墓主服饰类型等方面也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在罗布泊西北汉晋墓群中,出现了双室墓、三室墓,这些与东汉时期中原地区流行的墓葬形制相似,少数的墓室内还绘制了壁画,这些墓葬形制和绘画风格与东汉时期中原地区的“河北省望都M1、河南省密县打虎亭M2和格林尔等地的汉墓”*孙英民等:《中国考古学通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78页。等有着内在的文化联系。在营盘墓地M15、M17墓室发现的四足彩棺及彩绘连璧纹的棺板,楼兰LE墓地中出土的彩棺,咸水泉墓葬中发现的朱彩长方形箱式彩棺,无论是从形制、色调搭配还是绘画的内容上,都与汉式彩棺的风格较为一致。此外,在楼兰墓葬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陶器及陶片,这些器物用途迥异,但大部分陶胎的火候处理、器物的主体颜色及纹饰都与中原地区陶器的风格及制作手法非常相似。
魏晋时期,中原战乱,许多陕甘、河西民众为避战乱,陆续迁往天山以南的环塔里木地区。大量的移民加速了中原文化的传入,龟兹、高昌等地成为受中原文化影响最为典型的地区,此地墓葬文化所体现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丧葬习俗等,反映出这些地区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愈为深入。
龟兹作为丝路重镇,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库车县友谊路晋十六国砖石墓是中原丧葬习俗在龟兹地区传播的典型。这一墓葬的形制,与甘肃、青海、河南、陕西、江苏、山东等地发现的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文化形态非常相似,包括其墓葬构筑形式、用料规制、随葬品类型等都与河西地区的魏晋壁画墓较为一致,体现了天山南麓中段的龟兹地区,虽远离中原内地,但中原文化的传播仍波及于此。
吐鲁番高昌郡时期的墓葬,曾出土许多壁画、木俑等文物,这些文物均反映出中原文化对高昌地区社会生活的影响。哈拉和卓96号墓为北凉时期的墓葬,墓中壁画里的男主人头裹巾帻,身穿长袍。“巾帻”为中原地区的穿戴习惯,汉晋时分为平巾帻、介帻两种,墓中壁画人物所裹即为平巾帻。魏晋时期中原女子的服饰穿着,有襦、衫、裙等,哈拉和卓96号墓中所出土的木俑穿着,其上身穿短襦,下身穿曳地长裙,为典型的中原襦裙装束。此外,在营盘墓地的M15墓葬中,墓主人所用的丧葬习俗与史料记载的“袭”礼的规制相同,人去世后,要“设螟目”、“穿鞋衣”、“覆面”,然后置“衾”、“被”、“随葬冥衣”(敛衣服)等。
环塔里木地区的唐代时期墓葬中,对中原地区物质文化的认同表现得更为广泛,这不仅体现在生产工具、日常用品方面,而且在丧葬习俗中也很突出。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群的墓室里,一般会陈放随葬衣物疏、墓表或墓志,部分墓室内有壁画,出土的随葬品有伏羲女娲图、陪葬俑、镇墓兽等物。以上墓葬特征与中原地区传统的葬俗基本一致。花鸟树纹是唐代装饰品中较为常见的图案,和田出土的唐代彩棺上绘制有对鸟花树纹样,吐鲁番出土的印花纱上有对鸟树纹,它们与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的孔雀纹盝顶银箱刻画的2只孔雀与2只凤鸟、日本冈山市立(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的唐代文物上所刻画的圣树对鸟纹锦样基本一致。
(二)对中原精神文化的认同
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的上层反映。环塔里木墓葬中的精神文化主要反映了该地区民众的精神信仰、社会追求、价值观念等。汉晋之时,西域民众“不乐匈奴(而)慕汉”*《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2912页。,中原精神文化就已经对环塔里木地区产生了影响。
尼雅遗址是古精绝国的重要文化遗存,是汉晋时期中原在环塔里木地区的屯垦地区所在。在尼雅墓葬中出土了一鸡鸣枕,据相关史料记载:“岁旦常设苇茭桃梗,磔鸡于宫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晋书》卷十九《礼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第600页。可知鸡具有驱除鬼蜮、禳恶之效,鸡鸣枕之内涵又与中原世俗信仰的“鬼魅怕鸡鸣”观念契合,是中原文化在尼雅地区传播的重要体现。
随着中原世俗信仰的传播,中原本土的宗教信仰也逐渐进入环塔里木地区,中原的汉传佛教、道教等在墓葬文化中得到体现。在吐鲁番出土的高昌郡时期随葬衣物疏中,经常能发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及“急急如律令”等句式。高昌国时期的《高昌延昌三十七年(597)武德随葬衣物疏》*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叁),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361页。中出现的“张坚固”、“李定度”为道教神仙,说明高昌地区道教十分流行。库车友谊路晋十六国砖石墓葬中砖雕上的四神雕饰,也体现了中原本土道教文化元素。
唐代,道教及汉传佛教对环塔里木地区影响更为深远。位于丝路南道的伊玛目·木沙·喀孜木麻扎墓群中出土的彩棺上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神图案。此四神在《礼记》中有记载:“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者,明军象天文而作阵法也。前南后北,左东右西。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王胜利:《楚辞中的天文历法知识》,《楚俗研究》第3集,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289页。它们是逝者的守卫神,助死者羽化升仙,这些都是道教信仰的体现。在此墓葬中,墓主人头裹的白绫上墨书有“夫人信附宰相李枉儿”字样。根据史料记载,于阗王本姓尉迟,后得唐朝统治者赐李姓,李吟屏先生认为这一麻扎一带原来应该是于阗王墓地所在地,这一墓葬文化反映了于阗王族对中原宗教的尊崇和信仰。此外,在今阿斯塔那的唐代墓葬中出土的多件“功德录簿”中,记载的佛经名目多为大乘经典,如《法华经》、《金刚般若经》、《金光明经》、《大般若经》等,是汉传佛教的又一体现。
儒家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民众价值观念的重要体现。在环塔里木南缘的山普拉墓葬遗址中出土的“见日之光”、“宜家常贵”等汉铭文铜镜、尼雅墓葬遗址中出土的汉文“王侯和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延年益寿长葆子孙”锦、“德宜子生”锦等,都体现了环塔里木民众对中原地区的儒家文化价值的向往。
高昌自魏晋以来一直是中原文化在西域的集散地,留下了大量儒家文化的遗存。高昌郡时期,汉语言文字已经被普遍使用,出土于这一时期的文书基本是用汉语言所书写。儒家经典在高昌郡时期也广为传播,在阿斯塔那59号墓出土的儒家经典《毛诗关雎序》残件,集中体现了儒家经典《毛诗》普及的广泛程度。到高昌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当时的统治者尊崇,在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诗经》、《论语》、《孝经》等残卷,还有《史记》、《汉书》、《三国志》、《晋阳秋》等史籍。此外,在吐鲁番出土随葬衣物疏中能经常见到厚葬的情景,如“被锦一百张”、“綵帛一千段”、“金银二万文”等,这种“事死如事生”的厚葬习俗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体现。
至隋唐时期,环塔里木地区的绿洲城邦大都成为隋唐尤其是唐朝治理西域的重要基地,随着安西都护府的设置和“安西四镇”的建立,唐朝在环塔里木的治理更为稳定,中原的儒家文化、社会观念深入影响到这一地区。今天的吐鲁番地区出土了唐代的《千字文》、《急就章》、《开蒙要训》、《尚书》、郑玄注《礼记》、何晏的《论语集解》等唐代官、私教育的教材。其中《千字文》、《急就章》、《开蒙要训》是唐代官、私学校的重要启蒙教材,这些书籍的出现说明了唐代西州地区普遍实行儒家文化教育,儒家伦理已经深入人心。
布罗代尔认为,观察一种历史现象,必须放在一个长时段(地理时间)的历史过程中去考察,而不能仅仅靠中时段(社会时间)、短时段(历史事件)的历史现象去判断。环塔里木地区的墓葬文化,从史前时期延续到唐代时期,历经千年之久,因此必须放在环塔里木地区这样一个地理时间中去考察文化认同的现象。尤其是文化侵染和相互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国家认同更是文化认同中较高层次的认同,体现了环塔里木地区逐步接受了中原政权的正统性,并逐步接受了中原政权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逐渐融入到国家体系之内。
在张骞通西域后,环塔里木诸国对西汉政权大都呈现出骑墙姿态,如楼兰在匈奴和西汉王朝之间左右摇摆,即使被西汉打败后,仍然用“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进行辩解,说明这一地区、这一时段对中原政权的认同程度较低。魏晋时期情况有所发展,在尼雅汉晋墓地中出土的精绝王族的随葬品“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物中,楼兰城郊的孤台墓地出土的“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中,都体现了当地民众对于国家政局稳定的愿景。
随着环塔里木地区民众对中原政权的物质文化和社会价值认同的不断提高,其国家意识也不断增强,中原王朝的职官制度、追赠制度、门阀制度及纪年方式等,也传播到这些绿洲城邦,并被这些地方政权所认可。
使用中原政权的政治制度是国家制度文化认同的重要体现,而奉中原政权为正朔,使用中原政权的年号、国家制度,则更为直接地体现了环塔里木地区绿洲城邦对中原国家的认同。1996年公布的《大唐于阗将军叶和墓表》所反映的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于阗国民众对中原国家的认同。墓表的残文如下:
1.大唐毗沙郡将军///……
2.叶和之墓
3.贞观十年九月三日(立)石///……*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245页。
从时间上看,这段残文提到“贞观十年”的相关内容,而唐朝直至贞观二十二年(648)才统一于阗地区,并在这一地区初置毗沙州,上元二年(675)唐朝又改置毗沙都督府统治管理于阗地区。这充分说明了贞观十年之际,远离中原的环塔里木地区南缘的于阗国已经主动使用中原王朝的年号进行纪年,间接体现了环塔里木地区已经从被动地接受中原政权的管理,发展到主动接受中原政权。学者林梅村认为,该墓主人“即便不是于阗王,也是唐初于阗国的显赫人物”,*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第243页。这更体现了唐代环塔里木地区各族民众对国家认同的程度。
环塔里木地区由于有着广袤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阻隔,各绿洲城邦地域上相隔较远,“没有任何机制可以把它们联合起来,也不能混合组成一个新的较大国家。对这些城邦绿洲有效的贸易和有效的征服,只能是来自绿洲以外,如中国或草原的势力”。*拉铁摩尔:《亚洲的中国内陆和边疆》,唐晓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8页。绿洲土地之小、城邦之弱及相互之间贸易、交流的微弱,阻碍了其政治的发展,也很难形成一个共同的文化体,这种情况下,这些绿洲城邦国家就容易受到来自西部和东部政治和文化力量的影响。自汉代张骞通西域后,由于环塔里木盆地东缘没有大山阻隔,只有戈壁沙漠,因此通过绿洲小道很容易与中原文化联系在一起。环塔里木地区绿洲精耕农业特性,使其更倾向于中原社会及文化,环塔里木地区汉、晋、唐时期的墓葬文化中,清晰地体现了中原文化的进入及其社会变化的过程。
当然,上述过程与中原文化的包容性、中原政治稳定与强大的文化辐射力分不开。环塔里木文化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也经历了一个冲突、碰撞、融合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从最初的社会生产、物质文化开始,逐步发展到社会生活、精神信仰等方面,最终形成了唐代杜佑所认为的“缅惟古之中华,多类今之夷狄”*《通典》卷第一百八十五《边防典》,王文锦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标点本,第4980页。的文化认同情况。瞿林东先生认为,文化认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中国历史演进的规律之一。”*瞿林东:《探索民族间的心灵沟通——深入研究中国历史上历史文化认同的传统》,《史学史研究》2010年第4期。从环塔里木地区的墓葬文化可以看出,区域文化趋同、对中原物质文化趋同、制度文化及国家认同的递进演变,也充分体现了文化认同由浅入深的历史过程。
[责任编辑:曹鲁超]
On the Burial Culture Around Tarim and the Analysis of National Identity Trend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from Han to Tang Dynasties
ZHANG An-fu1,YUE Li-xia2
(1.HumanitiesandCommunicationsCollegeofShanghai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234,China;2.CollegeofMarxism,ShiheziUniversity,Shihezi832003,China)
The ancient burial relics around Tarim directly reflect the ancient residents of the region, the daily economic life belief, value pursuit, and even ethnic and national identity. According to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reflected from tombs during the Han and Tang dynasty, the material cultural identity to the Central is more obvious from Han to Jin Dynasties. But in Tang dynasty, Tarim burial culture embodies not only for material cultural identity, but also for social culture, system culture, religious belief and so on. This convergence is decided by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the Tarim. Although this identity tendency is not consistent between every part around the Tarim, but for the Tarim, as a whole reflection, the culture and national identity to the Central had gradually enhanced.
around Tarim area; burial culture; period from Han to Tang dynasties; cultural identity
2015-02-06
张安福(1972- ),山东临沂人,历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域历史文化研究。
2011年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环塔里木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11&ZD09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AET-12-1-72)。
K
A
1002-3194(2015)03-0067-07